和廣
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是巨大的,全球經濟衰退勢不可免。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資本市場經歷了初次疫情暴跌之后,竟然反彈到疫情爆發前的高度,美國和中國基本都是這樣,當然美國是歷史高位,中國A股是回到階段高點而已。美國市場確實令我們意外。我們看到,疫情尚未緩和,黑人反歧視的游行和騷亂又橫掃美國主要州和城市。與此同時,納斯達克創出歷史新高,站穩在1萬點。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只能說是部分對,股市的漲跌本質上是市場資金供給和上市企業質量決定的。美聯儲無限放水,當然是美股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并非決定性的。像特斯拉這樣在中國年初低迷的汽車市場、仍然保持月銷高達1萬輛以上的企業,怎么能說沒有投資價值?實際上,疫情確實嚴重影響了經濟,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更為重要的是改變經濟結構,改變了生活方式。而投資的邏輯是在任何投資環境下,尋找這幾類投資標的,能扛過危機的、更有發展潛力、具有長期盈利的;反之,在任何投資環境中,都會拋棄短期難以恢復的、行業沒落的以及弄虛作假的。例如,特斯拉就是這樣一個極具增長、具有行業發展潛力的企業,而蘋果則是一個穩定的現金流企業,就算受到沖擊,長期仍然具有投資價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瑞幸咖啡引發了對中概股的集體質疑,股價跌無可跌,就是因為弄虛作假;而拼多多在疫情消費降級的大趨勢下,股價一飛沖天。從這幾家企業看出,美國股市是“經濟晴雨表”,但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價值稱重機”的作用,這里始終演繹著一場無情的“良幣驅劣幣”的游戲。美國的指數也是不斷調整,去剔除那些不符合標準的成分股,從而保持股指的健康增長。
而中國股市長久低迷,實際上和弄虛作假的低成本不無關系,至于個中原因,見仁見智吧。最近上證指數編制方法要調整,客觀說,剔除退市警示股票和新股新方法,可以對指數有所改觀。但是考慮到上證指數是綜合市場指數,并非成分股指數,而且更重要的是,權重股及其未上市流通的股份仍然左右著上證指數的主要走向,筆者覺得編制方法屬于小修補,對未來市場走勢不會產生影響。幻想著因為編制方法改進,就能越過3000點到達4000點,確實屬于“韭菜的貨幣幻覺”。總而言之,相比上證指數,兩市的成分股指數價值可能更大一些。
回到現在疫情的情況。疫情變化,但有些生活確實受到疫情影響而不可逆轉地改變了,比如云辦公、云會議、游戲行業等等,這些是著眼于長期趨勢的行業,比如港股的金山軟件、騰訊控股。這些是投資者可以不擇時,始終長期持有的。另外有些行業,比如國內的豬肉行業,近期因進口生鮮受阻,豬肉價格上漲,預測會有一波像樣的反彈。具體企業很多,就不贅述了。
總之,疫情在變,變好變壞;時局在變,忽左忽右,投資的邏輯是不變的:尋找那些切實為客戶帶來滿意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就是投資者應該青睞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