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卓玲
女性自然流產的發生率可達到15%,通常根據懷孕的周期可分為早期和晚期流產。自然流產的主要原因有染色體異常、母體內分泌失調、母體生殖道異常以及生殖道感染等。本文主要談談自然流產孕婦的日常護理知識。
自然流產后女性的身體極為虛弱,加上患者可能因為失去寶寶而出現消極情緒等,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打擊,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影響。很多女性在流產后會出現拒絕進食、厭食等行為,在這期間,家屬要做好患者的飲食護理。飲食上,家屬要讓患者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等。流產失血可能導致患者貧血,因此也要額外補充鐵質。家屬在選擇食物時盡量以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例如鮮魚、雞肉、雞蛋、動物肝、動物血、瘦肉、大豆制品、乳類、大棗以及蓮子等。新鮮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夠幫助女性增強機體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膳食調養速度需要放緩,不可一次性進補太多。流產女性可吃一些紅棗、花生、香蕉等,調養身體的同時也調節胃口。流產女性不可進食生冷食物,避免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
由于機體免疫力未完全恢復,流產后女性很容易被細菌感染,患上陰道炎等疾病。流產后女性要注意個人衛生,需格外注重會陰部位的衛生護理,保持會陰清潔干燥。流產后,女性陰道的分泌物增多,容易滋生細菌,需要及時用熱水清洗外陰,避免感染。另外,流產后女性要定期更換內衣內褲,內褲盡量選擇純棉材質,清洗過的內褲最好在陽光下晾曬后再穿。
流產后的女性要注意細節護理,在分泌物和出血未完全干凈前,不可坐浴,避免細菌感染或增加二次感染風險。另外,流產后女性的身體尤其是生殖器官未完全恢復,不能進行房事,避免生殖器官感染。
自然流產后,大多數家屬和患者都擔心洗澡會影響患者身體。其實自然流產后的患者在流產后的七天左右是可以洗澡的。由于患者身體較為虛弱,洗澡時要注重水溫以及洗漱的方式,不能使用冷水洗澡,且最好選擇淋浴,以免發生感染。患者洗完頭發后,要及時擦干凈,以免濕氣進入人體,涼氣侵襲,使患者感冒著涼。
流產后女性需要臥床休息2~7天,由于身體虛弱,過早的下床活動可能會導致子宮脫垂,對女性的身體會造成不良影響。失去孩子會讓流產女性遭受較大打擊,容易出現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此時,家屬要注重對流產女性心理護理,帶她走出陰霾,盡快恢復身體。家屬可以根據流產女性平時的喜好,幫助她找到一個釋放情緒、緩解內心抑郁的端口,例如音樂、香薰、閱讀、做飯或繪畫等。在女性可以下床活動后,家屬可陪伴她適當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出游看風景等,分散流產女性的注意力。
綜上所述,針對流產后女性的護理工作,家屬需要注意細節,從飲食護理、個人衛生以及心理護理入手,幫助流產女性走出陰影,恢復身體健康。
(作者單位: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