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瑾
摘 要:本研究特別選取了陜西關中地區三位鄉村經濟精英作為研究對象,從個人生活史的視角對鄉村經濟精英進行了解讀,試圖能夠回答以下問題:在區域經濟水平偏低的背景下鄉村經濟精英是如何崛起的?鄉村經濟精英的身份是如何得到社區居民認同的?成為經濟精英后他們在農村社區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及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給鄉村經濟精英群體提供一個新的理解框架,并對鄉村經濟精英不同區域的研究格局進行補充。
關鍵詞:鄉村經濟精英;生活史;社會資本;農村社區
中圖分類號:C91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08-0070-02
不論是在傳統社會還是在當代社會,精英總是以領導者或帶頭人的身份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精英是領袖、開拓者或者智者。在關于精英的闡述中,帕累托關于精英的解釋最具影響力,他從精英群體的能力、權力和影響力三個角度對精英進行了闡述[1],“雙軌政治”“士紳操縱”“經濟體制”“邊緣人”等理論和概念都與我國本土的鄉村精英相關聯。國內學者按照不同的標準進一步對鄉村精英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其中把精英劃分為經濟精英、政治精英和社會精英的分類方法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認可[2]。
生活史被定義為一種著力于再現個體一生或者某一階段生活經歷,以及這種生活經歷所反映出來的特定歷史背景下的個人、組織以及社會主題的研究方法[3],這種研究方法不僅關注的是研究對象的主觀感受,個人所處的歷史環境和社會背景等客觀情境也能夠被重現。本文選取了陜西關中地區年齡在40歲左右的ZB、HJ、LW三位鄉村經濟精英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分別是村莊的蔬菜種植業、電子商務業和鄉村旅游業中的帶頭人。本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對鄉村經濟精英進行解讀,為鄉村經濟精英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理解框架,并對鄉村經濟精英不同區域的研究格局進行補充。
一、鄉村經濟精英成長早期
精英階層的出現是社會分層的結果,精英群體在其生命歷程早期的經歷往往就已經顯現出他成為精英的潛質。通過對鄉村經濟精英個人成長歷程資料的分析后發現,這三位鄉村經濟精英年少時的成長經歷為他們成年后的事業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也是他們能成為社區經濟精英的關鍵因素。
首先,少年時期塑造的個性有助于個人日后的成長。家庭是社會化的第一個場所,個人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形成的性格、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價值追求在他們日后長期發展中影響深遠,對他們選擇成長路徑影響舉足輕重。HJ和LW雖然出生在普通的農民家庭中,但他們的個性明顯和思想保守的普通農民有著差別,這些在少年時期就表現出的特質已經使他們與普通農民不同。
其次,個人的學習能力決定了長期的發展水平,有益于個人知識體系和持續發展能力、競爭力的構建。LW對他所學知識在事業發展和個人經歷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深信不疑:“我雖然讀的是師范學校,但是我一直都很喜歡地理和水土保持,師范專業的學習決定了我的基本知識結構,在課外學習的地理和水土保持知識決定了我最終的事業選擇。”ZB雖然接受的學校教育比較少,但他在青年時期日常勞作實踐中學習到的種植技術為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
二、鄉村經濟精英身份的確立
從鄉村精英生命歷程早期顯示出與眾不同,再到被社區公眾認可為精英往往需要經歷長時間的考驗,擁有更多經濟資源、為社區做出貢獻且在社區成員中產生權威、對社區結構產生影響的鄉村經濟精英高標準尤其難以達到。劉德忠認為之所以能躍升為鄉村經濟精英,是這一群體擁有通過圈子、財富、技能等途徑獲取的其他人所沒有的“社會資本”,并且他們能夠通過財富的積累發展為政治精英,實現社會資本的增值[4],LW用自身的經歷闡釋了社會資本在個人成為鄉村經濟精英道路上發揮的關鍵作用:“我在學校當老師的時候經常和鎮上的、縣上的領導打交道,當時就已經比較熟了。后來在做小流域治理的時候接觸到的人就更多了,很快就得到縣市級領導和這方面專家的支持,旅游山莊能夠順利開張也離不開各方面朋友的支持。”在HJ成為鄉村經濟精英的過程中也能發現身份的轉變不僅需要社會資本,個人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積累也很重要。
布迪厄指出為每位成員社會生活提供支持的是他們擁有的各類資本,包括了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和符號資本,其中,符號資本是其他各類資本具有的象征性質以及資本占有和運行的合法化形式[5]。從對LW、ZB和HJ的經歷中可以看出,他們擁有的多類資本為他們身份角色轉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農村社區這個相對封閉的“場域”里,鄉村經濟精英可觀的經濟資本是他們身份最明顯的象征,他們積攢的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是他們區別于普通村民的優勢,由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共同形成的、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資本是獲得農村社區內村民認可的重要依據。
