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虎, 蘇任騰, 王澤偉, 鐘超
(普寧市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廣東 普寧515300)
百草枯化學名為1-1-二甲基-4-4-聯吡啶陽離子鹽, 是一種快速滅生除草劑, 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中。 百草枯對人體具有較強毒性, 在吸收入血后多聚集于肺部, 隨后分布于全身, 致使肺部功能嚴重受損, 最終導致肺纖維化, 患者呼吸衰竭而亡。 目前臨床上無治療百草枯的特效藥物, 對于百草枯的臨床治療尚處于摸索階段。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預后預測較為困難, 因其多存在呼吸功能障礙, 而肺泡動脈氧分壓差 (PAaO2)、 血乳酸水平可有效反映機體氣體交換功能。 因此, 本研究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PA-aO2、 血乳酸水平進行動態監測, 分析其對預后的預測作用,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 根據出院1 個月的隨訪結果將其分為存活組與死亡組。 納入標準: 經檢查符合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診斷標準; 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配合度差、 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 存活組年齡20~72 歲, 平均 (46.6 ± 5.3) 歲; 中毒至就診時間6~20 h, 平均 (13.4 ± 3.6) h。 觀察組年齡21~72 歲, 平均(46.9 ± 5.6) 歲; 中毒至就診時間6~22 h, 平均 (13.8 ± 3.9)h。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心電監護, 動態監測血壓、 心率、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同時予以橈動脈置管及動脈血壓監測, 隔2 h 抽取1 次動脈血, 2 mL/次, 使用血氣分析儀(丹麥雷度AB800) 監測血乳酸水平、 肺泡氧分壓、 動脈氧分壓, 計算PA-aO2。 清除患者胃腸道毒物, 然后灌服白陶土溶液進行催吐、 洗胃及導瀉; 清除血液中毒物, 并予以血液灌流治療,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采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 同時根據患者個體身體狀況進行對癥施治。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 s 表示, 行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使用Logistic 回歸模型計算PA-aO2、 血乳酸分析預測概率函數;再將PA-aO2、 血乳酸水平指標及聯合概率錄入, 繪制對應受試者ROC 曲線, 讀取曲線下面積 (AUC)、 置信區間 (95%CI)、靈敏度、 特異度、 截斷值等參數信息。
2.1 死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隨訪1 個月, 60 例患者中死亡28例 (46.67%), 存活32 例 (53.33%); 存活組中, 消化道出血4 例, 肺纖維化3 例, 腎衰竭1 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
2.2 服毒時間、 洗胃時間、 PA-aO2、 血乳酸水平與死亡組比較, 存活組的服毒時間、 洗胃時間較短, PA-aO2、 血乳酸水平較低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服毒時間、 洗胃時間、 PA-aO2、 血乳酸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的服毒時間、 洗胃時間、 PA-aO2、 血乳酸水平比較 (±s)
組別 n 服毒時間(h) 洗胃時間(h) PA-aO2 (mmHg) 血乳酸(mmol/L)存活組 32 1.36±0.23 3.26±0.32 33.56±2.67 2.13±0.34死亡組 28 2.15±0.42 3.75±0.56 35.43±2.72 2.62±0.47 t 9.188 4.227 2.683 4.667 P 0.000 0.000 0.010 0.000
2.3 預測預后效能以是否存活為變量, 存活組行機械通氣,死亡組為非機械通氣, 使用PA-aO2、 血乳酸水平對是否存活進行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 結果見圖1、 表2。

圖1 PA-aO2、 血乳酸水平及聯合預測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預后的ROC 曲線圖

表2 ROC 曲線參數
百草枯是一種高效能的非選擇性接觸型除草劑, 對人畜具有較強毒性, 是現今農藥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 研究[2]顯示其早期主要表現為急性肺損傷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后期則會出現肺泡內及肺間質纖維化, 致死率高達70%。
PA-aO2是指肺泡氧分壓與動脈血氧分壓之間存在的差值,是判斷肺換氣功能的常用指標[3]。 影響PA-aO2的因素主要包括解剖分流、 通氣灌注比例失調、 肺泡-毛細血管屏障的彌散障礙, 如果沒有解剖分流或通氣灌注比例失衡, 此時PA-aO2水平決定肺泡-毛細血管屏障的彌散功能[4]。 PA-aO2越高, 機體氧交換障礙越嚴重, 可有效反映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氧交換障礙程度[5]。 本研究中, 存活組PA-aO2水平低于死亡組,提示PA-aO2與患者存活率息息相關, PA-aO2越低, 患者肺部氧氣交換障礙越低, 則存活率越高。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 存活組的服毒時間、 洗胃時間短于死亡組 (P<0.05), 表明服毒時間與洗胃時間同樣與患者存活率明顯相關; 服毒時間短, 盡快進行洗胃, 則可減少患者機體對百草枯的吸收, 提高存活率。研究[6-7]表明,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現PA-aO2、 血乳酸水平改變, 但關于其變化規律與患者預后的相關性尚不明確。 本研究以是否存活作為二分類變量, 即存活患者行機械通氣, 死亡患者為非機械通氣, 通過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明確PA-aO2聯合血乳酸水平對患者預后的指導作用, 結果顯示PAaO2、 血乳酸水平預測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預后的截斷值分別為31.61 mm Hg、 2.30 mmol/L, 表明患者體內血流灌注低, 氣體交換出現障礙, 可對急性百草枯中毒作出預警; 聯合預測ROC曲線AUC 為0.926, 靈敏度為96.43%, 特異度為84.37%, 表明兩者聯合對急性百草枯患者預測預后具有較好警示作用。
綜上所述,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預后情況可表現在PAaO2、 血乳酸水平上, 能夠為早期確立診療策略提供參考, 具有較高的臨床檢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