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霞
摘要:在大力推行新農村建設的今天,地方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鄉鎮財政工作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加上國家政策向“三農”傾斜,基層政府部門的財政資金投入也不斷增多。但是當前鄉鎮單位在財政資金監督方面的理念還不夠成熟,為加快鄉鎮建設,基層政府部門要認真審視當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的各項行為,完善監督監管機制,切實維護鄉鎮群眾的利益。
關鍵詞:鄉鎮財政資金;財政監管工作;基層政府部門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向“三農”傾斜,鄉村建設獲得的財政資金逐年增加,農業農村補貼資金也不斷增長。在大力推行新農村建設的今天,地方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鄉鎮財政工作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各地鄉鎮政府在使用財政資金時必須慎重,落實各項資金流向及效益,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到實處。因此,基層政府部門要認真審視當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的各項行為,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一、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重要性
鄉鎮單位加強財政資金使用監管,有利于提高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的規范性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規范財務收支行為,健全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并整改財務混亂問題;有利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使教育、醫療、文化條件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等方面的財政補助資金及時到位,確保資金用于鄉鎮的各項建設;有利于抑制不良行為,避免貪污、截留、坐支、挪用和私設“小金庫”的現象。對鄉鎮財政資金進行監管,準確記錄資金使用流向,保證資金用于鄉鎮建設與發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村級財務管理水平、維護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及鄉鎮居民的切身利益。
二、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目前待解決的問題
相對于一線城市來說,鄉鎮的發展在理念和經濟水平上存在滯后性。在財政資金管理方面,鄉鎮監管理念落后,缺乏對風險把控的意識,缺少內控機制。因此,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創建財政資金監管機制,成為目前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要事項。
從工作實踐來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存在以下明顯問題。第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鄉鎮在財政方面的預算管理不科學,資金流通支付制度不規范,部分賬目分類及管理不清晰,貨幣資金管理混亂,基礎核算沒有及時完成。第二,財政資金監管范圍有限,在實際監管過程中存在盲區,沒有科學合理的監管流程及范圍。第三,監管信息公開不夠透明,信息披露制度不夠完善,人民群眾獲取信息與財政資金審批使用信息有時間差。第四,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甚至存在一人多崗的現象,對崗位權責設置不清晰。第五,在信息化時代,大部分鄉鎮缺少科學技術支持,對財政資料的核查難度較大。
三、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幾個重要措施
要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管理,應建立健全財政資金監管制度,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完善數據庫及監管信息化系統,建立健全監管信息公開制度,具體措施如下。
(一)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加大財政資金監管力度
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目標,就是要提高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率,以確保將有限的資金應用在最需要的領域。鄉鎮政府應增強財政資金監管意識,改進方式方法,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科學分配預算資金,同時應加大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并解決實操性問題。
(二)確定財政資金監管范圍、重點及流程
根據國家現有的財政管理政策,應將鄉鎮財政資金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并對涉及資金大、影響面廣的項目進行重點監管,包括基本財政支出、工程建設項目支出、財政補助資金等,還要對財政資金監管工作進行細化,規范鄉鎮財政資金運作。此外,在監管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對本地經濟情況進行深入考察,這樣對國家劃撥的各項資金使用情況才能監督有據、運作有序。
在資金監管過程中,要切實做好鄉鎮財政資金預算執行工作,做到上下聯動,將資金統籌規劃,分類監管,確保政府日常工作正常運轉、專項資金合理運營,以及財政補助資金步步落實,為鄉鎮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保障。
(三)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專業人員隊伍建設
在新時期,應注重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人才選拔制度及任用制度,并根據鄉鎮實際需求,引進高素質、專業化財會人才,實現崗位與人員的合理配置,加強監管團隊建設。明確各個崗位職責,加強財政人員的業務培訓以及績效考核,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水平。
(四)完善數據庫及信息化系統,制定鄉鎮財政資金可量化指標,加強監管
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是一項復雜持久且牽涉甚廣的工作,而制定一套科學有效的鄉鎮財政資金績效考核指標,將財政績效評價進行量化,有助于提高財政資金的監管效率。
一套科學有效的考核指標應對納入財政監管范圍的鄉鎮財政資金進行詳細的分類,明確財政資金績效評價的重點難點和相應指標,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合理地確定考核的目標、內容和依據。
同時,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也要多采用科技化的方式方法,將財政資金相關賬目、審批文件等通過計算機進行匯總,建立相關項目的數據庫,便于查閱整理歷史數據,同時實現與上級部門的及時有效溝通,使信息上通下達,提高財政監管工作效率。
此外,財政資金監管人員要對財政資金的相關賬目采取定期核查或不定期抽查、巡查等方式,加大對鄉鎮資金的監管力度,提高財政信息管理的有效性。
(五)豐富公開載體,完善監管信息公開公示制度
財政資金監管關乎民生,因此,不僅需要鄉鎮政府及事業單位的財會人員進行專業監管,也需要社會監督。鄉鎮政府部門應建立多方面的信息公開渠道,在財政資金使用前,向上級部門報備,并且將資金流向、項目信息等通過信息公開渠道及時傳遞給人民群眾,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對于群眾提出的疑問也要及時耐心解答。完善監管信息公開公示制度,聽取群眾呼聲,及時與群眾溝通。
四、結語
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是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是保證鄉鎮發展資金安全高效使用的重要環節,對于鄉鎮經濟活動以及政府相關活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應正確認識到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問題,切實加大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力度,切實維護鄉鎮群眾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張海芳.關于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能力建設的思考[J].中國市場,2019(35):46-47.
[2]郭玉花.建立資金監管績效評價機制 切實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37(10):79-80.
[3]劉林林.新時代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能力建設的思考——以湖北省為例[J].財政監督,2018(14):74-77.
[4]陳蓉.新形勢下做好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思考[J].財會研究,2016(12):45-46.
[5]洪兵.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J].經濟研究參考,2016(30):18-19.
[6]吳芳.如何加強鄉鎮財政資金安全管理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3,19(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