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歆
摘 要:習近平政德思想是其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科學性、時代性、原創性、實踐性四個特征。這一思想是社會主義德政的思想理論基礎,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蘊含著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的黨性原則和理論光芒。
關鍵詞: 習近平;政德;特征
中圖分類號:D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02(2018)04-0007-04
做官先做人,從政先立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的修身立德,明確要求黨員干部做人要有人品,當官要有官德,要在實踐中把做人與做官統一起來,把做人的過程作為完善自我人格、夯實從政基礎的過程,把做官的過程作為提升政德境界、踐行為民宗旨的過程。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討論時強調:“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德思想的重要論述,豐富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體系,進一步完善發展了新時代黨的建設思想。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思想要義、深刻把握鮮明特征、躬身實踐篤行。
一、深邃的科學性
習近平政德思想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德問題的系統思考、對政德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體現在對政德建設的總體思考和頂層設計上,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科學性和指導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體現出完善的內涵。習近平政德思想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個人操守三個維度對黨員干部的大德、公德、私德提出明確要求,內涵豐富貫通,要求清晰具體。習近平總書記著眼精神追求、崗位要求、個人欲求,全方位扎緊織密黨員干部道德約束的籠子,形成了黨員干部道德建設體系,強調只有內外兼修、神形兼備、知行合一,才能筑牢立身之本、從政之基,堅守初心、擔當使命,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
二是體現出鮮明的導向。從近年巡視發現的情況和曝光案例看,理想信念動搖、人民立場模糊、個人私欲膨脹等是造成黨員失德失范、違規犯法的重要原因。可以說,大德缺失、公德弛廢、私德松軟在一些黨員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在一些地區、部門和單位甚至比較突出、比較集中,有的導致了局部政治生態惡化,嚴重影響了改革創新發展,給黨和國家的事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問題導向,直指問題、切中要害,鮮明地提出要大力加強政德建設,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端正黨風政風,引領社會風氣,通過提升黨員干部道德修養敦風化俗、淳化人心。
三是體現出嚴密的邏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政治生態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興衰存亡。習近平總書記從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提出修復受損政治生態、維護良好政治生態,必須抓住“關鍵少數”,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示范作用;而領導干部要有效發揮“頭雁效應”,必須要加強教育引導,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抓住思想源頭,加強源頭治理,自覺強化政德意識,加強政德建設;而落實政德建設要求,關鍵在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貫徹落實。
二、鮮明的時代性
習近平政德思想源于習近平總書記多年從政經歷,基于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經驗,具有鮮活的新時代氣息,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古人云:“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自古以來,清官政治是無數仁人志士的美好愿望,但由于其社會階級屬性,歷朝歷代刷新吏治、褒揚清官,都出于其“牧民”目的,不可避免地有其天然局限性。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根本標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彰顯了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內容,習近平政德思想體現了人民立場這個新時代重要特征,要求黨員干部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自覺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堅持克己奉公、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權力觀,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鮮明人民立場貫穿始終,真正把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和檢驗一切工作的標準,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不斷厚植黨實現長期執政的政治基礎。
二是政治建設的首位意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調講政治是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凈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提出,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新時代重要特征。習近平指出:“對領導干部而言,黨性就是最大的德。現在干部出問題,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黨性薄弱上。”[2]在他看來,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習近平政德思想將領導干部的黨性教育和道德修養融為一體,把領導干部之“德”聚焦為“政德”,促進了政治建設和道德建設有效融合,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的道德意蘊、彰顯了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政治站位。“政治”這一關鍵元素的注入,使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有了方向和靈魂。
三、嚴謹的原創性
考察習近平政德思想的形成是有其源頭活水,經過長期的思考和實踐,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本人對這一思想形成有著原創性貢獻。馬克思說過,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優良作風”[3]。法治、德治自古以來就是治國的兩翼,習近平總書記在創造性地繼承優秀傳統政治文化的基礎上,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加以考量,從政治的高度、全局的視野賦予了傳統吏治思想、官德思想以新的內涵。
一是體現辯證思維。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唯物辯證法這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方法,并將其運用到政德問題的思考,深刻揭示了德政與政德的辯證關系。習近平政德思想要求,黨員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要立場堅定,自覺擔當領導責任和示范責任,帶動引領形成、促進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社會風尚,推動黨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同時,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當社會風氣、政治生態出現問題時,要敏銳把握傾向,積極正本清源,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及時糾正錯誤思想、厘清模糊意識,重塑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一言以蔽之,政德和德政互相影響制約,相輔相成相生。
