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曉星
崇德修身,執念初心,逐夢理想,以美育人。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審美向度的開掘,在于正確的人生價值導向,在于人品魅力與情感的真誠;特別是,美源于精神自律,這又在于用心用情鑄就的音樂精品力作與音樂理論,傳播積極向上的文化知識蘊涵,張揚正氣,引領風尚,充分彰顯真與善的人文情懷與歷史理性。
堅守藝術理想,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作品立身,堅執以音樂美樹人!音樂教學、音樂創作與音樂理論研究三管齊下,以文化自信詩意表達,回應時代呼喚,臻于藝美育人。在以美育人過程中,致力于立足當代與未來,一顆愛心,多向發力,為時代明德,為人民抒情。作為一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堅守與開新之關鍵,在于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因為美育的核心,以美培育、發展、完善人!
——摘自杜磊《音樂教學·創作·研究札記》
熟識現已投身音樂教育四十載的杜磊老師,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其時,我在上級黨委領導與支持下,于湖南邵陽創辦中國第一張《中小學音樂報》。在大量繁難而艱辛的開拓性、創建性工作中,得到了《中小學音樂報》總顧問呂驥、賀綠汀,顧問李凌、趙沨、傅晶、樊祖蔭、白誠仁、儲聲虹、周大風、邱剛強、馮光鈺、沈尊光、姚思源等專家、學者的鼎力支撐;得到了像云南德宏馬蓮、新疆昭蘇尹森林、湖北赤壁杜磊、北京宣武楊春華等,全國一大批音樂教師的竭誠相助。因此,1985年1月5日《中小學音樂報》創刊號就公開發行了12萬份,全國各大主流媒體盛贊《中小學音樂報》“一炮打響”,此乃“填補了我國報刊史上的一項空白的壯舉!”《中小學音樂報》初創階段,篳路藍縷,全國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稱為“自己的報紙”,傾心幫扶。特別是像當時就小有名氣的青年作曲家杜磊,不僅為辦好辦活《中小學音樂報》,在“以美育人”方面不斷獻計獻策,而且源源不絕為之組稿、撰稿,積極組織師生讀報、評報。這樣,我們與杜磊老師在長期的精誠合作中結下了深厚情誼。
1984年11月8日,杜磊老師在給我長達千言的來信中寫道:“……在我看來,從事音樂藝術,特別是創作音樂、音樂教育、教學與編輯出版音樂報刊者,必須帶頭崇德修身,切實把準藝術理想與道德人格的‘定盤星’,在堅守音樂藝術‘人民性’的前提下,以‘唯樂不可為偽’之獨特品性,彰顯人格魅力,實現人品與藝品完美統一,引領人民向上、向善,擔當起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神圣職責與時代使命。你身為一個作曲家又創辦《中小學音樂報》,任重道遠,更應不斷提升思想、審美與人格境界,靜心篤志,為人民抒懷,為民族鑄魂,應致力于為實現音樂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有益于未來而盡責盡心,以唱響主流聲音,與我們從事音樂教育、教學工作者精誠合作以美育人,在不同的崗位上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同行,實現與完善美好的藝術人生。”
杜磊老師這封千言長信,我至今還珍藏著。其外顯風雅,內存風骨,頗具道義擔當,融情融心。其深刻詮釋從事音樂藝術工作者必先崇德修身、尚藝守正之大義,一字一句可謂擲地有聲,不僅讓人獲得探尋音樂藝術心靈音響之真諦,且能獲得讓生活音樂藝術化探究秘密的路徑。這封信委實令我心懷敬畏,越讀越感悟殊深;不斷增強我“崇德修身”“以美育人”之動力,亦不斷激勵我提升創作音樂的審美精神。
1981年,杜磊老師畢業于恢復高考后的湖北省咸寧地區首屆中等師范音樂專業——蒲圻師范學校音樂班,在校期間擔任學校文藝部長。他不僅熱愛音樂創作,17歲時就發表了多首(部)音樂作品,而且擅長二胡、鋼琴、手風琴、小提琴等多種中西樂器的演奏,同時鐘情于音樂理論研究。他畢業后,分配到一家國有大型企業——湖北蒲圻紡織總廠第一子弟中學附小擔任音樂教師,并兼任該校團總支書記。1984年,調入湖北蒲圻紡織總廠第二子弟中學擔任音樂教師。這期間,他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函授學習。為了更好地進行音樂教育理論研究,他又考入咸寧師范專科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函授學習。在校工作期間,由于音樂教學成績突出、音樂教研成果豐碩,1996年被任命為湖北蒲紡集團第二子弟中學副校長,分管學校政教和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工作。1997年被湖北省教育廳評為中學高級教師,200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3年7月因工作需要,調入湖北省咸寧市赤壁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擔任音樂教研員至今。
