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許凌云
2018 年9 月,“千名干部下基層”在全省拉開序幕;2019 年7 月,“萬名干部下基層”在齊魯大地如火如荼地鋪開。
干部下基層活動中,由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李子安任隊長,來自省國資委、省科協、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的5 名同志組建的省管企業高質量發展第11 服務隊,入駐剛剛成立兩周年的山東特檢集團,進行了一場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實踐。他們幫助企業凝聚力量、解難紓困、培育發展新動能,幫助企業蹚出高質量發展之路。
2019 年,山東特檢集團經濟運行穩健、走勢良好,實現營業收入3.21 億元,同比增長46.1%;實現利潤總額3772.79 萬元,同比增長13.09%。
“服務隊的到來,給正處年幼的企業帶來了希望、增添了力量。省委選派服務隊是對山東特檢的雪中送炭!”山東特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閩生由衷表示。
駐企伊始,服務隊將完善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加強學習、走訪調研等作為入企第一項工作任務,做深做細做扎實,進而發揮好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入企業第三天,便向山東特檢集團黨委正式提出成立服務隊臨時黨支部的申請,所有成員將黨組織關系全部轉入服務企業。支部成立后,健全了內部管理制度和學習制度,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學習計劃,建立了工作例會和個人學習筆記。
調研中,服務隊圍繞熟悉企業情況、了解企業服務需求開展調研活動,先后到山東特檢集團所屬所有二三級子企業進行深入調研,系統了解所服務企業的情況。同時,通過列席企業黨委會、工作例會、項目論證會等會議,進一步加深了對企業整體情況的了解。
學習中,服務隊內部采取互為人師、相互幫扶的形式,提升服務隊成員素質。服務隊成員來自不同省直部門,對服務企業的相關領域各有專長、各有特點。支部學習時,對涉及國企改革發展、裝備制造、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科技人才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內容,由隊員分別講解,相互探討交流,進一步拓寬知識面,提升服務水平。同時,注重向企業學習,深入了解企業各項情況,更好地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服務隊克服山東特檢集團場所不足的困難,化劣勢為優勢,將成員分別安排在企業不同部門辦公,與企業同志一起工作、一起學習,共同探討業務,為更快了解、融入企業工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通過工作學習方面的各項措施,服務隊成員不僅快速掌握了企業情況,提升了知識儲備,還加強了與企業員工間的交流,扎實邁出了融入企業的第一步。
服務隊所服務的山東特檢集團,是2016 年省委、省政府響應國務院提出的開展特種設備檢驗機構縱向整合試點要求,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做出將全省質監系統所屬特檢機構進行轉企改制決策部署,由省特檢院、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評中心及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儀器站3家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組建而成的我省唯一一家公益類省屬一級企業。
山東特檢集團成立之初,轉企失敗、改革受阻等流言蜚語在社會上時有所聞。服務隊進駐企業后,也聽到了此類雜音。接下來的基層調研中,他們更是敏銳覺察到,由此流言蜚語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員工的心態,進而有可能影響企業發展的良好勢頭。

在基本了解企業面臨的困難后,服務隊認真分析形勢,研究解決對策,出實招為企業重樹良好形象。他們深入調研掌握企業真實情況,客觀總結省級特檢機構改革經驗及成果,撰寫了《關于省級特檢機構改革發展的調研報告》。調研成果分別報送省委組織部、省深改辦、省編辦、省政府研究室等有關部門,讓相關領導及時了解山東特檢集團改革發展的真實情況。
同時,服務隊成員充分利用工作交流匯報等機會,積極正面宣傳山東特檢集團改革成果。服務隊還邀請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領導來山東特檢集團進行調研,并對山東特檢機構改革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調研組返回后,撰寫并在中國市場監管報刊發文章《明確改革坐標 開掘活力之源——落實檢驗檢測機構與政府脫鉤要求推進檢驗檢測機構“五化”改革綜述》,對山東特檢機構改革模式予以宣傳推介。
“閱讀了服務隊撰寫的調研報告,我更加清楚了集團改制前后多項數據指標對比。原來,我們經過兩年的努力,不僅不再向政府要錢,還創造了幾千萬元的稅收,而且2019 年利潤率位居山東省屬企業第一名!”山東特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吳海鳴自豪地說。
山東特檢泰山大學科技園項目,是由省科技廳和省教育廳聯合支持打造的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孵化培育、創業指導、人才培訓等功能,能夠充分發揮山東特檢集團的創新優勢,具有檢驗檢測、智能制造、信息產業特色的大學科技園,項目于2018 年啟動,2019 ~2020年為重點建設年份。
2018 年底,服務隊第一次走訪調研時,項目負責人范加彬就向服務隊提出了土地使用權過戶、配套項目建設申報、人才引進等9 項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困擾大學科技園快速建設、達到預期建設目標、輻射帶動周邊科技轉化提升創造新動能的關鍵問題。
