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蕊君
核心素養是學習者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中學習專注力、生活技能和生活本領等的培養關鍵期是幼兒時期。幼兒園課程以游戲為主,應注重核心素養的滲透。
隨著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關注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成為國際共識和新的趨勢。《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倡導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主。本文結合教學實踐,主要談談幼兒園如何開展游戲以及在游戲中培養幼兒核心素養,以饗共享。
動作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礎。幼兒動作能力主要包括跑、踢、投、平衡、跳等。為激發幼兒運動的興趣,幼兒園在組織和開展運動游戲時,應為幼兒創設運動游戲的環境,帶給幼兒愉悅的情感體驗,讓幼兒從游戲中獲得知識和能力,從而內化核心素養。
培養幼兒運動能力的游戲應注重多樣化、趣味性,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他們對游戲的興趣。教師可開展扮演、模仿等游戲,符合幼兒好動、愛模仿的天性。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扮演青蛙,練習跳躍動作,以此訓練幼兒“跳”的動作技能;訓練“爬”的能力時,教師可以讓幼兒模仿壁虎、蛇爬行,滿足孩子模仿的心理需求。此類游戲還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用身體表現角色,培養幼兒的角色感;同時通過角色互動,增強幼兒的交往能力,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動作游戲的開展還應注重拓展性。運動游戲的拓展性是指拓展游戲內容和運動方式,包含學科知識、健康行為、意志品質等。這些元素的融入有利于讓幼兒的核心素養在參與運動游戲中得到全面提升。如教師可以設置與動物有關的運動游戲,讓孩子們了解動物的知識。如上文的“蛙跳”游戲,有助于幼兒了解青蛙的習性。教師也可組織幼兒進行各種形狀的隊列練習,有助于幼兒認識和了解一些幾何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教師也可以開展“8字形”跑的游戲,有助于幼兒認識數字,直觀感知數字8。教師也可以加大游戲的難度,培養幼兒不怕困難、知難而進的品質和意志力,逐漸提升幼兒的核心素養。
課程游戲化、活動開展游戲化,是由幼兒身心規律決定的。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專注力較差,游戲的開展和融入,可以提高幼兒的專注力,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多樣化、生活化游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幼兒在游戲中提高生活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有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其中,角色游戲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提升生活能力,為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如開展“幸福超市”的游戲活動,教師模擬超市購物的情境,將玩具、零食等放在食品柜上,然后讓幼兒分別扮演顧客和店員進行選購、問價、付錢等表演。這個游戲活動的開展既能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提高參與度,也能提升幼兒的基本生活能力。
教師也可以開展“愛心餐廳”“開心廚房”等游戲,通過做“美食”,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幼兒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幼兒興趣濃厚,將制作的“美食”擺在“美食點心”的攤位,再推銷給其他“顧客”,或者打包交給“外賣員”“采購員”。整個活動過程提升了孩子們的綜合能力、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了自主性、獨立性的培養。然而,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多數教師注重孩子智力的開發和才藝的培養,卻忽略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新形勢下的幼兒園教育,應從孩子的學習、生活需要出發,設計多樣化的游戲活動,將自理能力、生活技能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讓孩子在游戲中發展綜合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教師可利用六一兒童節,開展“自理游戲”游園會,讓孩子為家長、為同伴展示各種“才藝”,如扣扣子、系鞋帶、整理玩具等。此類游戲的開展可以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提高,培養幼兒的生活技能。同時“才藝”的展示,可以讓幼兒產生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游戲中。
教師也可以開展“安全意識教育”的游戲,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如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陌生人,用糖塊等方法誘騙幼兒,讓幼兒靈活處理這類事件。教師要在游戲后教導幼兒不與陌生人說話、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等,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師應把孩子的學習興趣、生活能力、生活技能以及安全教育等滲透到活動的方方面面,精心設計各種游戲,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為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朝陽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