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芹
高血壓作為“三高”中的一員,大家對它并不陌生。高血壓屬于一種慢性疾病,但患者如果忽視,其危害不僅體現在疾病本身,還會引發各種并發癥,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么高血壓病的危害是什么,又該如何防治呢?本文為大家簡單介紹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血壓是指血管中流動的血液給血管壁造成的壓力持續高于正常范圍的現象。高血壓在現代社會中可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很多患者在發病前沒有明顯的癥狀,如果長時間出現高血壓,患者很可能患上冠心病以及腦卒中等嚴重疾病。有關數據顯示,約每3位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壓患者,并且人群患病率呈現出上升趨勢。
(一)引發冠心病
高血壓容易導致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病變,如果患者血壓長期偏高,非常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而造成冠狀動脈變得狹窄,影響到心肌血液供應,最終引發冠心病。
(二)引起心力衰竭
高血壓累及心臟時,會改變心臟結構,從而對心臟的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如果患者血壓長期偏高,則會對左心室造成沉重負擔,使得左心室長期處于受累狀態,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擴張,形成了高血壓性心臟病,最終導致心力衰竭。
(三)導致腦血管疾病
患者長期高血壓,會使腦血管出現缺血、變性的情況,而這一情況非常引發腦動脈瘤,增加腦出血的概率。可以說,對于高血壓病晚期的患者而言,腦出血是一種最常見的并發癥,而其病變部位、出血量、緊急處理情況等會直接影響到病人預后,所以防治腦出血的關鍵是平時有效地控制血壓。
(四)導致腎臟疾病
由于高血壓的形成過程,腎臟參與其中,所以,如果人體血壓升高,會對腎臟造成損害。當患者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腎小動脈硬化。此種情況在最開始時,患者會出現尿濃縮功能弱化,主要表現為夜尿多。持續發展下去,患者尿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體內代謝廢物排泄出現困難,進一步增加了腎的壞死,引發尿毒癥、腎功能衰竭等腎臟疾病。
(五)造成視網膜病變
患上高血壓后,隨著病程發展,患者視網膜小動脈會發生痙攣,動脈管徑狹窄。而當血壓長期升高時,患者視網膜動脈出現硬化。當病情逐漸變化時,患者會出現視網膜可出血、水腫等情況。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這些滲出物質就沉積于視網膜上,導致病人出現視覺障礙,如視物模糊、視物變形等。
1.控制鹽的攝入。高血壓患者要注意控制鹽的攝入量。需要將日均攝鹽量控制在6g以內,其中包括了味精、醬油等含鹽調料。
2.合理用藥。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當遵循醫囑合理用藥,堅持藥物治療,同時要全面了解用藥不規律尤其是停藥對身體的危害,避免意外發生,防止血壓升高。患者應當樹立信心,保持恒心,從而有效預防高血壓對身體其他臟器造成傷害。
3.血壓監測。高血壓患者應定期測量血壓,保證每1~2周測量一次。條件允許,可自備血壓計并學會自測血壓。
4.適量運動。高血壓患者應當注重生活規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運動。運動有助于控制體重,促進心腦血管的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如散步、打太極拳、快走、騎自行車和游泳等,能夠提高患者心肌的收縮力,降低血管緊張度。同時運動還可以增加患者食欲,幫助腸胃進行蠕動,對睡眠也非常有益。此外,正常人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對預防高血壓也有重要作用。
5.戒煙酒。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高血壓發病概率。吸煙也能導致血壓升高,每支香煙的煙霧中大約含有3%~6%的一氧化碳,據統計,吸食一支香煙后,人體心率會增加5~20次/min,收縮壓上升10到25mmHg。因此,高血壓患者需要戒煙酒。此外,對于服用降壓藥的患者,如果經常飲酒,會降低藥物療效,導致血壓難以控制。
(作者單位:四川省劍閣縣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