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范興馳 王磊
在化工行業90%虧損的情況下,今年5 ~6 月份實現盈利1.28 億元。這是兗礦化工公司(以下簡稱“兗礦化工”)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油價暴跌雙重夾擊下取得的亮麗成績。
“風景這邊獨好”的背后,兗礦化工逆勢突圍的“利器”是什么?6 月至7 月,記者連續多次深入兗礦化工采訪,探尋其逆勢增長的路徑。
“受疫情影響,下游企業開工率非常低。下游企業雖然開工率低,但是還有一小部分開工了,還要用我們的產品。其中,運輸是最大的難題。我們根據已經恢復生產的重點客戶情況,組成了幾個不同的小組,先用小車去探路,看這條路能不能通,這條不通換第二條,再不行看第三條路。在探路的同時,產品在廠里裝好車,隨時溝通。很艱難地將產品運到下游企業。”兗礦化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任毅向記者描述應對疫情時的“探路”情景。
據介紹,兗礦化工兩個產量最大的產品是醋酸和甲醇。甲醇價格從年初疫情之前的不含稅2100 元/噸降到現在的1300 元/噸左右,醋酸從2800 元/噸降到1700 元/噸左右。價格暴跌有兩個原因:一是疫情沖擊;一是國際油價暴跌,從正常60 多美元一桶,降到現在十幾美元一桶,原油的期貨值甚至是負數。但是,由于煤化工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是同類產品,國際油價一降,石油化工產品的原料價格低,產品跟著降價。煤化工的原料是煤,春節期間煤炭價格還上漲。石油產品價格大跌,煤炭價格上漲,對煤化工產品、成本壓力更大。
“由于化工產業生產的連續性,系統是不能隨意停車的。兗礦化工春節期間的連續運行,對于節后的復工復產有了保證。第二是冬儲煤。每年的10 月份,我們會啟動冬儲煤工作。為什么要啟動這個工作?因為煤礦節日期間要停產、要放假,產量不足,特別是民營煤礦放得更早、時間更長。另外,要考慮到冬季極端天氣,大雪封路,煤炭運輸不便這一因素。因此,每年冬天我們都啟動冬儲煤計劃。用老百姓的話說,得保證我們冬天有糧吃。”任毅形象地對記者說。
正是因為兗礦化工2019 年的冬儲煤計劃啟動得比較早,而且量大,在疫情期間煤礦遲遲不能復工的情況下,冬儲煤保證了兗礦化工的原料供應。因為煤炭是基本原料,一旦煤儲量不足,系統至少要降負荷,嚴重的要停產。充足的冬儲煤保證了兗礦化工沒有造成降負荷或者停產的困局,成為兗礦化工在“內憂外患”中突圍的一大優勢。
“市場我們掌控不了,產品價格低這是大環境,但是自身的內控指標我們能掌控——縱向比,企業最好指標是多少,現在是多少,是降低了還是升高了?降低是什么原因,升高是什么原因,采取什么措施把指標繼續往下降?”任毅坦誠地給記者分析。
記者了解到,煤化工企業的煤炭占成本的60%到65%,降成本首先要從煤上下功夫。在煤炭采購上,兗礦化工尋找不同的煤礦,既有兗礦內部的,也有外部的煤礦。煤樣取來以后,進行化驗、配比、試燒,找出最佳的煤種和配比。在煤炭運輸環節上,由于疫情期間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汽運成本下降很多,但是兗礦化工依然堅持鐵運。使用鐵運,避免了煤炭摻假問題,只要上了火車就可以一直到廠。在煤炭采購上,堅持大礦、鐵運、直供。去掉中間商,直接從礦點購買,從而把煤炭的成本降下來。通過各種策略和煤炭配比,把入爐煤的成本盡可能降下來。

兗礦化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任毅在技改現場調研(攝影/賈鵬)
產品單耗是兗礦化工的又一降本“利器”。記者看到,公司每周都要進行分析,對所屬企業各項單耗進行排名,在網上公布。這些分析,包括成本分析、價格、利潤,原材料影響多少,銷售影響多少,都要進行分析。單耗的分析做到每個班組、每個車間。對此,兗礦化工財務總監周偉深有感觸:“兗礦化工的國宏公司管理煤漿濃度的四個班組,不管是早班中班還是晚班,只要是工藝一班、四班干的活,煤漿濃度就是最低的,另外兩個班組就是最好的。他們找到管理中的短板,而且是短板中最短的那個板。同樣的工藝,同樣的原料,就是班組不行。不是工藝問題,而是操作問題。補足這個短板,提高效率,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水電氣煤每一個環節的降本,涓涓細流,匯成了兗礦化工效益的源頭活水。化工企業的備用鍋爐出來的蒸汽溫度高、壓力大,需要減溫減壓設備進行減溫減壓。針對減溫減壓過程中造成熱量損失,兗礦化工通過變壓發電機組減溫減壓,既滿足了下道工序的要求,還可以發電。發電成本最便宜的一毛多一度電,但如果從網上下電,工業用電每度在六毛多錢。現在兗礦化工的發電機組滿負荷運行,其中遠在陜西的榆林甲醇廠自發電基本上滿足了生產要求,效益就非常明顯。另外,公司多余的電還可以上網,賣給電網公司。
