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CTD 環渤海動力煤現貨參考價”發布的日度價格運行情況看(見附圖1),近期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逐漸趨穩。

分析認為,在近期北方港口調入量持續保持高位、庫存逐漸回升的背景下,消費企業在煤價高位接盤的意愿下降,促使環渤海地區現貨煤價的上漲預期降溫,價格也逐漸趨穩。
第一,北方港口動力煤調進、調出、庫存變化情況對煤價的影響趨于中性。整體上看,近期北方主要動力煤發運港口的動力煤調入、調出及庫存變化情況,對沿海地區動力煤市場的影響逐漸趨于中性,導致近期北方港口現貨煤價上漲動力不足。具體運行情況如下:
首先,主要港口的動力煤調入量增至歷史峰值。進入6 月份之后,在需求增加、煤價上漲的刺激下,北方主要發運港口的煤炭調入量迅速增加,并且持續保持在近年來的高位水平。據統計(見附圖2),6 月1 日-18 日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下同)的日均調入量達到204.4 萬t,同比增加27.7 萬t、增長15.7%,比2020年1-5 月份日均水平增加59.7 萬t、增長41.3%,北方四港近20 天內平均日均調入量超過204 萬t,已經達到歷史峰值水平,也表明內貿動力煤供應的保障能力較強,降低了市場對夏季高峰期間現貨煤價的上漲預期。

其次,主要港口的動力煤庫存出現回升。由于近期北方港口的動力煤供調入量大于調出量,已經促使北方四港的煤炭庫存呈現回升態勢(見附圖3),6 月18 日,北方四港的動力煤庫存達到1936.4 萬t,比此前5 月31 日的低點增加了188.5萬t,盡管庫存水平偏低局面延續,但是對動力煤價格上漲的支持作用逐漸減弱。

再次,北方四港錨地船舶數量保持較高水平。從北方四港錨地待裝煤炭船舶數量情況看(見附圖4),進入6 月份之后,盡管比5 月下旬日均160 艘以上得水平有所減少,但6 月1 日-18 日仍然保持在日均近125 艘的年內較好水平,不僅比2020 年2-5月份日均水平增加了42 艘,也明顯高于2019 年同期93艘的日均水平,表明下游企業的需求仍然保持較好狀態,給近期北方港口的動力煤需求和價格帶來支撐。

第二,消費企業的采購熱情及采購節奏保持平穩。從近期中國沿海煤炭運價綜合指數穩中趨降的走勢看(見附圖5),在6月上旬北方港口現貨煤價再度進入上漲通道之后,下游消費或貿易企業對于北方港口內貿動力煤的需求不為所動,采購熱情和采購節奏保持淡定,相對穩定的需求也削弱了現貨煤價的上漲動力。

第三,市場看漲情緒逐漸降溫。6 月初北方港口現貨煤價及價格指數再度上漲之后,消費企業的詢盤和采購價格始終未能在相關價格指數基礎上有所突破,部分消費企業的采購定價甚至一直保持“指數-”模式;與此同時,本輪北方港口現貨煤價的漲幅,也未能實現向下游接卸和中轉港口傳導,“二港”現貨動力煤價格的漲幅明顯偏低。由于價格上漲未能得到下游消費企業和貿易企業的響應,市場看漲情緒逐漸降溫,甚至有個別銷售企業已經接受了“指數-”的定價模式。
第四,主要產地煤炭出礦價格保持上漲。近期主要產地煤炭出礦價格保持上漲態勢,對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帶來一定支撐。例如,鄂爾多斯地區煤管票繼續實行嚴格管控措施,個別煤炭礦因銷售票不足停產檢修,多數在產煤礦也因為剩余銷售票不多逐漸減產、停產,使得當地煤炭資源的偏緊態勢難以緩解;榆林地區的煤炭生產,受前期陜西省煤礦事故、安全月檢查頻繁和環保檢查的影響,產量釋放受阻,資源供應趨緊,煤炭出礦價格也保持小幅上漲態勢。
隨著利好和不利因素交織在一起,且勢均力敵,煤炭市場觀望氣氛加重,港口市場煤價格穩定。預計短時間內,煤價難以突破570元/t關口,處于相對穩定狀態。隨著環渤海港口庫存和電廠庫存繼續增加,下游采購節奏或逐漸放緩,難以支撐現貨價格繼續大幅上漲,5500kcal/kg 市場動力煤價格保持在570元/t左右開始趨穩。市場利多因素依然多于利空,“迎峰度夏”到來之際,一旦出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沿海電廠日耗仍有繼續小幅增加的可能。后續市場走勢,需要關注產地生產動態、進口額度能否有新的增量,以及疫情防控情況,電廠耗煤變化等。
6月初,沿海電廠日耗先抑后揚,電廠庫存略有增加;市場情緒持續看漲,貨主報價上漲,漲幅不斷擴大。前周,市場熱度有所降溫,報價依然很高,終端電廠偏向于采購長協,市場煤采購較少;煤價漲幅將有所收窄。