一
杜磊老師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工作長達22年。青年時代的杜磊老師,英姿煥發,風華正茂,事業心極強,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孩子們。杜磊老師認為,音樂教育教學乃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美培育、發展、完善人。
為此,杜磊老師以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傾愛心以音樂之美育人,力求認真上好每一堂音樂課。沒有資料,他從每月42元的工資中購買,沒有音響,他從廣播電臺的音樂節目中選錄,常常備課至午夜。他的音樂課上得生動活潑,創造性地進行兒童音樂創作教學。他將口琴、打擊樂等樂器引進課堂,因而深受學生喜愛,常常下課了,孩子們仍流連忘返、久久不愿離去。 《中小學音樂報》1987年第4期,發表了劉長壽撰寫的介紹杜磊老師的文章:“蔡杰同學因患小兒麻痹癥,下肢癱瘓不能行走,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利,杜磊老師兩年如一日,每逢音樂課,他都背著該生從一樓到三樓音樂教室上、下課,學生、家長、教師、領導都為之深深感動。幾年來,他沒有節假日,在校組織合唱訓練,不取分文報酬,贏得了家長、學校領導對音樂教育的支持。”
在蒲紡集團第二子弟中學擔任音樂教師期間,杜磊老師一人承擔了全校十余個班級的音樂教學任務。他根據初中生生理與心理特點,結合學校實際,創造性地開展音樂教學。他積極進行中學音樂教學改革,全面推行五線譜,開展器樂教學,初三年級堅持開課。在上好音樂課的同時,他還組建了學生合唱隊、鼓號隊、舞蹈隊和教師小樂隊,學校師生課外音樂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如火如荼。1987年3月,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原國家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教研室音樂教研員邱剛強教授專程到該校考察調研,聽了杜磊老師七年級《春游》(李叔同詞曲,三部合唱)音樂課后,在有省內外各級教育部門領導、中小學音樂教師代表百余人參加的座談會上,邱剛強教授給予高度評價:“杜磊老師的合唱課,教學內容難度大。該校學生素質好,教學效果佳。”隨后,貴州省《少兒歌舞》 1987年第3期發表了該課教案,在“編后評語”中,編者這樣寫道:“青年音樂教師杜磊同志,懷著一顆童心,用音符和汗水澆開了春天的花朵。在音教改革中他認真教學、冥思苦想、勤奮鉆研,深受專家和同行們好評!”此后,他舉辦不同內容、課型的公開課、觀摩課、研討課10余節,接待省內外領導、專家、同行100余人。他的音樂課,多次榮獲湖北省中小學音樂優質課競賽一、二等獎。他指導的10余個聲樂、器樂、舞蹈節目,在省、地美育節及文藝演出中先后榮獲一、二等獎。他還輔導張穎等8名同學先后考入武漢市藝術學校、咸寧地區藝術學校,輔導丁俊等4名同學先后考入武漢音樂學院。1987年,他被評選為湖北蒲紡總廠 “十大新聞人物”并記一等功。1992年,這所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子弟中學,被咸寧地區教委指定為唯一的一所藝術教育試點中學。同年,中國音樂家協會《兒童音樂》雜志第6期,發表李御《為圓少時夢——記湖北蒲紡二中音樂教師杜磊》的長篇評介文章,綜述了他獻身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感人事跡。1997年,該校舉辦“蒲紡二中音樂教育成果展示”活動,湖北省教委體衛藝處、咸寧地區教委主任、著名音樂教育家邱剛強教授、臺灣省著名音樂教育家陳功雄教授等多位領導、專家與學者,給該校題詞表示祝賀。此舉在湖北省、地(市)音樂教育界,引起強烈反響!
