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俞靈琦
云計算的應用可以降低信息技術創新的難度和門檻,宛如“催化劑”一般激發著創新創業的活力。

|尤永康 ZStack 聯合創始人& COO
真的無法細數信息科技的腳步,白駒過隙之間,已改變了世界的顏色。
然而在信息技術發展大步向前之際,信息安全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目前信息安全已經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信息技術創新對于支撐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提升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云計算的應用可以降低信息技術創新的難度和門檻,宛如“催化劑”一般激發著創新創業的活力。
作為一家堅持自主創新、專注產品化的云計算公司,上海云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ZStack”)致力于推動我國云計算產業創新,倡導“讓每一家企業都擁有自己的云”,立足自主創新,積極支持國產適配,通過提供自研的ZStack 私有云、ZStack 混合云、ZStack Mini 超融合一體機、ZStack CMP 多云管理平臺、ZStack企業級分布式存儲等產品和方案,成為業內適配主流國產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占比較多的國產云平臺。
云計算的起源主要來自新業務模式的創新。2006 年Google 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上提出“云計算”的概念,Google“云端計算”源于Google 工程師克里斯托弗·比希利亞所做的“Google 101”項目。之后,隨著國外互聯網企業的拓展,云計算慢慢被國內市場知曉。可以說,云計算是一件“舶來品”,而它對于硬件比較挑剔,需要性能和穩定性達到一定高度才能運行,這對于起步較晚的國內云計算產業無疑是一項挑戰。

在采訪中,ZStack 聯合創始人&COO尤永康坦言道:“ZStack 私有云做國產化軟硬件適配面臨諸多挑戰。”他認為第一個難點在于國產芯片和x86 芯片在性能和功能上的差異化,“把原本基于x86 體系架構的云平臺搬到國產芯片上來,就類似把PC機Windows 上的應用程序移植到手機操作系統中一樣,除了系統硬件差異還要考慮用戶使用體驗差異等問題。我們要對用戶負責、對產品負責,而不是僅僅做到能夠跑起來就結束了,因而我們投入了大量人力專門進行功能與性能對比測試,以確保最終交付產品的質量。”
盡管ZStack 在虛擬化領域積累了十余年經驗,但在面對國產CPU 時仍遇到一些問題。“在適配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因為虛擬化技術不兼容的問題,導致需要重新實現部分的功能代碼或者放棄部分附加功能,例如在云主機虛擬顯卡、聲卡、USB 設備等模塊,由于CPU 體系架構的不同,在x86 虛擬化中能正常工作的在國產的虛擬化中則或多或少會存在問題,這部分都需要單獨開發適配。”尤永康談道。
國產硬件和操作系統的種類很多也對國產適配形成不小的挑戰。截至目前ZStack 總共適配了4 款CPU、7 個整機型號、3 款操作系統以及其上運行的多種特殊應用,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適配的過程中,ZStack 在產品原有規劃、項目需求、臨時緊急需求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力求在既不影響原本產品規劃的同時又做到對前線項目需求的充分支持。對此,尤永康表示,這非常考驗一個公司對產品與項目乃至未來路線的綜合判斷能力。
目前,ZStack 已與飛騰、鯤鵬、兆芯、海光等國內知名芯片完成產品兼容性互認證。除上述主流國產芯片以外,ZStack 還與銀河麒麟、中標麒麟、深度等國產操作系統全部完成兼容適配。由此,憑借國產軟硬件生態領域的廣泛兼容與互相支持,ZStack 正以實質行動攜手伙伴,合力推動云計算技術向普惠技術發展,助力構建安全和可信的云生態、云環境。
此外,在進行國產適配的過程中,ZStack 解決了一些產業中存在的“頑疾”。尤永康介紹道:“我們還解決了原本在國產平臺上性能相對較低,同時進行云資源分配處理并行度較低的問題,把云資源分配的性能提升了十倍,在實驗室模擬環境中,我們成功實現了用兩臺國產服務器同時管理上萬臺國產服務器的理論數據。通過進行大量自動化的改造,單個云平臺安裝部署時間從以往以天為單位縮減到30 分鐘以內,重要的是云上應用性能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國外主流x86 平臺的水平,為今后純國產云平臺的大規模部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2015 年成立至今,ZStack 已經走過了4 年多的創業之路,回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尤永康認為,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能始終堅持做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過去的歲月中,ZStack 始終用技術角度去構造一件事,那便是“讓每一家企業都擁有自己的云”。圍繞著這個愿景,在過去的4 年中,ZStack 一直在堅持和成長。
在4 年的發展中,ZStack 已擁有了“4S”特性:
簡單(Simple)—安裝部署簡單、運維簡單、操作簡單、UI 交互友好;
健壯(Strong)—穩定且高效的系統架構,云主機與管理端HA、支撐高并發的API 請求、斷電后平臺自恢復;
彈性(Scalable)—從一臺到十萬臺物理機、靈活的橫向和縱向擴展、可集成和開放的API 接口、兼容對接多種系統;
智能(Smart)—自動化運維管理、智能化在線升級、智能UI 交互向導、實時監控審計。
在這些基礎上,ZStack 還擁有“30 分鐘極速部署云平臺”“1 臺PC 就可上云”“2分鐘并發創建500 臺云主機”“5 分鐘一鍵跨版本升級”“在不同情況下,性能損耗控制在1%和3%以內”等多項優勢,開辟了產業內的藍海。
而ZStack 并沒有因為取得這些技術優勢而止步,貫徹著“終始如一”的態度,不斷地進行優化。“我們的產品如今更貼近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比如國外用戶習慣自服務,而國內更青睞多人審批模式,因此在ZStack3.7.0 版本中,我們更新了三員分立的功能,讓用戶的使用權、監督權相對獨立。此外,我們改用大屏來展示,這樣讓用戶有更直觀的感受,而在計費系統上,通過引入預算和費用審批機制讓用戶獲得更多便利。我們將進一步關注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挖掘其中的共性需求,從而讓ZStack更本土化。”
此外,尤永康表示,ZStack 在國際私有云市場有很大的空間,目前ZStack 的用戶已經覆蓋了澳大利亞等10 多個國家,據Gartner 和IDC 統計,中國將會是私有云較有潛力的市場。ZStack 在經過了國內云計算市場的大量打磨和實踐證明以后,中國私有云也將更具有競爭力。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ZStack 會實現“讓每一家企業都擁有自己的云”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