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花的破蕾是一種姿勢,樹的招展也是一種姿勢;山的矗立是一種姿勢,水的流淌也是一種姿勢;俯身勞作是一種姿勢,仰望天空也是一種姿勢……
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以“有一種姿勢叫____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在橫線上填入適當的詞語,形成完整的題目;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寫作指導
本題要求圍繞“一種姿勢”書寫“自己的體驗與感悟”。所謂“姿勢”,《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身體呈現的樣子”,舉例有“姿勢端正”“立正的姿勢”。需要注意的是,寫“姿勢”,不能僅停留于展示身姿,而應重在發掘“姿勢”背后的人性與心態,即透過外在舉止表現人物的品格、情趣、追求、精神等。
寫好半命題作文的訣竅,在于把握半命題的權利與空間,把半命題變為有利于發揮的命題,這就涉及補題技巧的問題。相關策略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拓展思維,篩選補題對象。一般來講,可按自身、家庭、學校、社會、自然和歷史的思維體系拓展開來。比如,從自身考慮,可寫“有一種姿勢叫站立(直面困難)”“有一種姿勢叫昂首(給生命以向上的姿態)”;從家庭考慮,可寫“有一種姿勢叫遙望(家人盼自己回家)”“有一種姿勢叫牽手(或攙扶)”;從社會考慮,可寫“有一種姿勢叫起舞(以楊麗萍、邰麗華為素材)”“有一種姿勢叫擁抱(以雅安地震為素材)”;從歷史考慮,可寫“有一種姿勢叫投筆從戎”“有一種姿勢叫行走(以玄奘、徐霞客為素材)”;從自然考慮,可寫“有一種姿勢叫崛起(如黃山絕壁松)”“有一種姿勢叫翱翔(如鷹擊長空)”“有一種姿勢叫飛渡(如斑羚飛渡)”。此外,“有一種姿勢叫把酒東籬”“有一種姿勢叫俯身(身居高位而虔敬地面對父老鄉親)”等,都在可寫范疇之內。
二、發揮補題創意,力求新穎脫俗。要使補題有新意,一是要善于將思維的觸角伸向不同的層面;二是要想一想別人會如何補題,自己怎樣從深處或高處補題。比如,絕大多數學生可能會寫“彎腰勞作的姿勢”“爭吵的姿勢”“鞠躬的姿勢”;高一層次的可能會寫“以對峙的姿勢懷念你”“以擁抱的姿勢拒絕”。如果在補全題目時不用兩字詞語,而是采用短語,比如,擬寫成“有一種姿勢叫以退為進”,然后深入闡釋“人生固然需要銳意進取,追求上進,但有些時候還要知退、能退,更要善退,退讓也是前進的一種姿勢”,就能體現出思想的深度,在立意方面會顯得與眾不同,也容易獲得好評。
習作展示
有一種姿勢叫放下
白玉婷
一個裝水的杯子拿在手里,如果保持姿勢一動不動很長時間,那么胳膊肯定會變得麻木,說不定肌肉還會痙攣,免不了要到醫院一趟。人生也是如此,我們把問題埋在心里,幾分鐘或許沒有關系,但如果長時間地想著它不放,就可能侵蝕你的心力。而在我看來,人之所以放不下許多東西,無非是囿于過去。因為曾經榮耀,所以放不下名利;因為曾經屈辱,所以放不下仇恨……殊不知,路在前方,唯有放下過去,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放下過去的榮耀,信心而行,贏得一個無悔的人生。
當即將得到復旦大學生物系學位時,他退學了;當即將獲得哈佛大學遺傳學博士學位時,他回國了;當即將升任搜狐第一副總裁時,他離職了;當6000萬資金即將注入e龍網時,他不干了……這就是愛康網健康科技公司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一位敢于放下曾經的榮耀而忠于夢想的勇者。“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道理。我只是追逐自己的夢想,并沒有遺憾。”當被問及放棄了如此多他人眼中的絕佳良機,是否后悔時,張黎剛淡然一笑如是說。誠然,若他當初選擇了其中任何一條路走下去,今天都可能成為叱咤風云的學術巨匠或商業巨子,但那頭頂無數光環的人生是否真的無悔?當他回首一生,瞥見被壓在榮耀萬重山下奄奄一息的夢想時,虛妄的一生是否會令人遺憾乃至神傷?人生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能理智地看待得失是大智,能決絕地做出取舍更是大勇。“放下”并不意味著放棄,而是為了拾起更多有意義的人生行囊,奔赴夢想的彼岸,闖出無悔人生的一片天!
放下過去的屈辱,奮然前進,贏得一個境界超拔的不凡人生。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被白人統治者關押27年,受盡虐待。但在就任總統的盛大典禮上,他邀請了3名曾殘酷對待過他的獄方人員到場。當他起身誠懇地把他們介紹給所有來賓并向他們致意時,在場的所有人乃至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曼德拉事后向朋友解釋說,自己年輕時脾氣暴躁,正是在獄中學會控制情緒才活了下來。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因此他才能坦然地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實仍在獄中?!贝_實,過去的屈辱如同無形的牢獄,放不下對過去不堪歲月的記憶和對他人的仇恨,便是放不下羈絆自己前行的枷鎖。一個人若是背負太多的痛苦記憶和負面情緒,便會失去繼續前行的勇氣。如果能著眼未來,坦然“放下”,將過去與未來的人生劃清界限,努力為自己的未來增添新景致,便可以以體面的方式贏得世人的景仰,收獲一個嶄新的精彩人生。
是的,有一種姿勢叫放下——放下前塵愁與怨,邁向未來康莊道。
習作評點
這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首段即語出驚人——“人之所以放不下許多東西,無非是囿于過去”,這樣的表述,概括性強且內涵豐富。接下來,文章緊緊圍繞“唯有放下過去,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這一中心論點,分層展開論述,例證典型又不乏感染力——敘張黎剛、曼德拉二例時,不僅述其行,而且引其言;舉例后的剖析與闡發則情理兼備,如“當他回首一生,瞥見被壓在榮耀萬重山下奄奄一息的夢想時,虛妄的一生是否會令人遺憾乃至神傷”等句,既不失文采,讀來又耐人咀嚼,啟人深思。結尾總結全文,圓滿收束。
總體來看,本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行文,層次清晰,觀點鮮明,論據有力,值得學習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