身為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杜磊,深知這項工作的責任與艱辛。因而,他調入赤壁市教育局教研室擔任全市中小學音樂教研員伊始,就決心做音樂教師摯友,為音樂教學服務,甘為人梯,樂于奉獻。
杜磊老師在中小學音樂教研員崗位上,一干就是18年。他不遺余力地到學校、進課堂,熟悉了解全市每一所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狀況,與音樂老師們一起聽課、說課、評課、磨課、交流、研討、座談。多年來,他定期組織開展全市中小學音樂教師優質課競賽、中小學音樂教師說課競賽、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競賽、中小學合唱比賽、中小學文藝匯演等活動,助力一線教師教學相長,指導一線教師專業成長。在繁忙的教研工作之余,他還奔走呼吁,創建成立了赤壁市愛樂少年合唱團,利用業余時間親自給孩子們訓練、排練。該合唱團不僅榮獲湖北省第十屆黃鶴美育節中小學合唱比賽一等獎,而且還應邀晉京走進中央電視臺。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學教研專家,他多次應邀到湖北省、咸寧市等各地專業音樂院校、教育部門組織的專業思想教育報告會、中小學音樂教師培訓班,給音樂院校師生、中小學音樂教師做《怎樣上好一堂音樂課》《做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音樂課程標準解讀》《中外音樂教學法介紹》等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受到同行的廣泛好評。他還應邀擔任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歷屆湖北省黃鶴美育節中小學音樂優秀課比賽、湖北省“大家唱、大家跳”中小學合唱比賽評審評委。多年來,在他的引領下,赤壁市中小學音樂教師迅速成長。經他指導的青年音樂教師,有近百人次先后在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教科院、咸寧市教育局等部門組織舉辦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競賽、中小學音樂教師優質課競賽、中小學音樂教師說課競賽、中小學音樂教師論文案例評選、中小學合唱比賽、中小學文藝節目評選中榮獲一等獎。杜磊老師的付出與奉獻,贏得了全市中小學音樂教師們的敬重與愛戴。赤壁市實驗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劉泗霞由衷地說:“杜老師是專家型人才!這些年很多年輕老師在他的指導和引領下成長很快、受益良多,為赤壁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二
杜磊老師堅守藝術理想,堅定文化自信,熱愛生活、熱愛青少年,多年來在繁忙的教學、教研工作之余,致力于抒寫時代華章,創作發表了大量音樂作品。他的許多音樂作品,靈感大都來自于中小學音樂教學、課外音樂活動,是為孩子們而精心創作的。其少兒音樂作品,體裁多樣、風格各異,形式生動,涉及少兒歌曲、歌舞劇、歌舞曲、器樂曲等。他的許多少兒音樂作品一經發表,即受到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和中小學音樂教師們的歡迎。
比如,小朋友們百唱不厭的《小溪水找朋友》,是發表在貴州省《少兒歌舞》 1987年第1期上的一首少兒歌曲:
小溪水找朋友

在我看來,杜磊在長期的創作過程中,深刻地感覺到將傳統做到極致就是當代,只要力求每個音符有今人的精氣神,臻于弘揚中華民族的正氣,展現濃濃的家國情懷。《小溪水找朋友》這首歌曲是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創作的,其旋律素材來源于一首短小的湖北來鳳民歌:

歌曲《小溪水找朋友》為五聲徵調式,四二拍子,單樂段,全曲由帶變化的起承轉合四個樂句構成。作曲家杜磊巧妙地運用了加花、模進、重復、一字一音、一字多音等藝術表現技法,使其旋律與歌詞的結合如水乳交融、渾然天成。曲調中附點節奏、頓音、下滑音的運用頗有特色,增強了音樂的親切感、俏皮感,使得整首歌曲既情感豐沛,個性突出,又形象鮮活、生動,民族風格突出,地域特色濃郁。這首歌曲一經發表,即受到廣大少年兒童喜愛,廣為傳唱。1995年,這首歌曲被選入湖北省小學《音樂》補充教材第6冊。
《中學時代》(霍如根原詞,杜磊改詞作曲),發表在《心聲歌刊》1987年第3期上的一首中學生齊唱、合唱歌曲。作品采用明朗的大調式、進行曲風格寫成,為二段體曲式結構。第一樂段為齊唱,由變化重復的四個樂句構成,主題鮮明,節奏鏗鏘有力,旋律剛柔并濟,切分節奏和頓音的運用,增強了旋律的內生動力與親切感;第二樂段為二部合唱,由四個樂句構成,有著很強的抒情性與自豪感。作曲家巧妙地運用和聲、復調手法,彰顯其兩個聲部的功能與色彩的藝術魅力,既對比又統一,審美精神得以升華,意蘊深邃,其表情達意,具有虎虎生氣:


《中學時代》整首歌曲,以昂揚、雄健、堅定的旋律,樂觀向上的情緒,生動地表現了新時代中學生積極進取、豁達開朗的精神風貌。這首歌曲一經發表,在當時中學生歌曲匱乏的年代,立即受到廣大中學生的喜愛,國內不少音樂報刊爭相轉載。
杜磊老師的少兒音樂有不少成功之作,其代表性作品主要有:歌曲《我家陽臺真好看》《我戴鋁盔學爸爸》《快樂的小貓咪》《小寶寶睡著了》《我們尋找童年》《有首歌兒就是我》 等,歌舞劇音樂《我們都來講衛生》《玫瑰花》《勤勞的小蜜蜂》等,舞蹈音樂《哈哈舞曲》等,節奏樂合奏《節日舞曲》等。此外,他還創作了一大批聲樂、器樂作品,如混聲合唱《教師頌》、小提琴獨奏·組曲《希望之歌》。
《希望之歌》(組曲·小提琴獨奏) 創作完成于1993年教師節。全曲由“引子、晨曲、狂想、彷徨、追求、尾聲”六首標題性樂曲組成,作曲家采用轉調、離調等作曲技法,運用八度、雙音、和弦、快弓、跳弓、撥奏等小提琴演奏技巧,深刻表現了作者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美好前景不懈追求的心路歷程。“彷徨”是該組曲中的第四首:


