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芬, 易甲其, 黃圣良, 梁燕
(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 1 檢驗科, 2 內科, 廣東 深圳5180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 咽喉急性炎癥的總稱, 是兒科門診常見疾病[1]。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 (WBC) 檢查可初步判斷患兒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但在臨床實踐中檢測價值有限[2]。 C 反應蛋白 (CRP) 是急性時相蛋白, 在疾病早期CRP 聯合血常規檢測能為正確判斷病原體提供有效的依據, 有利于指導臨床兒科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但常規CRP 檢測線性范圍較窄, 對于低濃度區域檢測靈敏度低, 有一定局限性[3]。全程CRP (CRP + hs-CRP) 可擴大檢測范圍, 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診斷準確度, 全程CRP 檢測在血液細菌感染檢測中發揮重要作用[4]。 本研究探討血常規聯合全程CRP 檢測在鑒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為疾病臨床分流、 診斷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 其中男46 例, 女54 例, 年齡3~13 歲, 平均 (8.04 ± 1.23) 歲。 入院后結合患兒血常規、尿常規、 血培養診斷結果判斷感染類別。 排除標準: 出院時發熱病因未明; 手術、 嚴重燒傷、 心血管疾病; 就診前使用抗生素治療。 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研究對象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①標本采集與處理: 門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入院后采集肘靜脈血, 經EDTA-K2 抗凝, 離心取上清 (3 000 r/min, 20 min)。 ②血常規指標、 常規CRP、 全程CRP 水平檢測: 血常規檢測采用日本產的HORIBAABXMicros CRP200 檢驗儀; 常規CRP 水平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 試劑盒為人C 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CRP (線性范圍為8~200 mg/L, 北京利德曼生化技術有限公司); 全程CRP 水平檢測采用熒光免疫層析法,試劑盒為全程CRP (CRP + hs-CRP, 線性范圍為0.1~200 mg/L, 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 ③結果判定: 血常規中WBC>10 × 109/L 為細菌感染,WBC<10 × 109/L 判定為非細菌感染[5]。 血常規+ 常規CRP 檢測方法中, WBC>10 × 109/L 且CRP>25 mg/L 判定為細菌感染,任一項不符合則判定為非細菌感染。 血常規+ 全程CRP 檢測方法中, WBC>10 × 109/L 且CRP>20 mg/L 判定為細菌感染,任一項不符合則判定為非細菌感染。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檢驗; 檢測結果一致性采用κ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診斷結果臨床醫生通過結合患兒血常規、 尿常規、病原學診斷結果判斷細菌感染39 例, 非細菌感染61 例。
2.2 檢測指標對細菌性感染的實驗結果血常規檢出細菌感染23 例, 非細菌感染77 例, 漏診26 例, 誤診10 例。 血常規檢測與臨床診斷一致性差 (P=0.05); 血常規+ 常規CRP、 血常規+ 全程CRP 與臨床診斷一致性均較高 (P<0.05)。 見表1。

表1 檢測指標與臨床診斷結果一致性比較 (例)
2.3 診斷價值與血常規相比, 血常規+ 常規CRP、 血常規+全程CRP 的敏感度、 特異性、 正確率、 陽性預測值、 陰性預測值升高, 漏診率、 誤診率下降 (P<0.05)。 與血常規+ 常規CRP 相比, 血常規+ 全程CRP 的敏感度、 特異性、 正確率、陽性預測值、 陰性預測值升高, 漏診率、 誤診率下降 (P<0.05)。 見表2。

表2 三種檢測方法對急性上呼吸道患兒細菌感染診斷價值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細菌感染最為嚴重, 發熱是其主要癥狀, 門診常通過血常規WBC 來初步判斷是否發生細菌感染,但在臨床實踐中, 患兒WBC 正常范圍較大, 輕度升高不會超過正常范圍上限, 檢測價值有限, 且有部分細菌感染時, 患兒WBC 及分類指標變化不顯著。 另外, WBC 易受情緒等因素影響, 在非細菌感染時, 高熱也可導致WBC 明顯升高, 故不能提供有價值的信息[6]。 本研究中血常規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細菌感染與臨床診斷一致性差, 敏感度、 特異性均較低,提示血常規僅能作為輔助指標初步判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是否發生細菌感染。
CRP 是一種能與肺炎鏈球菌非特異性菌體多糖成分C-多糖發生沉淀反應的物質, 其正常合成率為1~10 mg/d, 急性炎性反應時合成大于1 g/d, 在感染發生后6~8 h 即升高, 于24~48 h 達到高峰, 升高幅度與感染程度呈正相關, 血常規聯合CRP 在疾病早期能為正確判斷病原體提供有效的依據[7]。研究[8]表明, 上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CRP 水平顯著升高。 本研究中, 血常規聯合常規CRP 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細菌感染與臨床診斷一致性好, 敏感度、 特異性均較高, 與血常規檢測相比, 診斷敏感度、 特異性升高, 而漏診率、 誤診率降低, 提示血常規聯合常規CRP 可提高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 一般情況下, 若CRP<10 mg/L, 病程長于6~12 h, 則可基本排除細菌性感染 (新生兒除外); 若CRP為10~99 mg/L, 則提示為局灶性細菌感染或菌血癥; 若CRP>100 mg/L, 則提示為全身性感染疾病 (如敗血癥或其他侵襲性感染)。 hs-CRP 與CRP 在化學本質上為一種物質, 僅是檢測范圍不同。 全程CRP 將檢測范圍擴至0.1~200 mg/L, 增強了臨床高CRP 標本的檢測能力, 同時提高了低值區的靈敏性, 更利于動態監測。 本研究中, 血常規聯合全程CRP 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細菌感染與臨床診斷高度一致, 與血常規、 血常規聯合常規CRP 相比, 敏感度與特異性明顯提高, 誤診率與漏診率明顯降低, 提示血常規聯合全程CRP 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細菌感染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 血常規、 CRP 和hs-CRP 聯合檢測在鑒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可提高診斷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