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靜
為促進旅游市場回暖,拉動國內消費,各種優惠促銷政策的出臺,加速了旅游業的回暖。

▲8 月29 日,“萬人助力山東旅游發展大會暨百團泰安行泰山西湖啟動儀式”在泰山西湖景區啟動。
2020年7月14日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通知稱,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游。各省(區、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同意后,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行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趨穩,旅游限制政策放寬,境內多地宣布旅游景點打折甚至免票。
山西是行動比較早、優惠力度比較大的省份。7月8日,山西省政府發布:2020年的下半年,全省所有國有A級景區,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期間免收首道門票,此舉一出,很多人都表示要游遍山西。
7月底,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關于降低全省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通知》,自8月1日至12月31日,全省81個國有景區降價。其中,在原政府定價的門票價格基礎上,對9家5A級景區全部執行不低于5折的票價優惠(除法定節假日外);對其余72家國有景區,在原政府定價的門票價格基礎上,工作日執行2折票價,周末及法定節假日執行5折票價。
繼山東、山西之后,8月7日,湖北省宣布,全省近400家A級旅游景區對全國游客免門票,活動從8月8日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包括“十一”黃金周在內。
為促進旅游市場回暖、拉動國內消費內需,各地在文旅促銷上也是花樣百出:
8月30日,2020山東旅游發展大會“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發團儀式在濟南舉行。全國各地500余名游客從濟南出發,奔向省內各地觀光旅游。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介紹,“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是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和“一十百千萬”嘉年華活動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節點。圍繞辦好“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活動,全省各地整合推出130條經典旅游線路和數以萬計的特色產品;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開展旅行社和導游、旅游景區、星級飯店服務質量提升行動;誠邀數百個觀光旅游團、嘉賓考察團,考察游覽山水圣人、仙境海岸等山東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深入體驗休閑度假、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工業旅游等特色產品。
8月28日,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秋之韻”活動啟動。據悉,即將啟動的“秋之韻”篇章文旅活動以“文旅百日大‘惠戰”為主基調,共推出歡歌迎國慶、金秋慶豐收、文化進基層、文化精品薈、賽事傳文化、團圓共嬋娟六大系列2000余項文旅惠民活動。
9月3日,威海市政府舉行“金秋重逢 相知威海”秋游產品發布會。以“等你來,在威海”為品牌內涵,在充分整合威海海鮮美食、登山康體、濱海度假、田園采摘、海上采摘、藝術體驗等秋游度假資源的基礎上,策劃推出“重溫海味”“重沐海風”“重游仙山”“重享碩果”“重現永恒”五大秋游主題產品,5條精品旅游線路和68個網紅打卡點,進一步叫響“中國海鮮之都”的威海海鮮品牌,盛邀游客金秋游威海,以海鮮“會友”,體驗久別重逢后的喜悅,收獲舌尖上的美味和海上、田園的“碩果”。
民航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從7月到8月初,國、東、南、海、吉祥航五大航司客座率進一步提高,均在65%到82%之間,而這項數據在2月份的全國均值只有50.3%。
煙臺市文旅局市場推廣科王琪介紹:剛剛結束的暑期游,煙臺旅游市場穩步回升。與往年相比,游客出行方式發生明顯改變:跟團游、大巴游明顯減少,自駕游、休閑度假鄉村游成為主流。
威海文旅集團總經理劉皓告訴記者,從景區的反饋數據來看,威海市暑期旅游市場恢復至往年的3-5成左右。省內游客比重較大。他們也密切關注與旅游市場緊密相關的各項數據報告,比如,從大交通流量數據來看,目前省內流量恢復不錯,預計黃金周期間出行市場能好一些。
“旅游行業以前總是想著‘往外拓‘向外走,面對逐步開放的市場,旅行社和旅企更需要做的是提升服務、提升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創造和研發能力,相信針對國內巨大的市場,下半年旅企的潛力也會被進一步激發。”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黨總支書記、秘書長尚玉軒在記者采訪時表示,重啟跨省游需要旅企一邊要服務好游客,一邊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疫情防控要求,這也對旅游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威海市文旅局于英娜也指出:旅游市場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但這不影響文旅產業的發展前景。疫情以來,威海市文旅局把重點放在了“練內功”上。為發掘城市底色、升級產品體系,威海市提出了以海岸、海鮮、天鵝為特色的“愛在威海”四季游威海文旅產品線,打造以省內自駕游為主體的深度體驗游、高端研學游等旅游線路。
感受最深的還有山東省自駕游協會會長、追風行者自駕游俱樂部創始人謝英民。謝英民介紹,山東追風行者國際旅行社在疫情期間遭受很大沖擊,旅游營業收入斷崖式下降。但是在疫情控制住放開省內游后,省內游業務快速反彈,尤其是清明、五一、端午的節假日帶動,旅游營業收入成功實現“由負轉正”。
“濟南濕地公園-平陰玫瑰花海游”“濟南賞花打卡游”“濰坊齊魯天路-生態農場游”“日照花仙子游”……據謝英民介紹,截止到6月30日,由追風行者累計組織的自駕團隊達119個、自駕車輛1904輛、游客4755名,營業收入恢復到去年同期6成。
8月29日,在泰山西湖景區的“萬人助力山東旅游發展大會暨百團泰安行泰山西湖啟動儀式”上,山東省自駕車旅游協會組織16地市自駕協會、自駕俱樂部代表、自駕行業大咖、汽車企業代表、網紅大咖參加活動,150余輛自駕車組成的車隊自泰山西湖出發,在游覽天頤湖、太陽部落景區后返回泰安旅游經濟開發區,觀看泰山西湖、泰安老街夜景。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表示,下一步將與山東省自駕車旅游協會加強合作,緊緊圍繞濟泰一體化發展,為省會廣大人民群眾游泰安提供設計更多的精品自駕線路及其他旅游產品。
一份旅游行業的調查報告認為:每次災難,都會帶來時代反思,也會“倒逼”經濟現象和商業模式的迭代。這次疫情也不例外。旅游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會隨疫情改變,但疫情會提振部分旅游產品的市場需求,疫情是催化劑,非常時期、非常事件會壓垮一些商業形態,也會催生一些新的業態和模式,重塑人們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疫情下的蟄伏期也是難得的“練內功”休整期,要看清外部發展環境和趨勢,理清思路、找準方向、整裝待發,才有可能在疫情過去之后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業內人士也指出:疫情過后,旅游業態會發生系列明顯的變化,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紅色旅游、夜間旅游、虛擬旅游、鄉村旅游、自然觀光旅游更符合人們對綠色、健康、身心體驗等層面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