上游方面,受安全生產檢查及嚴控煤管票影響,短時間陜蒙地區產量難有增長,坑口煤價連續上調。煤產地生產和發運增量有限,而環渤海地區天氣以晴好為主,發運量保持高位;促使港口庫存回升緩慢,港口低硫資源繼續保持緊缺狀態,港口價格小幅上漲在意料之中。
在進口煤額度限制下,5月份煤炭進口量環比、同比均出現減少,實際進口煤炭2205 萬t。6 月份,預計我國進口煤數量在2000~2500 萬t 之間。目前,國內大多數海關通關受限,剩余額度多集中終端電廠;南方部分終端電廠剩余額度僅可支撐至7月份,另有部分電廠已停止使用澳洲煤。進口煤通關難度及不確定性較強,造成有部分外貿需求轉向內貿煤炭;現在及未來一段時間,沿海用煤終端北上采購需求增加,將對港口煤價產生支撐。隨著原澳洲煤用戶積極尋找替代煤種,國內煤炭供應鏈體系的重建,發運戶與下游建立新的供貨關系,神華、同煤等優質煤炭生產和發運量將出現增加,下游盲目購買采購有所減少,市場將逐漸轉穩。
發運方面,大秦線和朔黃線繼續維持高位,港口供給能力穩定。目前,下游還是以拉運長協為主,市場煤供需雙低。盡管環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繼續維持高位,到港拉煤船舶中位水平,但市場煤的采購和詢貨情況不多。下游方面,水電發力不足,火電廠日耗穩中有升,沿海六大電廠日耗煤數量由月初的57 萬t 增至目前的66 萬t,而電廠庫存也出現小幅反彈,由1474萬t增加至1550萬t。隨著迎峰度夏的到來,社會用電量繼續增加,需求繼續看好;而后續電廠日耗能否繼續回升,還需要“靠天吃飯”。如果持續出現炎熱少雨天氣,電廠日耗還會增加,必然刺激煤炭采購和拉運繼續增加。
隨著電廠庫存的增加,后續拉運補庫的積極性會減弱,采購節奏會放慢,市場煤價格的上漲速度減緩。下游煤炭需求依然延續,市場煤價格將保持小幅上漲態勢,煤價即將走出綠色區間,電廠對高煤價采購和拉運積極性將減弱,煤價漲幅將收窄。若沿海電廠日耗持續回升,下游仍有補庫需求,沿海煤炭運輸依然保持繁忙。
6 月上旬,港口動力煤市場整體以上漲為主,5500kcal/kg 市場動力煤價格累計上漲了22 元/t。目前,晉北地區產銷平衡,大礦鐵路發運積極,整體庫存較低。內蒙古嚴控煤管票,疊加6 月份是安全生產月,陜西燎原煤業的事故將影響陜北地區煤炭生產和外運,促使坑口市場看漲預期強烈,產地煤價繼續上調。
大秦線、朔黃線發運接近滿負荷,但唐呼線發運還有上升空間。黃驊港船貨銜接順暢,港口發運保持高位;大秦線開足馬力,秦皇島港和京唐港庫存回升,優質煤到港量有所增加。呼鐵局批車增加,達到近期高位,但曹妃甸港月初存煤就很低,加之場地大、能力強,整體場存回升緩慢,優質低硫煤依然緊缺。目前,進口煤政策收緊,使得許多對進口煤依賴度較高的下游用戶對國內市場采購量增加。尤其低硫優質煤炭詢貨和下水增多,支撐北方港口動力煤價格快速上漲。
盡管秦皇島港、黃驊港到港拉煤船舶依然保持高位,煤炭供需雙高,周轉加快,但發運煤種主要以長協煤為主,市場煤中轉量不多,新增市場煤需求有限。目前,市場煤實際交易價格已漲至綠色區間上沿,在570 元/t 的關口附近徘徊。隨著利好和不利因素交織在一起,且勢均力敵,市場煤價格逐漸趨向穩定。下游大部分電廠庫存不低,對高價煤接受程度下降,并對市場保持觀望,而部分存煤較少,水泥用煤的用戶能勉強接受高價煤。
目前,對煤市利好,以及支撐煤價上漲的因素有以下幾點:受疫情防控影響,部分外省拉煤車運輸受到影響,同時進口煤限制趨嚴,國內市場采購量有所增加,支撐坑口價格;山西省多家煤礦因存在重大隱患被停產,內蒙古地區繼續嚴格限制煤管票,陜北地區環保和安全檢查頻繁,陜蒙地區供給收縮,推動當地煤價和外購煤價格繼續小幅上漲;“迎峰度夏”來臨,南方部分地區氣溫再次回升,民用電負荷提高,電廠耗煤量增加;受泄洪影響,水電出力不足,未來一段時間,沿海六大電廠日耗有望繼續保持在65萬t以上水平。
不利因素依然存在:盡管從前周末開始,沿海地區氣溫升高,民用電負荷增加,但沿海六大電廠庫存不降反升。截至目前,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存煤較6 月初增加了100 萬t,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升至23d。高庫存的情況下,沿海六大電廠補庫需求較6 月初減弱,促使詢貨客戶減少,港口煤價保持平穩,對市場煤拉運的積極性不高,采購節奏放緩。此外,水泥、化工行業勢頭較好,但需求無明顯提升。雖然產地煤炭銷售較多,主產地煤價維持穩中小漲,但港口煤炭成交量較小,裝船需求不高,海運費小幅下降。產地、港口煤市再現“冰火兩重天”。
當前正值用煤旺季,坑口漲價勢頭強勁。但隨著上游發運的增加,環渤海港口和下游電廠庫存逐漸恢復,沿海電廠存煤可用天數保持在20d以上,除部分中小戶以外,大部分電廠對高煤價接受度不高。目前,在環渤海港口,用戶拉運仍主要以長協煤為主,對市場煤零星采購。受部分地區疫情升級影響,國內經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預計能源需求增長有所放緩,電廠日耗繼續大幅增加的希望可能會落空。港口市場相對穩定,煤炭價格變化不大。
