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湖南歷代書法叢帖簡說

2020-09-21 08:36:24伍濤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書法

摘要:湖南石刻文獻歷史悠久,永州磨崖久具盛名,但編刊法帖卻起步較晚。宋代雖有潭帖、鼎帖、武岡帖等之名,也只是摹刻而已。湖南人自行編刊的法帖實物,僅起始于清代早期,尤以晚清較為發達。

關鍵詞:法帖? 書法? 石刻文獻

湖南石刻文獻源遠流長。相傳大禹曾于湖南衡山岣嶁峰下留下其治水文字。雖然目前所傳所謂《岣嶁碑》為宋人偽作,卻是內容有關湖湘文化最早的石刻文獻。

法帖是中國歷代石刻文獻的一種重要類型。宋代匯編鐫刻名人墨跡、供人臨摹欣賞的法帖蔚然成風。淳化三年(992),宋太宗令出內府所藏歷代法書,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摹勒拓印以賜群臣。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叢帖。該帖鐫集美富,摹勒逼真,先人書法賴以流傳。宋慶歷五年(1045),知潭州兼安撫使劉沆重摹《淳化閣帖》于潭州(治長沙),世稱《潭帖》。慶歷八年(1048),僧慧照大師希白予以重摹,于二王法帖略有所增。此刻風韻和雅、血肉停勻,但形勢俱圓,頗乏峭健之氣。后世摹刻、補編閣帖者甚多。宋曹士冕《法帖譜系》即載有“慶歷長沙帖”“長沙碑匠家本”“長沙新刻本”“澧陽帖”“鼎帖”“長沙別本”“武岡舊本”“武岡新本”等。而長沙劉次莊則另辟蹊徑,于元祐七年(1092)在江西臨江府又進行摹刻。除重摹原帖外,還對其文字進行釋文,成《淳化閣帖釋文》十卷,是書清乾隆間收入《四庫全書》,四庫提要稱:“曹士冕《法帖譜系》云:臨江《戲魚堂帖》,元祐間劉次莊以家藏淳化閣帖十卷摹刻,其上除去卷尾篆題而增釋文。曾敏行《獨醒雜志》曰:劉殿院次莊自幼喜書,嘗寓于新淦,所居民屋窗牖墻壁題寫殆遍。臨江郡庫有法帖十卷,釋以小楷,他法帖之所無也。觀二書所記,則次莊之作法帖釋文本附注石刻之中,未嘗別為一集。此本殆后人于戲魚堂帖中鈔合成帙,而仍以閣本原第編之者也。陳振孫《書錄解題》又稱武岡人嘗傳刻絳州潘氏帖。嘉定中汪立中又取劉本分入二十卷中,官帖所無者增附之。蓋絳帖本閣帖而廣之。故立中釋文亦因次莊釋文而廣之,與此又別一書矣。”臨江帖早已失傳,清代有偽刻本,湖南圖書館有藏。次莊字中叟,長沙人,宋熙寧六年(1073)進士。官御史,遷江西漕使。

明代本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繁榮時期,但湖南人文不昌,今未見有其間湖南人編纂的法帖存世。

湖南法帖編纂與刊刻的繁榮始于清代,主要類型有以下五種。

一、歷代名人墨跡叢帖

歷代中國收藏活動多被貶為玩物喪志,唯有書畫及古籍收藏稱為雅事。許多達官顯宦、臣賈豪紳憑藉著其優厚經濟實力,從事名人墨跡的收藏鑒賞,并編纂成書、刻石拓印成冊,用于饋贈友朋或出售牟利。

