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李 闖 趙 煒

220千伏閻口輸變電工程投運,為電網度夏再添新動力。
310萬千瓦、320萬千瓦、339.9萬千瓦……8月10日21時30分,平頂山電網用電負荷創下今年新高,達339.9萬千瓦,8月11日,全天供電量達到6744萬千瓦時,刷新了歷史紀錄。與用電負荷快速攀升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平頂山市民滿滿的電力獲得感。“盡管天熱,但停電少”是平頂山市民的普遍評價。
穩定可靠的供電,得益于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近年來電網建設攻堅行動的全面展開,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2.06億元的投資、7項輸變電工程的完工、34萬千伏安的新增容量、57.32千米的新增供電線路,為這個夏季打足了提前量。34項在建工程正全力推進,強勁的電力“引擎”正助推平頂山經濟快速發展。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用電負荷連創新高的背后,是平頂山電網發展的相對滯后和市區多年變電站無法落地的被動局面。根據負荷預測,今年平頂山電網度夏最大負荷需求約415萬千瓦,北部電網無備用容量,南部電網缺口近35萬千瓦,電網度夏形勢依然嚴峻,加快推進電網發展勢在必行。
時間回到一年前。2019年7月26日,在全市電網發展專題協調會上,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發出支持電網發展的最強音: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電一切發展都無從談起,老百姓的獲得感更無從談起,各級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電力發展,不找借口,服從大局、服務大局,為電網發展創造良好條件。隨后,平頂山市委、市政府不定期組織召開現場協調會,主管副市長多次到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調研,全力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各種難題。 從市委、市政府傳來的系列信息,無一不彰顯出市委、市政府與電網企業攜手破解電網發展難題的決心。
正是得益于政企之間緊密的協作機制和暢通的溝通渠道,才讓電網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該公司總投資3.33億元的500千伏墨公輸變電工程加緊推進,2021年年初投運后將大大優化全市電網結構,從根本上解決平頂山南部電網供電緊張局面。市區迎賓、馬莊等4個110千伏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市區電網薄弱的現狀正加快改善。220千伏閻口、110千伏昆北等7個項目順利投運,4個批次、159個單項配網工程完工103項。該公司還在國內率先嘗試開展塌陷區建設變電站前期論證工作,為變電站市區落地提供可靠保障。從理解支持到全面主導,從配合協調到負責落實,平頂山市從頂層設計建立了一套電力建設體制。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新能源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尤其在負荷高峰期間,風電光伏的穩發滿發,有力緩解了主網供電壓力!”8月16日,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調控中心負責人李慶盈說。
平頂山作為一座緣煤而建,也因煤而憂的城市,近年來在轉型發展上下足功夫。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結合行業優勢,不斷優化新能源并網環境,有力推動了平頂山市新能源健康持續發展。截至上半年,平頂山新能源裝機容量達157.1萬千瓦,位居全省第三。
能否在良好基礎上繼續深挖潛力,成為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的努力方向。該公司在度夏前組織專業人員深入新能源發電企業進行走訪,了解發供電狀況,為客戶進行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幫助企業提升運行管理水平和設備維護能力,確保設備在負荷高峰時段穩發滿發,分擔主網供電壓力。
“正是供電公司給我們吃了顆定心丸,我們才能更加有信心做好做大風力發電項目。在今年負荷高峰期間,風電場一期項目每天平均發電量近10萬千瓦時,最高達28萬千瓦時,有力地增強了度夏期間對電網負荷出力。”平頂山逐風風電場負責人李盟克告訴筆者。
仲夏時節,位于葉縣鄧李鄉北碾張村西北側的500千伏墨公變電工程建設正酣,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在各建設點位忙碌,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8月5日,筆者看到,偌大的施工場地內,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10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主控通信室、主變壓器基礎等5個施工點有序作業,他們有的在澆筑主變壓器混凝土基礎、有的開挖繼電器室電纜溝、有的綁扎HGIS基礎鋼筋……車輛往來穿梭,降塵機吐出蒙蒙水霧,“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旗幟迎風飄揚。
“500千伏墨公變電工程建設勢在必行。”該公司建設部主任刁飛介紹,目前,全市有500千伏變電站4座,其中,姚聯變運行近40年,設備老化亟須退役,500千伏墨公輸變電工程預計12月底竣工,屆時平頂山電網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從根本上解決負荷高峰期間中南部供電緊張問題,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幅幅電網規劃藍圖付諸現實,一個個電網建設項目惠民利民,而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電網建設腳步從未停下。據整體規劃,2021年至2025年,平頂山電網基建投資63.65億元,計劃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38座,新增變電容量686.8萬千伏安,新建改造線路1143千米,平頂山市將在堅強穩定的電力護航下,為助力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