三、鄉村經濟精英與社區發展
農村社區權力結構的經常性變動為鄉村經濟精英賦予了更多的優勢權力,社區內經濟精英數量的增加使這一群體對社區的影響愈加明顯。既然流出精英都可以對農村社區產生如此大的影響,那么生活在農村社區中的留守經濟精英想必會對農村社區產生更大的作用和影響,HJ是這樣描述與農村社區、農民的關系:“剛開始農民都覺得互聯網是城里人玩的和自己沒有什么關系,還不能接受電子商務,因為他們覺得互聯網是虛的。后來農民看到通過電子商務可以以更高的價格、更快的速度賣出農產品后,大家都開始接觸和信任電子商務了。我的電子商務中心在農村運行成熟后,我們村委會就要我回村里擔任村干部,在這期間我又把網絡運用到村委會日常辦公中,現在全縣就只有我們村實現了‘無紙化辦公。”
從ZB、HJ和LW的經歷中不難看出,鄉村經濟精英在相對封閉的農村社區中不僅扮演著信息傳遞者的角色,他們還承擔著促進農村社區發展的重要責任。在三位的敘述中可以發現,鄉村經濟精英在多個方面對農村社區產生著深遠影響:(1)鄉村經濟精英為農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2)鄉村經濟精英為農村社區引入新觀念,尤其是促進了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社區文化建設;(3)鄉村經濟精英為農民引入新技術和新知識,豐富和提升了農民自身的發展技能;(4)鄉村經濟精英在村委會擔任職務,不僅促進了農村政治民主的實現還提高了村委會的工作能力;(5)鄉村經濟精英的公益行為為農村社區中弱勢群體提供了一定的支持;(6)鄉村經濟精英因自身的發展優勢在村莊之間的競爭中為本村贏得更多發展資源。
四、鄉村經濟精英的個人生活史脈絡
1.ZB的敘述線:個人與鄉村經濟精英。在ZB的故事敘述中,時代背景和他人都被淡化了,他更傾向于講“我”的故事,從出生在普通農民家庭、經歷輟學到成為村里的精英人才,ZB個人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ZB正是因為這些特質才為他積攢了物質財富,幫助他實現了從普通農民到精英身份的轉變,為他在社區里贏得了地位和村民的尊敬與信任。
2.LW的敘述線:資本與鄉村經濟精英。在LW對自己的故事敘述中沒有把個人作為故事的主要角色,而是把給予他支持的“他者”作為關鍵角色,村民的積極響應、政府的扶持以及各方朋友們對他事業的全面幫助都是他事業成功的重要原因。村民、政府、朋友都是LW在鄉村旅游事業創立前積攢的社會資本,這些社會關系網絡及其具有的可延伸性滿足了他在事業發展中技術、資金、人力、土地的需求,并且LW在他的社會關系網絡中所處的中心位置為他帶來的更多潛在社會關系可轉化為他事業長期發展的資本。
3.HJ的敘述線:社會與鄉村經濟精英。在HJ對自己成為鄉村經濟精英過程的敘述中,“幸運”是他提到的關鍵詞語,似乎他成長歷程中的每一次成功都與運氣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但實際上他的好運是來自于他對社會環境和國家政策的預判和自己合理選擇的結果。國家政策給予的支持是他回鄉創業的重要動力來源,電子商務與農產品銷售是市場為他提供的優質選項,社會環境和國家政策為他事業的成功提供了機會,也是他能通過創業這一途徑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支撐。
五、結語
鄉村經濟精英儼然已經登上了農村社區的舞臺,他們在農村社區各項事業的發展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基于生活史的研究分析,我們可以對這一群體做以下總結:鄉村經濟精英是相對于普通農民而存在的,是社會分層在農村社區中的體現;鄉村經濟精英一定有著在農村社區中的生活經歷,他們會對社區中的農民、社區結構、社區事業產生影響;農村社區中鄉村經濟精英這一群體的成員組成是動態變化的而不是靜止的,社區中的任何人都有可能通過積攢資本從普通農民進入到鄉村經濟精英階層。
通過對ZB、HJ和LW三位鄉村經濟精英生活史的考察不難看出,鄉村經濟精英對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明顯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并且已有大量的鄉村經濟精英都已經參與到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等農村事業中。從鄉村經濟精英在農村社區中的功能及功能發揮機制來看,因對農村社區進行改善以發揮鄉村經濟精英的引領與帶動作用、促進農村社區又好又快發展,農村社區中培養具有責任感的新型鄉村經濟精英、培育具有主體意識并能積極參加社區事務的新型公民、推動農村社區基層組織建設、加強對農村社區內權力掌握者的監督等事業是必然要推進的。鄉村經濟精英功能發揮的最大化和在農村社區又好又快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社區內外多方面力量循序漸進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姚俊.蘇南鄉村精英遷居城市的原因及其對原居村莊的影響[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版,2004(1):36-42.
[2]胡楊.中國農村精英研究的問題域及其整合[J].河南社會科學,2006(1):11-15.
[3]Ivor F. Goodson,Studying teacher's lives[M]. London: Routledge,1992:6.
[4]劉德忠.社會資本視角下的農村經濟精英[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23-29.
[5]侯鈞生.西方社會學理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