1.邵陽車萬育編《螢照堂明代法書》十卷。車萬育(1632—1705),字與三,一字雙亭,號鶴田,又號敏州。康熙三年(1664)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歷官戶部給事中、兵科掌印給事中。康熙二十至二十三年曾為岳麓書院院長。卒后葬江寧(南京)。善書法,所藏明代墨跡最富。《螢照堂明代法書》十卷,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金陵劉文煥鐫石。共收129人。自序:“書法晉、唐尚矣!宋元以還,代有作者,率皆人刻一石,家秘一帖。明三百年,自帝王下逮隱逸,不乏名筆,然未睹全刻也。余少好筆墨,讀書之暇,時一摹弄古帖。至明代諸家真跡,吉光片羽,亦為購取。積數十年,所藏遂多。不揣鄙陋,效顰勒石,公之同志,但時地既遠,網羅實難,茲雖集腋成裘,不免掛一漏萬,尚望同志君子,廣為搜補,以全一代之盛。”帖首隸書“明代法書”四大字。卷一為朱元璋以下帝王書,卷二為劉基等17家書,卷三為凌晏如等12家書,卷四為徐有貞等14人書,卷五為王寵等11人書,卷六為文征明等8人書,卷七為黃姬水等13人書,卷八為董其昌書,卷九為邢侗等18人書,卷十為熊廷弼等17人書。以采自墨跡為主,間有鉤自明萬歷十三年茅一相《寶翰齋國朝書法》者。有明一代書家,采集完備,且少偽跡,允為叢帖之善本。明代之書學,可由此得見其梗概。民國時期碑帖鑒賞家張伯英評此帖云:“《螢照堂明代法書》十卷,清車萬育輯,康熙二十二年勒成。此刻于明代書家采取略備。如萬年少書,惟《昭代名人尺牘》存其一札,平遠山房乃以偽跡上石。茲所刻皆真筆,是叢帖之善奉矣。”帖今存世。光緒《湖南通志·藝文志》又載《潑墨齋歷代法帖》十卷,今不見。除法帖外,車萬育所著甚富,如《聲律啟蒙攝要》三卷,為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清代時幾乎人家一冊,版本極多。

2.長沙周鍔編《人帖》四卷,嘉慶十一年(1806)刻石拓本。帖石今仍存蘇州碑刻博物館。湖南圖書館藏有拓本。周鍔字蓮若,號春田,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進士,曾官貴州學政,揚州、蘇州知府。以事謫伊犁,后赦歸,卒于甘肅河西旅舍。嘉慶十一年(1806)兩江總督鐵保委托蘇州知府任內的周諤匯集中國歷史上道德高尚、講究氣節的28人的書法而成《人帖》。其中宋人有范仲淹、文天祥,明人有方孝孺、王守仁、楊繼盛、趙南星、高攀龍、熊廷弼、袁化中、楊漣、周順昌、周茂蘭、呂維祺、余應桂、黃道周、徐石麒、倪元璐、侯峒曾、徐汧、史可法、馬世奇、姜埰、劉理順、陳子龍、湯芬、孫臨等,清人有陸隴其。鐵保跋云:“書有竭畢生心力,上追晉唐,下軼宋元,而其書不傳者;亦有生平不以書名,殘篇斷札流落人間,經千百年兵燹灰燼之余,而其書仍存者。是書以人傳,人不以書傳也。乙丑春,余移節金陵,得文文山、陸稼書兩先生墨跡,稼門汪中丞齋中見王文成公矯亭說,復于友人處獲睹勝國諸名賢尺牘,或重如河岳,或炳若月星。每開卷,覺天地至大至剛之氣在人心目,其經千百兵燹灰燼之余,而卓然獨存者,信乎鬼神呵護,歷劫不敝,蓋中有不可磨者在也。偶與稼門中丞議,匯而刻之,名其書曰人帖,凡止以書名家不與焉。欲學者以人為帖,不以書為帖,學其書,正學其人也。至其風骨天成,動與古會,不必定學晉唐,而我行我法,自然入妙,往往于無意中得之,則又其余事云。”

3.吳榮光編刊《岳麓書院帖》一卷,道光十九年(1839)刻石拓本。計鐘繇三帖、王羲之四帖、顏真卿一帖、唐人書藏經殘字一帖、司馬光一帖、蘇軾一帖。郭子堯摹刻。碑石今仍存岳麓書院,惜缺一石。吳榮光(1773—1843),字伯榮,一字殿垣,號荷屋、可庵,晚號石云山人,別署拜經老人,廣東南海縣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由編修官擢御史。道光中任湖南巡撫兼湖廣總督。