據介紹,兗礦化工國宏公司今年的甲醇成本從2100 元降到了1800 多元,生產設計上的改變功不可沒。國宏公司的氣化爐是三套設備,按照設計是兩開一備。現在他們把兩開一備改成三開不備,需要停工檢查的時候就檢查,檢查好了以后這臺爐子立即投入生產中。現在國宏公司三臺氣化爐同時開的時間占了一半時間,公司產量上來了,分攤了成本,效益自然得到提升。
“今年這么難我們還能挺過來,得益于我們的重大技改,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系統長周期運行大幅度提升,產品產量有較大提升。這些補短板、提高效率的做法,得益于技改。”兗礦化工副總經理,魯南化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強向記者介紹,兗礦化工的凈化升級改造項目,成功實現了1 >5,新裝置建成后替換下5 套裝置,一小時節約用電5 萬度。按目前的電價算,一年就是8000 萬元左右,成本就大幅度降下來了。成本大幅度降低,是應對當前形勢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據測算,凈化節能升級改造項目一年可以實現降本兩個多億。通過技改把產品質量大幅提升,產品質量上去之后,不僅成本降低了,產品價格也上去了,企業的競爭力自然就提高了。
“國宏公司的車間有一臺儀表,由于環境溫度比較高,影響了儀表的壽命和精度。一名職工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小小改動,引入一根風管,降低環境溫度。投入很小,作用很大,提高了儀表的精度和使用壽命。”周偉向記者介紹兗礦化工的“持續改革”,持改的目的就是鼓勵職工發現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以前,對于一些小問題,由于大家見慣了,就忽略了。通過激勵方式,大家主動去發現在生產中制約生產、影響成本和效率的問題,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制定措施。積少成多,公司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合成車間的周鵬剛因5 月份的“藥劑添加槽現場液位計增加上下限標識”項目,當月兌現獎勵50 元。兗礦化工改變了國企一直存在的“快罰慢獎”機制,改為“快評快獎”。公司為此成立了“持續改進辦公室”,覆蓋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崗點。因為現場的員工最清楚管轄的范圍內存在什么樣的問題,怎樣來改進。每個崗點、每個員工提出自己這個崗點、這個崗位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改進的措施是什么。員工提出的方案經過討論,通過實施改進,進行綜合評價。如果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就在全廠辦公會上進行表彰,現場發紅包獎勵。
“原來國企都是快罰慢獎,出現三違了,馬上就交罰款,但是申請獎勵需要一層層批。我們首先克服這個快罰慢獎問題,只要職工有了創新成效接著就獎,而且在大會上進行表彰獎勵,把現金放紅包里。根據成效大小,多則500 元、1000元,少則50 元。一個星期兌現一次,在大會上發現金,效果非常好。職工得到獎勵,既有政治榮譽又有經濟收入,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職工的動能發揮出來了。”任毅分析強調。
過去,企業的獎金都是做到工資表上,沒有沖擊感。兗礦化工在會上進行表彰,現場發現金,感覺就大不一樣。“職工參與自主改善,將主人翁地位表現出來,把企業的事當做自己家的事來干,和企業一條心。職工是來掙工資的,通過自己的勞動,得到了表揚,也得到了實惠。”國宏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陳愛忠說。
煤化工的生產特性,要求系統必須連續生產,除非有計劃地進行停車檢修,否則不會停車。因為系統的開停車,在安全、環保上最難把控,也最容易出問題。每開一次車、停一次車,小系統一般需要200萬~300萬元,如果大系統開一次車、停一次車,就會造成八九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損失。據了解,今年春節以來,兗礦化工沒有出現一次計劃外停車。
“我剛來化工公司的時候,就是滅火隊,各個公司的生產系統不穩定,計劃外停車偏多。計劃外停車對安全的影響、對環保的影響、對費用的影響、對生產的影響都非常大。深化改革,持續改進,杜絕非計劃外停車,實現系統的安穩長滿優,這是公司效益實現逆勢增長的根本保證。”任毅對記者說。

兗礦化工4萬噸高端改性聚甲醛項目(攝影/賈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