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 張偉立, 盧芳, 徐軍偉, 朱珊珊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 藥劑科, 河南 鄭州450000)
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是一種常見的心內科疾病, 主要病因為冠心病、 高血壓及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等, 具有發病率高、 病程長、 預后效果差等特點[1]。 CHF發病時可引起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 嚴重時可造成心臟結構和心功能受損, 對患者生命安全威脅極大。 目前, CHF 患者多采用藥物進行治療。 呋塞米等利尿劑是CHF 的基礎治療藥物之一, 但單純應用可能發生利尿劑抵抗或增加腎功能損傷。 有研究[2]提出, 在呋塞米治療基礎上加用小劑量多巴胺可進一步提高臨床效果。 基于此, 本研究進一步觀察呋塞米聯合小劑量多巴胺治療CHF 患者的臨床效果,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CHF 患者80 例, 符合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3]中的診斷標準。 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 觀察組男23 例, 女17 例; 年齡52~78 歲, 平均 (64.86± 8.13) 歲; NYHA 心功能分級: Ⅱ級13 例, Ⅲ級18 例, Ⅳ級9 例; 基礎疾病類型: 先天性心臟病2 例, 心臟瓣膜疾病5例, 擴張型心肌病4 例, 高血壓心臟病13 例, 冠心病16 例。對照組男24 例, 女16 例; 年齡50~78 歲, 平均 (64.32 ±8.65) 歲; NYHA 心功能分級: Ⅱ級12 例, Ⅲ級17 例, Ⅳ級11 例; 基礎疾病類型: 先天性心臟病1 例, 心臟瓣膜疾病4例, 擴張型心肌病5 例, 高血壓心臟病12 例, 冠心病18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抗心衰治療: 口服依那普利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5813), 起始劑量為2.5 mg/次, bid, 目標劑量為10 mg, bid; 口服螺內酯片(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3020070), 20 mg/次,bid, 逐漸增加劑量, 最大劑量不超過100 mg/d; 口服地高辛(成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51022119), 0.125~0.25 mg/d; 口服美托洛爾片 (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5169), 起始劑量為6.25 mg/次, bid,目標劑量為50 mg, bid; 纈沙坦 (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83126), 40 mg/次, qd, 目標劑量為160 mg, bid。 同時,對照組采用呋塞米注射液 (江蘇朗歐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1067, 規格: 2 mL ∶20 mg) 靜脈注射, 20~40 mg/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小劑量鹽酸多巴胺注射液(亞邦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3366, 規格: 2 mL ∶20 mg)持續靜脈泵治療, 劑量為0.5~1.0 μg·kg-1·min-1。 所有患者按照體液潴留改善程度 (改善是指負平衡為500~800 mL 或每天體質量降低0.5~1.0 kg) 適當調整藥物劑量, 當增加劑量后未有效改善體液潴留時, 考慮為利尿劑抵抗, 需調整劑量: 呋塞米注射液10~20 mg/h, 鹽酸多巴胺注射液100~250 μg/min。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心功能、 體征、 臨床癥狀, 給藥前后進行肝腎功能、 血尿常規等檢查, 記錄不良反應情況, 并定期檢查常規十二導聯心電圖。 兩組均持續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2 周后評估兩組的臨床療效。 療效評估標準: 顯效: 心功能提升≥2 級, 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消失;有效: 心功能提升1 級, 臨床癥狀顯著改善; 無效: 未達到上述標準。 總有效率= (顯效例數+ 有效例數) /總例數×100%。 ②于治療前、 治療2 周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 離心分離血清后, 采用酶免疫法檢測C 反應蛋白 (CRP)、腦鈉肽 (BNP) 水平。 ③統計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計量資料行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
2.2 血漿CRP、 BNP 水平治療前, 兩組的血漿CRP、 BNP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治療后, 兩組的血漿CRP、 BNP 水平均降低, 且觀察組的血漿CRP、 BNP 水平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血漿CRP、 BNP 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的血漿CRP、 BNP 水平比較 (±s)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 <0.05。
時間 組別 n CRP (mg/L)BNP (pg/mL)治療前 觀察組 40 12.89±2.86 300.31±41.72對照組 40 12.82±2.81 299.35±43.67 t 0.110 0.101 P 0.912 0.920治療后 觀察組 40 5.43±1.13* 143.25±31.30*對照組 40 7.33±1.22* 179.36±43.48*t 7.226 4.263 P 0.000 0.000
2.3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 對照組發生胃腸道反應1 例、 心律失常3 例、 心絞痛5 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50%; 觀察組發生胃腸道反應2 例、 心律失常1 例、 心絞痛1 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χ2=2.296,P=0.130)。
CHF 患者易發生水鈉潴留, 因此患者治療期間需長期使用利尿劑, 以減輕其肺淤血、 水腫、 水鈉潴留等癥狀, 促進患者身體狀態改善[4]。 呋塞米利尿效果較為理想, 可顯著清除機體游離水和尿鈉, 抑制機體前列腺素分解酶, 減少腎血管阻力,增加機體腎臟血液流量, 從而增加體液排出, 進一步降低回心血量和心臟負荷[5]。 但CHF 患者常并發腎功能損傷, 在其治療過程中呋塞米可能引起水電解質紊亂或腎臟血流量減少, 造成腎功能損傷加劇, 且單獨使用呋塞米可能造成利尿劑抵抗,影響治療效果[6]。 多巴胺是去甲腎上腺素前體, 屬于神經傳導物質, 可誘導多巴胺受體興奮, 刺激腎小管, 從而發揮其擴張血管的效果; 通過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臟血流量, 擴張腎血管, 促進尿鈉排泄; 通過擴大心肌收縮力, 提高心臟排出量,促進心功能的改善[7]。 呋塞米聯合小劑量多巴胺治療CHF 患者可控制利尿劑抵抗, 減輕腎臟損傷, 促進心功能改善。 BNP是診斷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標, 其水平與心功能分級呈正相關,可直接反映患者心室腔擴大和左室張力; CRP 是一種反映炎癥較為敏感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當心肌細胞受到炎性介質損傷時, 血清中CRP 含量迅速升高, 可進一步損傷心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血漿CRP、 BNP 水平低于對照組,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 表明呋塞米聯合小劑量多巴胺治療CHF 患者可提高臨床療效, 降低血漿CRP、 BNP 水平, 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 呋塞米聯合小劑量多巴胺治療CHF 患者臨床療效顯著, 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漿BNP、 CRP 水平, 且安全性較高,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