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蕊
(周口市專科病醫院 麻醉科, 河南 周口466000)
膽囊結石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 可阻塞膽囊, 增加膽汁滯留的發生風險, 在膽汁滯留并濃縮后, 可刺激膽囊黏膜, 誘發炎癥病變, 逐漸發展為膽囊炎, 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1]。 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 且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逐漸成為臨床首選治療術式, 具有創傷小、 恢復快等優勢[2-3], 極易被患者接受。 目前臨床麻醉藥物較多, 但效果各異。 本研究分析舒芬太尼復合依托咪酯麻醉對各時間點血壓、 HR 變化及術后拔管時間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我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期間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94 例,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7 例。 對照組男24 例, 女23 例; 年齡22~66 歲, 平均(44.03 ± 10.97) 歲。 實驗組男26 例, 女21 例; 年齡23~67歲, 平均 (45.12 ± 10.92) 歲。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①經B 超、 X 線片等檢查確診為膽囊結石; ②同意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 ③對本研究知情, 并簽署同意書; ④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 ①合并手術禁忌證、 麻醉禁忌證、 凝血功能障礙; ②合并嚴重精神疾病;③合并內分泌疾病; ④合并氣管插管困難; ⑤長期使用安定類藥物。
1.3 方法術前檢查后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 送入手術室后, 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并開放靜脈通道, 在麻醉前10 min 靜脈注射阿托品、 林格氏液, 具體麻醉誘導方式如下: 實驗組行舒芬太尼 (Eurocept BV, 批準文號H20150126) 復合依托咪酯 (B.Braun Melsungen AG, 批準文號H20160234) 麻醉。靜脈注射0.1 mg/kg 咪達唑侖 (江蘇九旭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53019)、 0.6 μg/kg 舒芬太尼、 0.3 mg/kg 依托咪酯、3 μg/kg 維庫溴銨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71002)。 對照組行芬太尼 (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509) 復合依托咪酯麻醉。 靜脈注射0.1 mg/kg 咪達唑侖、 5 μg/kg 芬太尼、 0.3 mg/kg 依托咪酯、 3 μg/kg維庫溴銨。 麻醉誘導后予以面罩加壓5 min, 于60 s 內實施氣管插管。
1.4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患者麻醉前 (T0)、 麻醉誘導后(T1)、 氣管插管 (T2)、 拔管時 (T3) 的血流動力學指標, 即舒張壓 (DBP)、 收縮壓 (SBP)、 心率 (HR)。 ②對比兩組的恢復效果, 即蘇醒程度評分、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術后拔管時間。蘇醒程度評分標準為: 無吞咽反射計0 分, 有吞咽反射計1分, 肢體有輕運動計2 分, 提問時患者可進行問答反應計3分, 有辨別方向能力計4 分。 ③對比兩組的不良反應情況, 包括呼吸抑制、 煩躁不安、 胃腸道反應、 嗆咳、 心律失常等。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 s 表示, 行t 檢驗;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行χ2檢驗;P<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流動力學指標T0時, 兩組的DBP、 SBP、 HR 比較無明顯差異 (P>0.05); T1、 T2、 T3時, 實驗組的DBP、 SBP、 HR低于對照組 (P<0.05), 且波動幅度較小。 見表1。
表1 兩組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s)
指標 組別 n T0 T1 T2 T3 DBP(mmHg)實驗組 47 80.51±9.32 81.47±8.65 81.56±7.63 83.42±7.18對照組 47 81.65±8.67 89.58±7.91 87.34±8.09 90.38±8.45 t 0.614 4.743 3.563 4.303 P 0.541 0.000 0.001 0.000 SBP(mmHg)實驗組 47 131.20±17.85 132.44±18.01 131.38±19.57 134.40±18.61對照組 47 132.65±16.52 141.38±16.72 140.85±18.26 144.32±17.53 t 0.409 2.494 2.426 2.660 P 0.684 0.014 0.017 0.009 HR(次/min)實驗組 47 74.12±15.96 75.32±15.78 75.89±16.32 74.36±16.72對照組 47 74.35±16.55 83.49±17.26 85.65±17.39 88.14±16.94 t 0.069 2.395 2.806 3.969 P 0.946 0.019 0.006 0.000
2.2 恢復效果實驗組的蘇醒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術后拔管時間短于對照組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恢復效果比較 (±s)

表2 兩組的恢復效果比較 (±s)
組別 n 蘇醒程度評分(分)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min)術后拔管時間(min)實驗組 47 3.42±0.28 6.09±0.87 9.12±1.23對照組 47 2.12±0.24 7.81±1.10 11.54±1.05 t 24.167 8.408 10.259 P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應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6%, 低于對照組的19.15% (P<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n (%)]
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相比,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屬于微創技術, 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膽囊結石的治療中, 其多采用全麻進行手術, 利用氣管插管對呼吸進行控制,但極易誘發心血管反應, 致使血流動力學的波動幅度顯著, 提高手術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4-5]。 因此需選擇鎮痛效果強、 可控性強、 恢復快的麻醉誘導藥物, 以提高手術安全性。
芬太尼具有維持時間短、 鎮痛速度快等特點, 但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致使血流動力學變化顯著,對麻醉效果及手術的順利實施產生一定的影響。 故需藥探索一種更為優質的麻醉藥物。 本研究結果顯示, T1、 T2、 T3時, 實驗組的血流動力指標 (DBP、 SBP、 HR) 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 實驗組的蘇醒程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術后拔管插管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P<0.05); 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 表明舒芬太尼復合依托咪酯麻醉效果顯著, 可控制血流動力學波動幅度, 促進恢復, 同時安全性較高。 分析其原因為: 舒芬太尼具有更強的脂溶性, 鎮痛強度更高, 高出芬太尼5~10 倍, 而與阿片受體親和力為芬太尼的12~17 倍, 因此起效更快, 且減少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其主要作用機制為對下丘腦血管的運動神經與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產生影響, 進而抑制兒茶酚胺、 內啡肽及ADH 水平, 從而達到穩定心血管的效果, 并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綜上所述, 舒芬太尼復合依托咪酯麻醉應用于膽囊結石手術中, 可有效控制血流動力學的波動幅度, 且蘇醒較快, 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