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萬榮
案件風險是影響農商銀行發展的重要因素。銀行員工是最接近財富的人,不法分子將其視為打開銀行大門的金鑰匙,內部意志不堅定的員工企圖利用工作便利滿足貪念。外有刻意腐蝕,內有財富渴望,共同催生內部員工作案成為銀行案件風險的主流。因此,有效的員工行為管控是化解銀行案件風險的重要手段。
隨著經濟形勢和風險形式的變化,員工行為管控重點和管控方式也應隨之變化,思想管控成為管控難點,科技管控成為管控重點,既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長效機制建設,又要有精準識別、一擊即中的管控手段。
強化思想教育。意識決定行為,要加強思想教育,強化法律意識和合規意識引導,深入推進合規文化建設,構建主動合規氛圍;要深化學習制度改革,固化學習獎懲機制,約束和激勵員工主動學習;要樹立學習標桿,通過榜樣引領激發員工“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熱情;要拓寬教育渠道,積極為員工創造自我提升的機會;要采取有效的培訓方式,通過引進專業培訓機構、內部培養專業培訓人員等方式提高培訓質量;要建立關愛員工機制,為員工提供人文關懷,創造歸屬感,促進員工進一步在農信,愛農信。
深化制度建設。制度是員工行為的因循,是評判員工行為的依據。風險防控必須以制度建設為保障。那么怎樣才能構建有效的制度?制度建設的目的是為了能在充分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發展業務,員工管控制度要以業務辦理流程為依托,充分考慮業務開展過程中每一個環節人員違規的各種可能,一一對應尋找管控員工行為的方法以控制風險;要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探索重要風險點的風險管控措施,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要充分考慮各項管控措施之間的互通性和矛盾性,合理整合管控措施,科學建制,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建立員工行為風險評估制度,通過建立一人一檔員工信息,動態更新員工工作、生活、交友、家庭等資料,構建員工行為風險評估體系;要通過制度進一步督促各層級管理人員切實履行員工行為管控職責,按期考核管控基礎工作和管控成效,并與業績、績效掛鉤。
完善機制建設。防控手段的效率體現在能否直擊問題,及時化解風險。運行機制是防控手段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農商銀行目前人員管理的架構包括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董事會下設的戰略發展與投資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風險管理與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合規委員會,經營層下設風險合規部、內控監督部、人力資源部、綜合部等職能部門,共同實施人員管理。董事會對員工行為管理承擔最終責任。農商銀行員工管控采取內外監督的形式開展,內部監督主要采取風險排查、崗位管理、異常行為監督的方式,外部監督由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對接媒體、司法、信訪等部門了解員工八小時外的情況。完善人員管理機制建設,要充分評估現有管控機制的有效性,以問題為導向,整合資源,剔除無效的環節,優化管控機制;要積極借鑒他行的先進經驗,加強風險預警敏感性及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農商銀行的案件風險主要集中在基層業務網點,要加強業務網點相鄰崗位監督機制建設,構建縱橫交錯的崗位監督機制,橫有相鄰崗位監督,縱有業務辦理各環節監督;要深入推進誠信舉報及懲罰鼓勵機制建設,通過獎勵有效舉報人員、嚴懲監督不力人員督促落實崗位監督。
提升制度執行力。農商銀行每一個完善的制度,都是在科學建制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教訓,通過反復實踐,反復完善形成的。但是,在制度執行過程中,卻常常被視為發展的“絆腳石”,制度或者被部分人用于裝點門面,或者被部分人挖空心思尋找漏洞,打擦邊球。要改變制度不能約束行為現象,提高制度的執行力,首先要強化制度的嚴肅性,通過嚴查、嚴懲強化員工對制度的敬畏,增強自覺意識,主動執行。其次是完善業務系統,將制度融入系統建設中,加強系統剛性控制。
強化科技管控。科學技術的發展,將無數領域的不可能變成了現實,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的便利和強大,建立有效的人員管控系統,實現員工行為管控內外監督機制的結合,通過系統能夠收集員工網絡、社會活動軌跡,聯網行內員工行為管控系統,與員工行內工作表現、違規違紀記錄等信息相匹配,實現員工八小時內外監督;通過系統實現員工行為數據化管理,建立風險預警模型,對觸發預警體系的員工異常行為提供方向和風險等級等提示,為進一步排查員工異常行為提供方向。
嚴格執行違規處罰。法律的嚴肅性在于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同樣,農商銀行違規處罰要能實現震懾違規、防范風險的目的,必須要嚴肅執紀。目前農商銀行的違規處罰存在失之于寬、失之于輕的現象,損失賠償制度基本未啟動,內部員工涉案移交司法機關標準過于寬松,處罰多以內部處罰代替法律處罰,內部處罰受影響因素過多,主觀性強,處罰偏輕。因此,農商銀行需進一步嚴肅違規必懲的紀律,加強問責長效機制建設和問責處罰的剛性建設,排除違規問責的干擾因素,提升責任認定的準確性,強化問責震懾效果。
(作者單位:四川隆昌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