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2019年,眉山農商銀行搶抓歷史機遇,緊扣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脈搏,主動融入,積極作為。該行圍繞“強基固本、開拓創新、提質增效”總體思路,踐行“1234567”經營管理方略,聚焦“兩大市場”,全面深入推進“合規、智慧、主力軍銀行”建設,開創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局面。現已實現各項經營指標大幅提升,存貸款規模(431億元)扣除貼現后居四川農信系統法人機構第4位,居眉山市金融機構第1位;綜合目標考核實現“彎道超車”,位居全省農信系統前列。
善作為項目營銷創新高
眉山農商銀行先后與東坡區政府、彭山區政府,與眉山發展、彭山發展、天府新區投資集團等分別簽訂19個戰略合作協議。主動對接恒大文旅項目、正大集團眉山東坡區300萬只蛋雞項目、眉山市道路PPP項目、發展東星航空職業學校建設項目、四川仁壽天投公司綜合管廊專項債券項目、岷江彭山尖子山航電樞紐工程項目、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項目7個重大項目,共計授信41.20億元。
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眉山本土最大的龍頭企業、全國排名第一的復合肥生產商,由于生產規模擴大,急需1個億的貸款資金。了解情況后,眉山農商銀行領導班子分別帶隊先后多次深入企業研究,商討解決方案。在抵押物不足的情況下,為企業量身定制了股權質押補充的信貸方案,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在產品上,銀行創新推出以企業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及資信狀況等因素授信的“稅金貸”、以政府集中采購合同為信用基礎的“政采貸”等產品,利率優惠,更能滿足企業的多樣化貸款需求,有效滿足了市場日益多樣化金融服務需求。
在服務上,按照流程銀行的要求,實現從單一的貸款支持向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方式轉型;全面梳理再造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審批效率,最大化地適應小微企業“無抵押”“短頻快簡”等融資特點及多樣化融資需求。
實舉措鄉村振興“排頭兵”
在平臺搭建上,“政銀合作”助推鄉村振興,2019年3月,眉山農商銀行在全市金融機構中率先分別與眉山市東坡區人民政府、眉山市彭山區人民政府簽訂為期五年的《共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落實。“整村授信”助力鄉村振興,截至12月末,“整村推進”工作已推進230個村,收集信息建檔立卡2.34萬戶,評級授信戶數1.88萬戶,發放貸款1322戶、1329筆,發放金額1.10億元。
在模式創新上,“黨建+金融”融合鄉村振興,先后與公義鎮馬林村等村級黨支部簽訂了“黨建+金融”雙基共建協議,形成把黨建的“軟實力”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大動力。“干部掛職”融入鄉村振興,10月,優選5名干部、5名客戶經理掛職彭山區部分鄉鎮副鎮長及區村(社區)副主任,對接鄉鎮、村(社區)經濟發展規劃,找準當地經濟與金融互動切合點,真正扎根融入農村工作中。
顯擔當金融精準扶貧重落實
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程”,找準著力點,下足“繡花”功夫,全力抓好“信貸扶持、金融服務、結對幫扶”三項工作。通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和支撐貧困戶脫貧致富,真正讓扶貧對象增收穩收,不斷把金融精準扶貧推向新的高度。
東坡區富牛鎮廣佛村村民賀文明就是眉山農商銀行對口幫扶的直接受益人。賀文明早年一直從事生豬養殖,由于規模小,技術欠缺,養殖資金更是捉襟見肘,始終在貧困線上徘徊。在“雙基共建”活動中,富牛支行駐村干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和村組干部一起實地調查,通過銀政聯手,政府部門進行技術培訓,富牛支行提供扶貧資金支持,慢慢地把賀文明從小規模自養自銷散戶發展成為代養大戶。2020年,他的養豬場投產后預計年收入將翻番。“我今年不僅要脫貧,還要帶領其他村民一起致富呢!”賀文明滿懷信心地說道。
無獨有偶,積極創新“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支持東坡區太和鎮藺草種植大戶王云富帶動周邊農戶,特別是貧困農戶120余戶400余人就業創業,增加收入1000余萬元。目前,種植藺草面積達5000余畝,年產值過億元。
截至2019年12月末,全行已完成對1.33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評級授信,總授信金額3.73億元,評級授信面達100%。
促改革組織體系優化見實效
2019年4月,實行組織體系優化調整,全行所有中層崗位及普通崗位面向全行員工實行公開競聘、雙聘雙選。中層干部競聘采取現高管、原兩區聯社高管、全行轄內現場抽取員工代表參與評選方式。引入公示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在確定符合“群眾公認”后,再由黨委分析研究最后定聘。
體系優化著力于發展業務。聚焦“兩大市場”,結合區域優勢發展和自身業務板塊發展,對城區營業網點類型進行重新定位,設立全功能網點1個,精品網點4個。為充分發揮全行鄉鎮網點服務效能,設立7個片區管理支行,各片區下轄5至9個二級考核單元。
體系優化建立了干部選用庫,搭建了能上能下的動態通道。通過公開競聘方式,選聘任用79名經理層以上干部,其中46名年齡在40歲以下,干部隊伍更趨于年輕化、專業化和知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