進口煤異地報關及配額的限制作用顯現,部分煤炭采購計劃轉移至國內市場,促使沿海煤炭運輸緊張繁忙,各港煤炭發運量保持中高位水平。近期,主產地煤價維持穩中小漲;礦難加重陜北地區安監形勢,產地市場保持上漲。內蒙古地區部分礦供應偏緊,煤管票管控依然嚴格,個別礦出現當月煤管票用完、停產等下月發票的情況。而此時,終端電廠及港口庫存水平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處于低位,用煤旺季到來;短期內,仍有少量拉運和接卸需求,沿海煤炭運輸依然繁忙,煤價仍有支撐。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入、調出量均在高位,庫存漲幅有限;由于下游采購積極性不弱,下錨船數量不少,疊加港口低庫存,支撐了港口煤價繼續保持堅挺。近期進口煤通關仍在嚴控,多數客戶轉向采購內貿煤。嚴控進口與夏季到來之前下游補庫時節相疊加,促使國內煤炭需求不弱。
上游安監工作保持高壓態勢,產地連續漲價支撐下水煤到港成本。盡管大秦線、朔黃線發運量保持高位,但秦皇島港、黃驊港日裝船量也在高位,促使港口庫存難以快速累積,秦皇島港、黃驊港、國投曹妃甸港存煤分別只有482、165、349萬t的低位水平,支撐港口煤價暫時不會下跌。但煤價上漲的機會也不大,在煤價高位以及電廠庫存不低的情況下,下游采購積極性降低,大都在主拉長協煤炭,對市場觀望情緒增強;部分貿易商出貨積極性也有所提升,按指數走平及下浮報價增多。本周,上下游客戶交易有所僵持,疊加市場新增需求較少,煤價相對穩定。
后期走勢需要觀望上游陜西煤礦事故對當地產量和外運的影響,以及內蒙古煤礦余票情況。此外,還要關注下游電廠日耗變化和進口煤管控情況。據分析,如果電廠日耗繼續增加,疊加進口煤限制嚴格的話,6月底港口煤價仍有上漲可能。
(慧 民)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6 月上旬全國煤炭價格穩中有漲。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
無煙煤(洗中塊,揮發分≤8%)價格940 元/t,與上期持平。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與塊煤的混合煤,熱值4500kcal/kg)價格433.8 元/t,較上期上漲9.5 元/t,漲幅2.2%。
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kcal/kg)價格為482.5元/t,較上期上漲10.4元/t,漲幅2.2%。
山西優混(優質的混煤,熱值5500kcal/kg)價格為530.6元/t,較上期上漲0.6元/t,漲幅0.1%。
大同混煤(大同產混煤,熱值5800kcal/kg)價格為559.4元/t,較上期上漲7.3元/t,漲幅1.3%。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價格為1270元/t,與上期持平。
上述數據顯示,6月上旬全國無煙煤、焦煤價格繼維穩,動力煤價格持續上漲。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5月份,全國原煤產量31884萬t,同比下降0.1%,增速由增轉降;環比下降1%。5月份,原煤日均產量1029萬t,比4月份減少45萬t。
2020年1-5月份,全國累計原煤產量147130萬t,同比增長0.9%,增速較前4個月收窄0.4個百分點。
2020 年5 月份,單月原煤產量1000 萬t 以上的省份有5個,合計生產原煤25693.1萬t,占全國產量的80.58%。分別為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貴州,產量分別為8533.4 萬t、8389.1 萬t、5665.7 萬t、2008.8萬t、1096.1萬t。
其中,內蒙古5 月份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62%,山西省同比下降0.72%,陜西省同比增長21.2%,新疆同比增長18.7%,貴州省同比增長4.6%。
從環比來看,新疆原煤產量較5月份減少238.1萬t、下降10.6%;內蒙古原煤產量較5 月份減少138.5 萬t、下降1.62%;山西省原煤產量較5 月份減少62萬t、下降0.72%;陜西省原煤產量較5月份增加65.1 萬t、增長1.16%;貴州省原煤產量較5 月份增加71.4萬t、增長6.97%。
