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干玲玲
古人云,“詩緣情”。葉嘉瑩先生說:“只要你的感情真摯,有一種真摯的感動,就可以寫出好詩來。”寫詩是捕捉生活中的剎那火花,是記錄真正打動自己內心的事與情。寫詩還要借助一定的意象,“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柳者思留,落花感時,飛鳥盼歸……自然界的萬物因我們深情的凝視而與我們融為一體,這些物象是我們情感寄托所在。有了這些物象,我們的情感才可觸。寫詩還要有一定的節奏,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如《鄉愁》通過回環往復的句式,體現了詩人愁腸百結的情感;《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通過轉行,給人以輕快活潑的新奇感受。現代詩歌的形式比較自由,可以不押韻,但適當的押韻能夠讓詩句更有韻味。詩歌的語言要簡練,以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我看一棵秀頎的樹
悄悄聆聽三年的嬉語
我看葉片飄落又生長
也許愁思在產生消失
借助校園里蔥蘢的大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意象的描述缺少畫面感,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我看魚兒在水中暢游
慢慢潛入深邃的潭底
我看柳絮慢慢地飄舞
不小心迷住了校中學生
由池中魚到池邊柳,過渡自然,“柳絮”這一意象表達了小作者內心對母校的留戀,但“校中學生”與整首詩的語言風格不一致,缺乏詩意。
哦,三年來真摯的友情
又何嘗不是珍貴的回憶
三年前我們懷著膽怯
小心翼翼地尋找朋友
如今友誼已扎根我們心中
隨著交談與嬉戲蓬勃生長
語言不精練,沒有節奏感,不能形成朗朗上口的閱讀感。
去吧,去吧,我三年的朋友
叫風帶著你翱翔
叫水帶著你暢游
三年時光飛逝
如今已到拼搏時
祝你鵬程萬里,前程似錦
“風”“水”與前文內容沒有關聯。“鵬程萬里”“前程似錦”的祝福雖然真摯,但沒有和前句形成押韻,詩歌的結尾未能留有朗讀的韻味。
進入九年級的學習,許多同學都對母校產生了更濃厚的情感。校園的一草一木,都成了易引發同學們感動的“火花”。小作者從窗前的大樹,到樓下的池塘,借由這些熟悉的意象表達自己的情感,借物抒情,值得肯定。但是詩歌內容前后沒有內在聯系,意象的描繪缺乏畫面感,語言表達也略顯稚嫩,不夠精練,表現形式上也沒有詩歌的節奏美。
用生動的語言從動靜、虛實等多角度描繪畫面。調整部分詩句,用詩意的、有象征性的、凝練的語言來表述。詩歌可隔句押韻,但每一節的最后一句應押韻,以此增添詩歌的韻味。
我看一棵秀頎的樹
悄悄聆聽三年的嬉語
我看它偉岸又搖曳
也許秋風吹落了幾回相遇
描寫出了靜時樹木的高大,動時枝葉的飄拂,畫面感很強。“一語雙關”,寫落葉凋零的那縷惆悵,讓人感到“我”一直都在默默注視著這一切。
我看魚兒擺動著魚尾
慢慢潛入澄澈的潭底
我看水草參差不齊
不小心映出懵懂的我和你
哦,三年來真摯的友情
我枉然在心中思念又思念
三年前我們懷著膽怯
小心翼翼地尋找朋友
如今情誼已扎根我們心中
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綿柔
“真摯的友情”本就是珍貴的回憶,“枉然”思念更顯對母校的情深。同時,隔句押韻,“友”和“柔”使詩句讀起來朗朗上口。
去吧,去吧,我三年的朋友
叫參天之樹看著你遨游
像恩師的叮嚀,朋友的祝福,親人的陪伴
三年時光飛逝
如今已到拼搏時
祝你鵬程翅展,前程明燦!
結尾呼應前文,直抒胸臆,感恩母校,祝福朋友,真摯感人。
小詩主要描寫了樹木和池塘兩個意象,從高到低,動靜結合,每一個景物都烙上了“我”的印記。“語”“遇”“底”“你”……每一小節都有押韻的句子,讓詩歌讀起來有節奏感,有了詩的韻味。同時,錘煉語言,原文中的“校中學生”用語稚嫩,升格文中的“我和你”更簡潔,同時更有象征意義。
好朋友的生日快要到了,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試著寫一首詩,把你的祝福和希望送給他。
提示:如果你給好朋友送生日卡片,一般都會寫些什么?把你最想說的話用凝練的語言分行寫下來。感情要真摯,適當借助某個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