4.寧鄉劉康編《紅豆山房法帖》十卷。劉康(1813—1890),字春禧,一字子壽。承襲先輩產業,家甚富,卻無功名,故捐資獲國子監典籍頭銜。縣志稱其“工制藝,善書”,又好藏書,與巴陵方功惠、湘潭袁芳瑛、長沙葉德輝號稱近代湖南四大藏書家,筑有紅豆山房,又作紅豆山齋、紅豆山莊。編纂有《紅豆山房藏書目》,嘗乞湖州邵香伯繪“紅豆山齋藏書圖”,安化羅繞典、長沙熊少牧、周樹槐、湘潭王闿運、道州何紹基、長沙楊恩壽、湘陰李星沅等均有題詠。何紹基《閱寧鄉劉春禧康紅豆山房藏書目,喜而有贈》詩贊云:“劉侯生是湖湘秀,要與俗儒飾寒陋。善本瑩瑩金璧光,古人堂堂天地壽。深山樓屋可百楹,新篇蠹冊皆有情。山中日月圣賢宇,山外風煙蟬蚓鳴。賤子藏書無最目,讀書貪多不貪熟。正流岐港各有會,要與壑源同一族。示君此語然未然,何時鉛槧相周旋。期君來躡蓬山路,共校金繩冊府篇。”清代著名學者葉昌熾撰《藏書紀事詩》卷六有劉康春禧、袁芳瑛漱六一條,詩云:“山外風煙蟬蚓鳴,山中金璧光瑩瑩。百楹樓屋容登未,八月洞庭湖水平。”除善本古籍外,名人墨跡也是劉康收藏之大宗,曾就所藏編纂刊刻有《紅豆山房法帖》十卷,自唐至清,凡33家,其中以明、清為主,唐、宋僅一帖,元亦止三帖。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由寧鄉汪蔚、溈山傅寅、長沙李心芝摹勒鐫石。自識:“余少時,先朝議君喜購古今法帖,命余臨仿,嗣后稍知八法,遂有書畫之癖二十余年,家藏名人墨跡自唐宋及國朝不下百數十種,屢欲壽諸貞珉,以未覓能手,不果。近因所藏益夥,不忍終貯篋衍,爰倩吾友汪嘯霞、傅念成、李心芝以油素雙鉤上石,顏曰《紅豆山齋法帖》。吾楚邵陽車氏曾摹《螢照堂帖》十卷,為海內所欣賞,余茲集非敢媲美車氏,用以公之同好。起庚子春,訖己酉夏竣事,約略編次厘為十卷。”張伯英對此帖卻評價不高,其《獨坐·紅豆山齋法帖十卷》稱:“此本第二卷元人書缺,自明以下皆真跡,惟王紳書范文程勸諸王入關啟乃陳奕禧筆,不知何以署王紳之名?紳不聞其工書也。唐玄宗鹡鸰頌,刻本多矣,此乃偽者,有靈巖山人藏印,畢秋帆所藏此頌曾摹入經訓堂帖,與此絕非一本。筆勢單弱,冊首八分題額庸拙可厭。成化錢仁夫題詩亦偽,奈何不取經訓堂刻一校正耶?蔡君謨臨智果書,其偽與鹡鸰頌相等,‘莆田書作‘莆?,君謨何至乖謬如此。其書毫無筆意,劉氏竟不之辨。鮮于樞、倪瓚二題與蔡書一手偽作。劉康自題云:‘吾楚邵陽車氏曾摹螢照堂帖十卷,為海內所欣賞,余茲集非敢媲美車氏,用以公之同好。車氏所刻僅明一代人書,鑒別精審,劉乃高攀唐、宋,又無識力,若去其首卷,亦未始不可觀也。”此帖今湖南圖書館有藏。劉康晚年時常出游江浙,大量購買金石書畫。然每為劣賈所欺騙,家產也因此耗盡。垂老愈困,光緒十六年卒,年七十七。劉康嘗學詩于族祖劉基定,積稿成帙。卒后其子劉鶴將藏書捐入宗祠,族人乃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刊其遺詩《紅豆山房詩鈔》四卷。其藏書后亦毀于水災。

