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聚成, 張文生
(河南省方城縣人民醫院, 河南 南陽473200)
小兒肺炎作為一種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 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常見原因。 肺炎是由病原體感染、 吸入羊水或過敏反應等引起的肺部炎癥, 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 咳嗽、 呼吸急促、 呼吸困難、 肺部啰音等[1]。 特布他林是一種β2 受體興奮劑, 具有支氣管擴張作用, 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治療小兒肺炎的藥物[2]。 但有研究[3]表明, 單獨應用特布他林治療小兒肺炎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需要尋找一種安全指數高且藥效明顯的治療小兒肺炎的方法。 本研究探討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合特布他林對肺炎患兒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小兒肺炎102 例。 納入標準: ①經臨床醫學確診為小兒肺炎; ②年齡2~10 歲; ③患兒家長自愿參加本研究, 并簽署協議書。排除標準: ①有過敏史; ②患有心、 肝、 腎功能不全; ③依從性較差。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聯合組各51 例。 對照組男24例, 女27 例; 年齡3~8 歲, 平均 (5.32 ± 2.51) 歲; 病程3~14 d, 平均 (5.13 ± 3.12) d。 聯合組男23 例, 女28 例; 年齡4~8 歲, 平均 (5.16 ± 1.31) 歲; 病 程3~15 d, 平 均(5.43 ± 3.22) d。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
1.2 方法對照組單獨采用特布他林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
H20031123, 廠家: 北京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 霧化吸入治療, 將2.5 mg 特布他林溶解于5 mL 0.9%氯化鈉溶液中, 2 次/d, 霧化吸入結束后最好用白開水漱口。 聯合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14023129,廠家: 國藥集團威奇達藥業有限公司) 開水沖服。 <40 kg 兒童劑量: 按阿莫西林計算, 一般感染者每12 小時25 mg/kg 或每8 小時20 mg/kg, 感染較重者每12 小時45 mg/kg 或每8 小時40 mg/kg; ≥40 kg 兒童劑量: 中度嚴重感染者625 mg/次, 1次/8 h, 一般感染者375 mg/次, 1 次/8 h。 兩組均治療15 d。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 顯效: 治療后患兒發熱、 咳嗽、肺部濕啰音癥狀消失, 試驗檢查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 有效:治療后患兒發熱、 咳嗽、 肺部濕啰音癥狀緩解, 試驗檢查各項指標均有所改善; 無效: 治療前后患兒臨床癥狀和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 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 /總例數×100%。 ②炎性因子水平: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的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 白介素-6 (IL-6)、 白介素-8 (IL-8) 水平。③觀察兩組患兒的頭痛、 心悸、 手顫、 皮疹等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 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行t 檢驗, 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聯合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 [n (%)]
2.2 炎性因子治療后, 聯合組的TNF-α、 IL-6、 IL-8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時間 組別 n TNF-α IL-6 IL-8治療前 聯合組 51 53.32±7.87 47.23±6.35 47.98±7.67對照組 51 53.56±6.93 46.34±6.56 48.86±7.26 t 0.163 0.696 0.595 P 0.871 0.488 0.553治療后 聯合組 51 24.34±3.56 18.56±3.87 19.34±3.86對照組 51 36.21±3.89 26.03±4.78 28.78±4.34 t 16.076 8.674 11.607 P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應聯合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n (%)]
小兒肺炎是由細菌、 病毒等病原體或吸入羊水、 胎糞等引起的肺部炎癥, 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 主要表現為發熱、 咳嗽、 氣促、 呼吸困難、 肺部濕啰音等癥狀[4]。肺炎好發于冬春季, 若患兒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將會威脅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5]。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 肺炎是我國5 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6]。 因此需要尋找一種可有效治療小兒肺炎且安全性高的方法。
特布他林是一種β2 受體興奮劑, 對支氣管平滑肌有高度選擇性, 有助于緩解小兒肺炎濕啰音, 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釋放, 是目前臨床治療小兒肺炎的常規藥物[7]。 但單獨采用特布他林治療存在癥狀緩解慢且不良反應多等問題。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是一種復合制劑, 主要由阿莫西林和克拉維酸鉀按5 ∶1制成。 阿莫西林是一種β-內酰胺藥物, 進入人體后內酰胺基則會水解生成肽鍵, 與患兒體內的轉肽酶結合, 進一步使機體內細菌細胞膨脹發生裂解。 克拉維酸鉀屬于一種β-內酰胺酶抑制劑, 可有效抑制細菌中的β-內酰胺酶[8]。 TNF-α 是炎性反應過程中出現最早、 最重要的炎性介質, 能激活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 使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增加, 調節其他組織代謝活性并促使其他細胞因子合成和釋放。 IL-6 能誘導B 細胞分化、 產生抗體, 并誘導T 細胞活化增殖、 分化, 參與機體免疫應答,是炎性反應的促發劑。 IL-8 能刺激中性粒細胞、 T 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的趨化, 促進中性粒細胞脫顆粒, 釋放彈性蛋白酶, 損傷內皮細胞, 使微循環血流淤滯, 組織壞死, 造成器官功能損傷[9]。 小兒肺炎感染后, 炎性因子水平顯著升高, 因此可通過炎性因子水平的高低判定患兒感染肺炎的嚴重程度[10]。本研究結果顯示,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合特布他林治療小兒肺炎, 臨床療效顯著, 并能夠顯著降低患兒的TNF-α、 IL-6、IL-8 等炎性因子水平, 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綜上所述,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合特布他林治療小兒肺炎, 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有效改善患兒的炎性因子水平, 安全性較高, 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