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大藝術直播平臺紛紛興起,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上百家藝術機構先后加入直播,藝術直播正在滲透人們的生活。此外,也有很多藝術家加入直播行列,希望通過直播“帶貨”。對于這種現象,藝術評論人、策展人趙子龍認為,藝術行業能夠主動擁抱直播是觀念的一大進步。“直播是大眾化、娛樂化的產物,而藝術的主流觀念仍然是精英的、專業的、小眾的。如今為疫情所迫,藝術家開始加入直播,這意味著一直以來的‘雅俗之爭正在淡化,藝術大眾化的趨勢是必然。”
最近,有關填報高考志愿的討論如火如荼,一篇以《15所高校新增書法學專業,畢業生平均月入近8000》為題的新聞報道吸引了不少考生和家長的眼球。針對這篇文章,社會文化時評人熊建勇指出,在大學本科教育已基本由研究型轉向應用型的當下,大量增設“書法學”專業,究竟是真實的社會需求,還是虛假的泡沫化需求?“書法究竟是傳統文化學識的外在表達,還是一種藝術技能的高度純化,是至今尚存爭議的問題。”他認為對于考生及家長來說,重要的是要把愛好書法與以書法為職業區分開來。
近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爆炸,導致該城市的文化遺產遭受重創。目前,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博物館協會、中國國家博物館、盧浮宮在內的全球27家組織簽署承諾,“盡所能為完全恢復貝魯特在爆炸中受損的遺產作出貢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相關機構稱,初步評估發現,貝魯特歷史街區至少有8000棟建筑受到爆炸影響,8座博物館在爆炸中受損。比如位于港口爆炸中心附近的蘇爾索克博物館,其所有彩色玻璃窗都已被震碎。國際博物館協會黎巴嫩分會主席蘇西·哈基米安表示,重建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文化界正在聯合起來,盡最大的努力去挽救這批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