樂曲由A、B、A三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旋律優美而憂傷、委婉而憂郁,具有極強的歌唱性與抒情性;第二樂段,經過半音上行推進,旋律進入高音區,力度不斷增強,情緒更加激動;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樂曲中三連音、變化音的巧妙運用,小提琴的音區轉換與音色對比,生動地表現了作者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與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
杜磊老師的音樂創作,得到了我國已故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張文綱、潘振聲等人的支持與指導、肯定與贊許,并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幾十年來,杜磊老師在全國數十家音樂報刊與出版社,以及廣播電臺與電視臺刊發、播放各種音樂體裁音樂作品300余首(部),有的被選入各地中小學或幼兒園音樂教材,有的被廣泛傳唱與演奏。因此,我認為作曲家杜磊老師的音樂創作,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致力于與各種藝術門類、各種音樂體裁形式的融合,藝術傳承與時代發展的融合,民族情懷與國際視野的融合;特別是在創作心態上,他始終堅持摒棄浮躁,淬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操守與定力。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在路上,堅持以作品立身,以文化自信詩意表達,為人民抒發心聲,為時代培根鑄魂!
三
杜磊老師作為一名音樂理論家,他數十年如一日,勤奮寫作、筆耕不輟,理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主要包括發表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論文、編寫的中小學音樂教材教參、出版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專著。
杜磊老師發表的大量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論文與音樂評論,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他的論文,有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如《小學一年級歌詞教學中的幾點做法》(《吉林歌曲》 1984年第2期)、《漫談看譜唱詞》(《鵑花歌刊》 1986年第3、4期合刊)、《怎樣唱好三連音》(《中小學音樂報》 1987年第7期)、《怎樣唱好倚音》(《兒童歌聲》1987年第5期)、《怎樣掌握好切分節奏》(《音樂世界》1988年第3期)、《變聲期的唱歌教學做法》(《黃河之聲》 1987年第5期)、《怎樣搞好中學音樂欣賞教學》(《音樂世界》 1991年第11期)、《處理好音樂課動與靜的關系》(臺灣《中華音樂文化教育》 雜志1993年第4期) 等;有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評論,如《多種渠道培育師資》(《中小學音樂教育》 1985年第2期)、《中學應有統編音樂教材》(《人民音樂》 1987年第8期)、《“三沒有”與“三有”》(《兒童音樂》 1992年第1期) 等;有音樂教育及音樂理論研究,如《兒童節奏樂淺談》(《山西歌聲》 1984年第8、9期連載)、《常用兒童節奏樂器》(《樂器》 1985年第3期)、《我國最早的一首合唱曲》(《黃河之聲》1990年第2期)、《音樂創作中的靈感問題》(《西部歌聲》 1993年第1期)、《試論音樂的社會作用》(臺灣《中華音樂文化教育》 雜志1993年第10期)、《中小學音樂成績評定的誤差因素》(《音樂周報》 1993年第42期)、《英國的中學音樂教育》(《中國音樂教育》1994年第2期)、《中小學音樂課評課的內容》(《音樂教育與創作》2020年第2期) 等;有中外音樂家及作品評介,如《江山如此多嬌——古曲“春江花月夜”賞析》(《黃河之聲》1985年第4、5期合刊)、《賀綠汀的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樂器》 1986年第5期)、《一代師表——介紹著名音樂教育家張肖虎教授》(《中小學音樂報》 1988年第17期) 、《假如光南還活著》(《音樂天地》 1992年5、6期合刊)等。幾十年來,杜磊老師先后在全國數十家音樂報刊發表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論文500余篇。
音樂理論家杜磊老師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論文,不囿陳說,真誠率性,特別是,其思想性、藝術性、科學性既有高度又有深度,一言一語遵循音樂藝術規律,遵守時代語境,其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說理充分、層次清晰、語言流暢、文筆犀利,以理服人、以文動人、以情感人,有著頗強的學術價值與實用價值,曾受到我國已故著名音樂理論家李凌、張肖虎、周大風和著名音樂教育家陳功雄、邱剛強等的高度評價。湖北省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音樂教研員阮媛,在讀了他的《假如光南還活著》一文后,動情地說:“他的論文在這個時代依然是珍品,讓人敬佩,讓人敬畏!”