二是體現法治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強化法治思維,要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準繩,善于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紀律是成文的政德,政德是內心的紀律,習近平政德思想將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有機統一,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既注重規范懲戒,更引導向善向上,充分發揮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領作用,保持黨員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同時,促進法律和道德的力量緊密結合、自律和他律緊密結合,實現以德用權、依法用權。
三是體現底線思維。底線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維方式,強調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防患于未然,才能贏得工作的主動權。這一思維方式在政德思想中得到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能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就能守住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政治責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守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4]黨員干部必須常存敬畏之心,敬畏人生、敬畏權力、敬畏法紀、敬畏人民,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穩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經受住考驗,從而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四、突出的實踐性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鮮明特征和品格,在習近平政德思想中得到突出體現。身處新時代,黨員干部不僅要講政德、更要立政德,行政德,不僅要筑牢思想之堤,更要躬身實踐、切實履行。習近平政德思想在全面闡釋科學內涵的基礎上,明確了加強政德建設、落實政德要求的基本方法和路徑,體現了對廣大黨員干部的循循善誘、嚴管厚愛。
一要慎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5]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政德建設要多積尺寸之功,牢記“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的古訓,嚴防誘惑之“微”,嚴防蛻變之“漸”。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從一點一滴中自覺完善自己,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
二要慎欲。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禍流于滔天。黨員干部要從修身、正心著眼, 培養和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
三要慎獨。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權力,做人行事應該“事無不可對人言”,光明磊落,心胸坦蕩,不僅要主動接受組織、制度的監督,而且要不斷加強自律。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做老實人,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四要慎初。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生貴善始。一個人的行為是要靠道德的內在價值觀引導的,一旦價值觀錯了,人的行為也必然錯誤,從某種意義上講,“第一次”既是“缺口”,也是“關口”,第一道“防線”被突破了,往往會全面失守、徹底淪陷。事實證明,黨員領導干部違法違紀無一不是從“第一次”開始,與黨的原則宗旨、紀律要求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將關口前移,把政德置于干部教育監督管理的第一線,就是要求黨員干部扣好為人從政第一粒扣子、走好征程第一步。
五要慎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先后出臺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一系列黨內法規,提升對政德監督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主動擔當,崇善尚德,敦風化俗,以黨風促政風帶民風,以制度建設推動政德建設落地見效。
《禮記》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禮記·大學》)宋代思想家朱熹也說過:“圣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做人而已。”(《朱子語類·學七·力行》)習近平政德思想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在心中始終有條政治上的高壓線、道德上的恥辱線、法紀上的警戒線,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自覺將政德建設的要求落小落細落實落準,以良好的政德帶動形成積極健康的政治文化,塑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主動擔當作為、干事創業,以奮斗的姿態、過硬的政績向黨和人民獻上新時代的答卷。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趙樂際分別參加全國人大會議一些代表團審議[N].人民日報,2018-03-11(1).
[2]習近平. 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求是,2016(9).
[3]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2016:98.
[4]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 139.
[5]習近平. 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M]//之江新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8.
The Distinct Charateristics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f Political Morality
WANG Xin
Abstract:Xi Jinping's thought of political morality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his theory of governance. It has four charateristics: scientific, contemporary, original and practical. This thought is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socialist benevolent politics. It has abundant details deriv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tains party principles and theoretical features of Xi Jinping as a Marxist.
Key words: Xi Jinping; political morality; characteristics
責任編輯:尚?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