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蘇君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鄭州450000)
肺炎支原體肺炎 (MPP) 屬于肺部及呼吸道感染, 多見于學齡前兒童, 易引發腹瀉、 發熱、 乏力等癥狀, 影響患兒肺部呼吸功能, 危害極大[1]。 因MPP 患兒無明顯臨床特異性癥狀,容易誤診、 漏診, 進而影響臨床診治。 超敏C 反應蛋白 (hs-CRP) 作為一種急性反應蛋白, 是臨床常用的炎性標志物, 可反映人體非特異性炎性反應[2]。 相關研究[3]表明, 因MPP患兒呼吸道黏膜易附著支原體, 會對免疫功能產生影響, 免疫調節、 免疫抑制、 免疫逃逸在MPP 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鑒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討hs-CRP 與免疫功能指標聯合檢查對MPP 患兒診治的臨床意義,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MPP 患兒93 例, 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分為輕癥組 (53 例) 與重癥組 (40 例)。 重癥患兒住院時間>14 d 或動脈氧分壓<70 mm Hg。 輕癥組男28 例, 女25 例; 年齡3~12 歲, 平均 (8.15 ±2.06) 歲; 體溫38.6 ℃~40.0 ℃, 平均 (39.22 ± 0.42) ℃。 重癥組男21 例, 女19 例; 年齡3~12 歲, 平均 (8.37 ± 2.14)歲; 體溫38.5 ℃~40.1 ℃, 平均 (39.19 ± 0.41) ℃。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①符合MPP 診斷標準[4]; ②無嚴重精神系統疾病; ③患兒家屬均知曉并自愿接受。 排除標準: ①存在嚴重心臟、 肝腎等器官功能異常; ②不能配合治療或中途退出; ③存在影響免疫狀態的疾病, 如惡性腫瘤、 自身免疫病等; ④存在肺結核、 細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1.3 方法治療前所有患兒均進行hs-CRP、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 淋巴細胞亞群指標檢查。 于清晨采集患兒5.0 mL 空腹靜脈血, 2 000 r/min 離心10 min, 取血清, 置于-30 ℃條件下儲存待測。 采用全自動細胞分析儀 (廠家: 邁瑞公司, 型號:BC6800), 以速率比濁法檢測hs-CRP 水平。 采用全自動蛋白分析儀 (廠家: 西門子公司, 型號: BNⅡ), 以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水平。 將患兒血樣收集于真空抗凝采血管中, 采用流式細胞儀 (廠家:貝克曼公司, 型號: CytoFLEX) 檢測T 淋巴細胞亞群 (CD3+、CD4+、 CD8+) 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 計量資料以± s 表示, 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hs-CRP 及血清免疫球蛋白重癥組的hs-CRP、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水平均高于輕癥組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hs-CRP、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的hs-CRP、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s)
組別 n hs-CRP(mg/L)免疫球蛋白M (g/L)重癥組 40 25.47±7.25 2.11±0.62 11.05±1.08 2.34±0.64輕癥組 53 13.79±5.16 1.69±0.38 10.02±0.71 1.30±0.67 t 9.077 4.033 5.540 7.554 P 0.000 0.000 0.000 0.000免疫球蛋白A (g/L)免疫球蛋白G (g/L)
2.2 T 淋巴細胞亞群與輕癥組對比, 重癥組的CD3+、 CD4+、CD4+/CD8+水平均較低, CD8+水平較高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的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s)
組別 n CD3+ (%)CD4+ (%)CD8+ (%)CD4+/CD8+重癥組 40 57.27±9.33 27.19±4.55 28.26±4.05 0.94±0.22輕癥組 53 62.29±7.58 32.40±5.57 25.10±3.97 1.30±0.50 t 2.862 4.823 3.768 4.250 P 0.005 0.000 0.000 0.000
肺炎支原體是細菌及病毒間最小原核病原體, 無細胞壁,寄生于宿主體內, 且氨芐青霉素對其無效。 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后, 會造成肺部及呼吸道急性炎癥變化, 誘發MPP。 近年來我國MPP 發病率不斷升高, 且呈年輕化發展, 2~6 歲兒童中的發病率約為44.1%。 因患兒發病急驟, 且進展迅速, 若得不到有效治療, 易導致肺部急性感染, 誘發急性腎炎、 腦膜炎、心肌炎等, 對多器官造成損害, 進而影響患兒生長發育[5]。 研究[6]表明, MPP 患兒多數伴有頭痛、 咳嗽、 高熱、 畏寒等癥狀, 但仍有部分患兒臨床癥狀不明顯, 故臨床確診難度較高。此外, MPP 以呼吸道感染綜合征為主要表現, 臨床易與結核感染、 細菌性感染、 病毒性感染等混淆, 導致誤診率較高, 進而對疾病診治產生影響。 因此, 為提高MPP 臨床診斷符合率, 幫助患兒早期確診治療, 采取有效的診斷方式尤為重要。
hs-CRP 是由肝細胞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屬于敏感的炎性標志物, 在正常條件下其血清水平較低, 但在機體受到損傷、 感染或炎癥時, 其水平可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 是反映炎癥程度的重要指標[7-8]。 本研究結果顯示, 重癥組的hs-CRP水平高于輕癥組, 表明MPP 患兒存在炎性反應, 且隨著病情加重而升高。 hs-CRP 檢測雖然敏感性較高, 但單一診斷的特異性較差, 僅可輔助診斷MPP。 研究[9]表明, MPP 患兒發病時, 肺炎支原體的直接侵入可對機體細胞造成損傷, 并結合體內抗原成分, 促使自身抗體形成, 產生免疫復合物, 對免疫細胞產生刺激作用, 進而導致免疫調節紊亂, 機體免疫功能降低。 其中CD3+作為T 淋巴細胞總細胞的代表, 可反映細胞免疫功能, 是T 細胞激活的標志物; CD4+對T 淋巴細胞具有輔助作用, 是T 細胞應答功能的標志物; CD8+可阻礙體外抗原造成的免疫應答。 在正常條件下, 在機體免疫應過程中CD4+與CD8+相互制約, 可在體內維持相對穩定的T 細胞及其亞群數目, 保持免疫平衡。 若患兒免疫功能異常, 當抗原刺激免疫系統后,T 細胞不能有效抵抗外來入侵, 可引發多種呼吸道癥狀[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與輕癥組對比, 重癥組的CD3+、 CD4+、 CD4+/CD8+水平較低, CD8+水平較高, 表明MPP 患兒細胞免疫功能異常, T 淋巴細胞活動受阻, 且重癥患兒更為明顯。 另一方面,B 淋巴細胞在受到肺炎支原體刺激后會產生抗體, 包括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并改變宿主細胞膜抗原結構, 促使自身免疫性抗體產生, 激發免疫反應, 因此臨床上通常采用免疫球蛋白檢測對MPP 炎癥損傷及病情進展進行判斷[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 重癥組的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水平均高于輕癥組, 表明MPP 患兒存在免疫功能紊亂, 且伴有B 淋巴細胞功能亢進, 同時在病情嚴重時, 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 免疫反應劇烈。 因此, 對MPP 患兒應用hs-CRP 與免疫功能指標聯合檢查具有較高的價值, 可發揮互補作用, 幫助臨床醫生有效判斷病情嚴重程度, 進而預測病情發生發展, 實施對癥干預, 幫助患兒早日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 hs-CRP 與免疫功能指標聯合檢查能有效判斷MPP 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 可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