5.長沙徐樹鈞編《寶鴨齋蘭叢》十六卷。徐樹鈞(1842—1910),號叔鴻。長沙人,徐棻子。咸豐七年(1857)舉人。曾官高江道、山西道、京畿道監察御使、布政使、按察使。因收藏有晉王獻之《鴨頭丸帖》真跡,故室號“寶鴨齋”。輯有《寶鴨齋蘭叢》十六卷,匯集《蘭亭》各種拓本86種。后歸武昌徐恕。1931年,其中4拓歸順德黃節,余82拓歸銅山張伯英。張藏1938年又為東莞容庚收得,1940年容庚曾影印行世。容庚所藏1962年又為故宮博物院購藏。徐樹鈞原藏有《蘭亭》拓本92種,其《寶鴨齋題跋·卷下·宋拓定武蘭亭》載:“余舊藏《蘭亭》八十六卷,為黃吟川、程瑤田故物,皆宋元明拓本,古色古香,無美不備。繼又得孫退谷宋拓一卷,有趙松雪一札可證。又得南宋拓《鼎帖》中《蘭亭》三卷,又賈秋壑刻《玉枕蘭亭》一卷,并此卷合成九十二《蘭亭》,晴窗流覽,塵俗賴以滌除。光緒二十有七年十月記于金陵官舍”。《張伯英碑帖論稿·法帖提要》稱此輯:“搜采既多,自難一一精善,然佳本可得其半,亦云美且富矣。理宗之藏以‘修城本為冠,云出自唐武后時,此亦有之。帖前有薛稷書兩行,不知理宗本是否相同。輯此非一蹴可就,費若干日月、幾許心力。方得成是巨觀。而一入帖肆,利其分售,以致轉瞬零落。若理宗、游相及桂、吳諸家之藏尚有珠聯璧合,如此《蘭亭》叢者乎!其散去者有蘇氏缺石本、李東陽題‘玉枕本,皆不可以復聚。愿得此者,念昔人采集之艱,加之護惜,勿貪拆售之利而致星散,如理宗之百十七卷徒存目錄已也。”容庚《蘭亭十刻》跋云:“其中有明宋濂題跋者三刻,馬治題跋者十刻,任勉之、葉盛、華愛、包衡題跋者各一刻;清陸文霦題跋者一刻,程瑤田題跋者十五刻,馮敏昌題跋者七刻,江德量題跋者十一刻,李符清題跋者二刻,吳飛翰題跋者八刻,徐樹鈞題跋者一刻。每有見于《蘭亭考》及宋內府所藏而不恒見者。面目雖無大異,而神韻各有擅長,各家題跋,或謂古勁渾沉,或謂端莊流麗,或謂清腴瘦健,或謂樸茂堅卓,或謂頓挫沉郁,或謂姿態橫生,極形容之辭,猶不能盡其百一”今故宮博物院現藏82拓,從紙張、墨色、題跋、鐫刻風格等各方面判斷,系明、清兩代的拓本。宋濂、馬治跋語為臆造,而清人題跋多為真跡。

6.湘陰郭慶藩編《明人墨跡》,清光緒八年(1882)湘陰郭氏十二梅花書屋刻石拓本,收錄楊慎、陳道復、張弼、楊溥、姚綬、吳寬、祝枝山、沈周、唐寅、解縉、陳鎏、倪元璐、宋濂、王守仁等人墨跡。湖南圖書館有藏。郭慶藩(1844—1896)原名立塤,字孟純,號子瀞,郭昆燾子。援例得任通判,保敘浙江知府。后以道員轉江蘇,主持揚州運河修浚。

二、郡邑名人叢帖

在清代湖南人所編叢帖中,湘潭馮準所編《昭潭名人法帖》,是一部歷代湘潭人物墨跡的總編。馮準字此山,號混叟。《昭潭名人法帖》四卷,清同治六年(1867)刻石。傅榮鐫石。帖名篆書,分元、亨、利、貞四卷。卷一收明周星、李馭芳、王岱、唐世征、郭金臺五人書。卷二收陳鵬年、張璨二人書。卷三收清李覯昰、羅典、曹式三人書。卷四收清羅修源、秦宜關、陳樹蓍、張九鉞、宋本敬、周新霽、胡師孟、張力行、周系英、羅萱十人書。共二十家,皆湘潭一邑名賢。馮準序:“國初,吾邑王山長先生以書畫馳名海內,而陳滄洲、張湘門諸公繼之,其書法皆卓然遠絕流俗,有以得古人真意,然存于邑中者不多見。往歲,羅君硯生、歐陽君曉岑先后有摹刻之議,未果行。準不自揆,爰集諸公書集刻之,少琨黃君力贊其成,搜索既久,遂有獲之望外者。刻成編為四冊,一斑片羽,聊使后進得見先輩風規耳。尚有前明李文莊書《陽明集序》及諸續采者,俟深心好古之士補刻足成之。同治丁卯重九,邑后學馮準謹記。”《張伯英碑帖論稿》稱:“勒成于同治丁卯,數十年間已多殘損,如郭幼隗、陳潭嶼、張顧堂等,均失其名。周九煙七歲工書,所臨黃庭、曹娥、樂毅,皆八歲之作,雅飭有法,董文敏作跋深為推挹,明時曾刻石,而世鮮傳本。此帖所收為周石芳得之江南者,周于道光時任江蘇學政也。邑人輯刻鄉先輩書,采摭較易,真假亦易辨別,馮氏此帖可以為法,倘各邑仿而行之,則僻地書家所作,不至散佚。惜好事者少,或無其力,雖有可傳之書,亦復泯焉無聞,為可惜耳。”湖南圖書館有藏。