調研后,服務隊在李子安帶領下,認真梳理大學科技園提出的問題,在查閱相關政策基礎上,反復交流確定訴求,用最快的速度聯系有關部門給予支持。2018年11 月,服務隊主動協調省科協學會部、泰安市科協,積極爭取將中國科協批準的由泰安市科協與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共同搭建的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服務平臺,即中國科協創新驅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泰安市分中心落戶山東特檢集團泰安基地。
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 月,服務隊多次協調省國資委、泰安市岱岳區國土局等部門,就辦理山東特檢泰山大學科技園項目土地使用權人由山東特檢集團轉讓給權屬公司省特檢院的土地轉讓手續事宜進行多次協商,最終達成雙方均認可的手續辦理條件,順利完成轉讓。
2019 年2 月,服務隊得知由大學科技園牽頭的山東省特種設備安全與能效檢驗檢測基地項目向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的服務業發展引導基金投資未獲批準,于是分別組織項目團隊及邀請行業專家分析原因和不足,指導項目團隊提升申報材料,積極參加省級項目申報。在此基礎上,服務隊還對山東特檢集團發展中需要省發展改革委重點支持的項目進行了梳理,共梳理出魯源工業綠動力項目、長輸油氣管道保護技術推廣、工程實驗室申報等7 個方面的問題,并向省發展改革委領導作了匯報。省發展改革委領導非常重視,安排各相關處室逐項進行了認真研究,還率省發展改革委高技術處、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中心等7 個處室負責同志到山東特檢集團調研,并提出了具體意見。2019 年7 月,山東省特種設備安全與能效檢驗檢測基地項目列入當年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投資計劃,獲900萬元投資支持。
“服務隊這一整套服務組合拳打下來,不僅幫我們緩解了建設資金的壓力,完善了項目建設手續,創新驅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還實打實地引進了科技人才與項目。”范加彬無比感激地說。
服務隊還堅決貫徹省國資委要求,在《國企十條》的貫徹落實和企業管理提升方面為企業提供服務支持,幫助山東特檢集團實現管理提升。隊員們利用個人專長,在考核分配、財務管理、特種設備檢驗、標準化計量、科技創新、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提供一對一、面對面、隨時隨地的幫助,為企業想辦法、出主意,推動企業在內部管理、個性化考核、企業年金等方面逐步探索和提升。
入企以來,除了為企業排憂紓困,服務隊還不辭勞苦地四處奔波,幫助企業增項目、拓平臺。
今年,服務隊面對錯綜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和艱巨的復工復產任務,不忘持續協助企業加強對外聯絡,引導企業未雨綢繆開拓新技術、新市場。2 月下旬,在服務隊多方協調聯絡下,張閩生、李子安一行,赴山東大學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齊河基地、中恒景新碳纖維科技產業基地進行考察調研。其間,考察調研組一行與齊河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座談交流,就山東特檢集團將借助山大碳纖維工程技術優勢,聯合開展碳纖維工程技術與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技術結合的創研與產業化應用,促進我省碳纖維產業化、普及化發展,將華北分公司落戶齊河,支持齊河建設集制造檢測于一體的新材料產業基地達成一致。
山東特檢集團華北分公司的設立,并非服務隊協助特檢集團開拓的第一個發展平臺。在入駐企業的一年半時間里,服務隊始終奉行“調研+學習+實踐”工作理念,深度發掘企業在技術、研發、資質等方面的優勢,廣開思路,發現“頭腦風暴”中的閃光點,做好為企業開疆拓土文章。在服務隊多方爭取下,獲批建設的山東省艦船保障技術工程實驗室,搭建起山東特檢集團服務軍民融合戰略的技術服務平臺;獲批籌建的山東省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將搭建起推進碳纖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標準研究平臺;已建立的山東省96333 電梯應急平臺中心,為全省搭建起電梯求援、應急調度、風險預警的服務平臺;為山東特檢泰山大學科技園引入的中國科協科技成果轉化分中心,已搭建起國家級科技智庫服務企業的孵化平臺;獲批的山東省服務認證創新中心,將使山東特檢集團認證服務業務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可加快服務認證標準的形成,加速我省服務行業提質提效。
經過近4 年的發展,山東特檢集團已成為承擔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型式試驗、檢驗檢測服務,認證、認可、技術評審、相關技術研發等質量技術支撐的實施主體和投融資平臺。檢驗檢測業務已經擴展至北京、廣東、天津、湖南、江西等28 個省區市,省外業務貢獻度已占近50%;海外業務實現重大突破,已在9個國家建立業務開拓渠道,全力服務“一帶一路”重點工程,商務部、省商務廳將其確定為對外技術服務貿易重點單位。
服務隊成員表示,近期山東特檢集團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集團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一步服務隊將重點圍繞山東特檢集團混改方案中遇到的困難加強協調,助其盡快完成改革,力爭服務期間實現“扶上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