進入5月份,主產地煤礦復產情況不及預期,雖然“兩會”已經結束,但各地安全生產檢查持續進行,內蒙古“倒查20年煤炭腐敗問題”深入開展,疊加煤管票的制約,致使主產地原煤產量出現縮減。
上述5 個煤炭主產地5 月份合計原煤產量較5月份減少302.1萬t,占比收窄0.12個百分點。
5 月份,全國11 個省份原煤產量同比增長,增幅最大的是湖北省,原煤產量3.4 萬t,同比增長42.2%;其次是青海省,原煤產量105.1 萬t,同比增長22.1%。增幅最小的是河南省,原煤產量889萬t,同比增長1.6%;其次是安徽省,原煤產量為958.6萬t,同比增長2.4%。
同比降幅最大的為廣西,原煤產量為20.5萬t,同比下降36.7%;其次為江西省,原煤產量為24.5萬t,同比下降29.6%。降幅最小的為山西??;其次為重慶市,原煤產量為107.6萬t,同比下降0.6%。
環比方面,10?。▍^)原煤產量環比增長。增幅最大的為湖北省,環比增加1.6萬t、增長88.89%;其次為廣西,環比增加4.8 萬t、增長30.57%。環比增幅最小的為安徽省,環比增加3.6 萬t、增長0.38%;其次為陜西省。
環比降幅最大的為黑龍江省,原煤產量為376.7萬t,環比減少86.4萬t、下降18.66%;其次為福建省,原 煤 產 量 為58.8 萬t,環 比 減 少8.1 萬t、下 降12.11%。環比降幅最小的為江蘇省,原煤產量為92.8萬t,環比減少0.4萬t、下降0.43%;其次為河南省,環比減少6.4萬t、下降0.71%。
從累計數據來看,2020 年1-5 月份,原煤產量最大的依次為山西省、內蒙古、陜西省。其中,山西省累計原煤產量39478.8 萬t,占全國累計產量的26.83%,同比增長1.6%;內蒙古累計原煤產量39062.3 萬t,占全國累計產量的26.55%,同比下降8.6%;陜西累計原煤產量24895.5 萬t,占全國累計產量的16.92%,同比增長22.3%。3 省(區)1-5 月份共生產原煤103436.6 萬t,占全國原煤產量的70.3%。
2020年以來,山西省原煤產量再度成為全國各省份中的第1 名,而連續數年問鼎全國的內蒙古降至全國第2名。
數據顯示,截至2019 年12 月31 日,山西省共有生產煤礦643處,合計產能99475萬t/a,且產能在120 萬t/a 及以上的生產煤礦有309 處,合計產能74380萬t/a,占總產能的74.77%。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內蒙古共有生產煤礦383 處,合計產能89700 萬t/a。產能在120 萬t/a 及以上的生產煤礦有198 處,合計產能78190 萬t/a,占總產能的87.17%。
在新冠疫情中,山西省煤礦復工復產進程要好于內蒙古,致使產量相對增加較快。展望整個2020年,內蒙古的煤炭產量預計仍將會超過10億t,繼續在全國排第1名。山西省的煤炭產量預計仍將接近10億t,繼續在全國排第2名。
2020 年1-5 月份,累計原煤產量超過5000 萬t的共有4 個省(區),分別是山西省、內蒙古、陜西省和新疆,累計產量達113969 萬t,約占全國總產量的77.46%。
從同比來看,有8?。▍^)1-5月份原煤累計產量同比增長,增幅最大的是陜西省,其次是新疆。增幅最小的是重慶市,1-5月份累計生產原煤484.5萬t,同比增長0.2%;其次是山西省。
同比降幅最大的是廣西,1-5 月份累計生產原煤101.7 萬t,同比下降38.4%;其次是江西省,1-5月份累計生產原煤111.9 萬t,同比下降36.3%。降幅最小的是河南省,1-5 月份累計生產原煤4286.7萬t,同比下降0.5%;其次是安徽省,1-5月份累計生產原煤4465.7萬t,同比下降2.7%。
此外,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區無原煤產量。
各盟市上報的煤炭價格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6月中旬,內蒙古動力煤坑口價格小幅上漲。
6月15日,內蒙古主產地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24.01 元/t,與2020 年6 月5 日相比(以下簡稱“環比”)略漲0.68%。其中,東部地區褐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14.48元/t,環比略降0.03%;鄂爾多斯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35元/t,環比上漲2.92%,漲幅回落16.24 個百分點。與2019 年6 月15 日相比(以下簡稱“同比”),內蒙古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同比上漲4.70%。其中,東部地區褐煤平均坑口價格同比上漲18.07%;鄂爾多斯動力煤平均坑口價格同比下降9.62%。