三、友朋書信叢帖

清代晚期,湖南產生了一個以湘軍人物為主體的人才集團,各人之間相互書信往來。收信人或其后人將所收信札匯印成冊,刻石以行,形成了清代晚期湖南以時人書信為內容的叢帖形式。這種叢帖不僅具有書法藝術價值,同時因其內容的隱秘性而具有極高的文獻史料價值。如:

1.湘陰郭慶藩編《名賢手札》,又名《八賢手札》,輯錄曾國藩、胡林翼、駱秉章、左宗棠、彭玉麟、曾國荃、沈葆楨、李鴻章八人致其父郭崑燾書信。郭嵩燾序:“自古風會氣運之成,蓋莫不由人焉。曾文正公以道德風義倡天下,名賢碩德蔚起湖湘間,電發飚舉,斯亦千載一時之會也。校其事功,則輝潤六合;挹其言論,則霶霈寸心。子瀞居父喪,輯刻諸賢與其父往還手札。兵事之始終,人才之隱見,本末粗具,煥乎可觀。”清光緒十年(1884)湘陰郭氏岵瞻堂刻本。湖南圖書館有藏。

2.湘鄉陳湜編《掛席山房法帖》一卷。陳湜(1832—1896),字舫仙。咸豐六年(1856)襄理曾國荃軍務。咸豐十一年(1861)擢道員。同治元年(1862)從曾國荃圍攻南京,三年以按察使記名。四年授陜西按察使,調山西。光緒十二年(1886),統南洋水師,總領湘、淮諸軍營務,授江蘇按察使。后擢為江西布政使。中日甲午戰爭時,曾率軍入遼抗敵。卒贈太子少保。《掛席山房法帖》,又名《掛席山房十五家手札》,收錄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郭昆燾、郭嵩燾、強汝詢、李壽蓉、劉蓉、許振祎、翁同和等十五人致陳湜書信,宣統間曾刻石,宣統二年(1910)又石印行世。楊逸識:“國朝書家稱盛,曾左諸公勛業蓋世,初不以書名。然所作書莫不俶儻瑰琦,卓然見風骨。此冊為湘鄉陳少保所集手札,凡十五家,走筆付郵,自具真相,是以可傳。今以得是冊將付梓者屬為弁言,爰贅數語以歸之。宣統庚戌仲夏,上海楊逸。”湖南圖書館有藏。

3.湘鄉李氏編《曾胡手札》,匯編曾國藩、胡林翼致李續賓、李續宜手札,清末由金匱張瑞之刻石拓印行世。湖南圖書館有藏。

四、詩文題詠叢帖

一些人物往往將自己所作或所藏書畫作品廣泛征求時人題識或題詩,并刻石匯為一書。此類叢帖較多,如:

1.湘潭郭松林編《思親釋甲圖題詠》。郭松林(1833-1880),字子美,湘潭人。咸豐六年(1856)隸湘軍曾國荃部,官至參將。同治元年(1862),改隸淮軍。同治七年授湖北提督,調直隸提督。后卒于任。謚武壯。《思親釋甲圖》為江蘇興化釋蓮溪所繪,紀郭松林功成歸養事。同治七年(1868)刻石拓本。有李鴻章、曾國荃、李瀚章、樊彬、何紹基、邵亨豫、楊宗濂、柏蔭、黃彭年、何栻、金安清、李榕、易潤澶、王先謙、張自牧、楊恩壽、李元度、蕭詔甫、黃瑜、鄧輔綸、曹昌祺、張沄、丁中和、黃錫燾、錢恩棨、徐樹鈞、周慶恩、高傳循、賀壽慈、黃錫彤、董文渙、周壽昌、文澂、廖鴻舉、汪貴蓉、覃繼璋、鮑文浚、潘曾瑩、金岳、包國挺、吳耀斗、葛慶同、徐樹銘、徐慶銓、諸可權、蕭錫齡、王闿運、周先檀、唐傳惇、王定安、曾紀澤、崔暕、湯金鏞、吳秉慈、李郁、吳鴻恩、洪用勤、殷邦惠等人題詩。湖南圖書館有藏。

