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妍妍 中國嘉德董事總裁
倘若要用一個字來形容,“春”應該是今年中國嘉德春拍最為重要的關鍵字。它既是實體可見的元素——大到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門前的巨幅宣傳海報,小到現場免費提供的礦泉水水瓶上,“春”字無處不在;它也“隱藏”在為期5天的拍賣,那一個又一個“窮追不舍”“激動人心”的細節之中。
或許,正是因為歷經了疫情之下長時間的等待、觀望、猜測,當本季中國嘉德春拍圓滿收官時,這才真切地體會到,原來“春”字的分量,真的沉甸甸。
對于業界而言,本季中國嘉德春拍成績單中的一連串數字是信心的指向,意義非同尋常。那么,作為行業標桿企業的中國嘉德,又是如何詮釋與看待這“非一般”意義的呢?
“重拾信心,調整結構,繼續乘風破浪。”中國嘉德董事總裁胡妍妍的答案很堅定。
胡妍妍:我們對此成績非常滿意。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拍賣,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能夠圓滿達標不僅僅是好運,更多的是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富有堅定的信念、豐富的經驗、敏銳的洞察和默默耕耘的實干。我們最終等到“春天來了”。
胡妍妍:文物藝術品拍賣有三個特點:“見物見人”、節奏感強和嘉年華式場景體驗。而疫情恰好是與之反向的。
首先,“見物見人”不同程度受到影響。拍賣公司與買家、賣家之間,買家與拍品之間產生了距離。其次,文物藝術品拍賣講究節奏感,因此從年初到年末,我們都會把拍賣的時間提前安排好。比如嘉德有一個叫“行事歷”的時間鏈,每天干什么,每月干什么,都會一步步推進、環環相扣。尤其是今年,每天都在變化,我們同時做好兩三個方案來應對。
第三,沒有嘉年華式場景體驗,失去了現場舉牌出價的氣氛,對拍賣是個挑戰。中國嘉德拍賣是一個久經考驗的團隊,所以我們馬上扭轉以往的工作習慣,走出舒適圈,迎接新挑戰。
胡妍妍:藝術品網拍在今年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是時機所致,是倒逼出來的;二是新技術發展到足夠解決我們的需求。任何藝術品市場上交易的作品都可以降落于網拍平臺。比如未來我們還將陸續推出年輕人中“吸粉”無數的時尚生活品類,使網上拍賣更加豐富多彩。
印象中,我們的網拍以2萬元以下的拍品居多。網拍一定是常態化的,使得文物藝術品交易流動性會明顯加快。因此掌握新技術會成為傳統拍賣行需要惡補的課程,我們已經在疫情期間招聘了10位技術高手。以后所有拍賣行都會有一個強大的IT部門,也會是最繁忙的部門。
胡妍妍:其實不論是網拍還是傳統線下拍賣,對于文物藝術品拍賣來說,信譽和品質是立命之本。在互聯互通的時代,傳統拍賣行存在的意義是以誠信的態度和廣博的知識,將良莠不齊的非標準化的藝術品帶入高品質的標準化的市場。這是永恒的挑戰,也是我們始終要解決的問題。受疫情影響,拍賣跟互聯網進行了一次擁抱,但是拍賣也不能完全拋棄傳統的形式。
胡妍妍:盡管沒有出現億元級拍品,但中國嘉德2020春拍誕生了眾多不同凡響的成交價。比如明代董其昌的書畫冊頁,以7475萬元成交,一組五件秘藏半個多世紀的張大千精品成交8211萬元,一組四件傅抱石的經典寫生成交6647萬元,瓷器夜場總成交1 . 5 4 億元,積成堂家具、啟功先生舊藏、牧心齋、古琴、地毯、紫砂、簽名收藏、茅臺酒等專場均百分百成交,佛像、篆刻等也接連誕生高價拍品……非常有趣的是,周春芽的經典名作《春天來了》在這場春拍中以8625萬元拔得頭籌,成為藝術家畫作的新紀錄,有種恰逢其時的意味。今年春拍的過程中社交媒體朋友圈的刷屏,更顯示出市場的同情共振。這些不同凡響的成交價,驅散了今年彌漫于藝術品市場的陰霾,這很重要。
胡妍妍:目前由于旅行限制,我們開始著眼于拍賣的“內循環”。中國嘉德在挖掘本土寶藏方面非常有信心,因為我們已經走過了27年,積攢了深厚的藏家資源。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根植于本土,挖掘國內資源是首要任務。等到2020年春拍過后,我們將對拍賣結果做出總結,進一步明確今后的方向。
對于中國嘉德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的理念之一就是不守舊、有創新。自從建立線上拍賣開始,我們總是在思考文物藝術品拍賣未來的發展。去年我們又組建了創新事業部,為的是進一步尋求突破,發現新鮮的、前瞻性的東西。
總之,重拾信心,調整結構,加強網絡平臺建設,中國嘉德將不負眾望,繼續乘風破浪,迎接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