山西省統計局消息,2020年5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原煤產量8533.4萬t,同比下降0.6%;環比減少62萬t、下降0.72%。
2020年1-5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累計原煤產量39478.8 萬t,同比增長1.6%,增速較前4 個月收窄0.6個百分點。
5 月份煤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1-4 月份,山西省煤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3%。
2020年5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焦炭產量910.3萬t,同比增長6.2%;環比增加23.7萬t、增長2.67%。
2020年1-5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累計焦炭產量4098.9萬t,同比增長1.3%。
5月份,山西省煉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1-5月份,山西省煉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
2020 年5 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煤層氣產量5.9億m3,同比增長19.4%;1-5 月份,山西省累計規模以上煤層氣產量28.1億m3,同比增長8.4%。
2020年5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生鐵產量543.4萬t,同比增長9.1%;1-5 月份,山西省累計規模以上生鐵產量2386.9萬t,同比增長7.0%。
2020 年5 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粗鋼產量580萬t,同比增長8.7%;1-5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累計粗鋼產量2545.1萬t,同比增長7.4%。
2020年5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鋼材產量532.1萬t,同比增長8.8%;1-5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累計粗鋼產量2325.1萬t,同比增長6%。
6 月16 日-22 日,秦皇島、唐山各港合計調進量、調出量雙雙上漲,調進量持續高于調出量,秦皇島、唐山港口存煤總量繼續向上累積。
秦皇島港方面,產地在安全生產月、涉煤反腐倒查20 年等各類政策高壓背景下,煤炭供給下滑,坑口價格持續上漲,對港口煤價形成支撐,刺激上游企業發運積極性。山西省1-5 月份原煤產量超過內蒙古,再次成為產煤第一大省,近日大秦線運量不斷創出新高,日運量穩定運行在135萬t以上,帶動秦皇島港煤炭調入量持續增加,本周日均調進58.1 萬t,環比上漲1.4萬t;調出方面,迎峰度夏即將開啟,電廠日耗穩步回升,疊加工業企業用煤需求強勁,港口調出保持高位,日均調出55.1 萬t,環比上漲7.1 萬t;調進量高于調出量,秦皇島港庫存繼續攀升。截至6 月22 日,秦皇島港庫存488 萬t,錨地船31艘。
周邊港方面,曹妃甸港區日均調進55.3萬t,環比持平;日均調出50.6 萬t,環比上漲2.4 萬t;調進量好于調出量,庫存保持上行。截至6月22日,曹妃甸港區存煤811.6萬t;京唐港區存煤501.8萬t。
下游方面,全國氣溫普遍回升,夏季用煤高峰逐漸來臨,電廠日耗穩步回升,補庫需求持續,疊加下游各類工業企業開工率較高,用煤需求強勁。而近期進口煤通關難度較大,且進口額度受限,外煤補充減弱,終端采購需求轉向內貿煤,需求呈現偏強走勢。雖然港口調入持續上漲,但調出量也呈現較強走勢,港口累庫進度緩慢,短期內,煤炭市場將呈現供不應求局面,煤價仍有上行支撐。
(張治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