2.寧遠石光陛編《九疑行并序及圖》。石光陛(1782—1835),字介九,號瓊州,晚號蓮舫,寧遠人。清道光元年(1821)舉孝廉方正。好讀書,積書萬余卷。該帖收錄其嘉慶十六年九疑訪古作紀游七古詩一百八十首、楊浩亭繪九疑山水全圖八幅。有陳寶箴、劉坤一、王方云、唐烅、李家麒、張修府、王嵩齡、吳世榮、劉昌岳、蕭浚蘭、廖章達、汪昶、楊上授、官文等人題跋。清同治十年(1871)刻石拓本。湖南圖書館有藏。

3.湘潭歐陽述編《三墳記及題識》。歐陽述(1869—1910),字伯元,號曼卿,湘潭人,歐陽兆熊孫、歐陽勛子。官江蘇候補道。工篆書,有臨《三墳記》石刻,左宗棠、羅汝懷、郭慶藩、王闿運等皆為之跋。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刻石拓本。湖南圖書館有藏。

4.長沙陳佩珩編《晚香別墅題詠》,晚香堂為陳佩珩別墅。是帖1925年刻石。長沙楊廷瑞識:“庚申七月,佩珩先生邀予宴晚香別墅。同座者長沙徐氏晜季、醴陵劉君今希。宴后賦詩,劉君獨為長歌,撫時感事,雄壯淋漓。雖劉君才力過人,實先生平生大節磊落豪邁,足以發之。世變無已,何日重游?三復茲篇,感慨系之。澂園楊廷瑞跋。”陳文瑋(1855—1935),字佩蘅,晚號遁叟,長沙人,陳啟泰弟。援例捐得湖北補用道,未赴。清末任湖南商會協董,創辦商辦湖南全省鐵路有限公司、湖南電燈股份有限公司。任省咨議局議員。辛亥后任湖南財政司司長。湖南圖書館有藏。

五、個人書法叢帖

將一人多種書法作品匯為一帖。如:

《綠蔭堂帖》,收錄徐國搢各體書法作品。徐國搢(1778—1863),字子覲,號笏亭,一號綠蔭居士,室名綠蔭草堂,梅花書屋。長沙人,徐樹鈞父。《綠蔭堂帖》二卷,清光緒十四年(1888)刻石。湖南圖書館有藏。

《云臥山莊遺墨》,收錄郭崑燾各體書法作品。清末刻石拓本。郭崑燾(1823—1882),字仲毅,號意城,晚號樗叟。湘陰人,郭嵩燾弟。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舉人。先后入湘撫張亮基、駱秉章、毛鴻賓、惲世臨、李瀚章、劉崐等幕,人稱“第一秉筆軍機才”。保薦內閣中書至四品卿。

《橘隱園趙帖》,長沙徐德立編,收錄趙孟頫書法十二種,多采自舊刻。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湘潭尹礪夫刻石。徐德立(1869—1922),字孟黻,號石耕。長沙人,徐樹鈞長子。陜西候補道,督辦潼關厘金總局。德立又有《石耕山房法帖》六卷,摹集唐碑六種,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亦由湘潭尹礪夫摹勒刻石行世。

總體而言,歷代湖南法帖的編纂及刻石并不繁榮,有影響的法帖更少,這也與歷代湖南政治經濟狀況及社會風俗習尚相適合。直至清代晚朝,湖南在中國政壇上占據重要一席,文化隨之發達,法帖的編纂與刻石也因之繁榮。清代未年,西方石印術及影印術傳入湖南,刻石這種傳統的文獻生產方式也因此退出歷史舞臺。

參考文獻:

[1]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2]張伯英.張伯英碑帖論稿[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3]何紹基.何紹基詩文集[M].長沙:岳麓書社,1992.

[4]張伯英.獨坐[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

[5]尹一梅.寶鴨齋藏蘭亭綜述[M].故宮博物院.2011年蘭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伍濤(1968—),湖南圖書館副館長、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圖書館文獻研究、圖書館管理。

猜你喜歡
書法
書法篇
大理文化(2022年8期)2022-09-27 13:38:02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書法
娘子關(2021年6期)2021-12-16 01:18:44
書法
娘子關(2021年5期)2021-10-20 03:16:06
書法欣賞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3:18
書法
娘子關(2021年3期)2021-06-16 10:56:32
書法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女人一级毛片|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欧美笫一页| 日韩av在线直播|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亚洲综合第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久久免费视频6|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小视频|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色哟哟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狠狠干|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91网站国产|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国产性爱网站|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噜噜噜久久|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级自拍|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嫩草国产在线|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青涩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欧美69视频在线|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