杜磊老師還先后應邀參加了湖北省及全國多套中小學音樂教材、教參的編寫。1994年,應邀參加湖北省教研室、長江文藝出版社組織的湖北省初中全套《音樂》補充教材一、二、三冊的編寫;1995年,應邀參加湖北省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湖北教育出版社組織的湖北省高中《音樂欣賞》教材上、下冊的編寫;2000年,應邀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全套《音樂》教材、教參(簡、線譜版)的編寫,并擔任第三冊主要執筆人等。幾十年來,他應邀參與編寫、出版、發行的全國及地方中小學音樂教材、教參50余冊(套),為湖北省及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材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音樂理論研究方面,杜磊老師寫作出版了多部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專著。他的著作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與實用性,受到大中小學音樂教師及音樂愛好者的歡迎。《樂壇大師軼事錄》一書,作為福建教育出版社“當代中學生叢書”之一,1989年11月出版后,1990年榮獲全國第四屆青少年圖書評選“金鑰匙一等獎”,該社于1992年9月、1997年5月、2010年6月多次重印、再版,成為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暢銷音樂讀物;《舞臺與講臺的對話——德藝雙馨的音樂教育家王麗君教授》一書,2010年10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生動論述了武漢音樂學院聲樂系王麗君教授教書育人的傳奇人生;《音樂之源》《音樂之最》《音樂之趣》《音樂之語》,這是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的一套極具小資情調的音樂知識性、普及性讀物,全套四本,由我國已故著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張肖虎教授生前親筆題詞,2012年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選的“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和“全國農家書屋推薦書目”;《音樂課堂教學的經典方法》《音樂課外活動的經典方法》《小學音樂教學的50個經典案例》《中學音樂教學的50個經典案例》,是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推出的一套“音樂教學經典方法叢書”,全套四本,該套叢書由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邱剛強教授作“序”,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師培訓用書”,受到全國大、中、小學音樂教師們的廣泛好評,同年榮獲湖北省教育廳第六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音樂教學應注意的50個細節》 一書,2014年1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針對中小學音樂教師實際需要,從音樂教學理論、音樂教學技能、音樂教學備課、音樂教學上課、音樂教學說課、音樂教學評價六個方面,選擇中小學音樂教師最為關注的50個細節問題,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提供方法策略進行突破,提出了明確的意見和建議,提供了頗有價值的幫助與指導,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受到大、中、小學音樂教師們的喜愛,成為網絡熱銷圖書。此外,他還應邀參與《兒童少年美育全書》(顏學琴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音樂故事會》(上海音樂出版社編)、《音樂欣賞》(邱剛強主編)等多部著作的編寫。幾十年來,杜磊老師出版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專著多達18部,可謂著述等身,為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理論建設做出了突出成績。
作為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音樂理論家的杜磊老師,現為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委員、中國教育學會音樂專業委員會會員、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教育廳中小學音樂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美育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教育學會音樂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等。
今年,恰逢杜磊老師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四十周年。四十年來,他崇德修身,以美育人,把全部精力、所有心血都奉獻給了黨的美育事業!黨和人民也給予杜磊老師各種榮譽:1988年被評為“湖北省實施美育先進個人”;1998年應邀出席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英模大典》首發式并受到中央領導接見;2002年被評為“咸寧市中小學教育科研帶頭人”;2014年被評為“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并獲“第二屆全國素質教育教研成果一等獎”;2018年被評為福建教育出版社建社60周年“功勛作者”; 《兒童音樂》等全國20余家報刊、電視、網站等媒體先后報道、介紹了他的感人事跡,其業績被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英模大典》《中國音樂家辭典》《中國當代教育家辭典》等多部辭書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