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 趙藝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基礎工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這也引起了相關人士的廣泛關注。因此,在基礎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選擇最合適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不斷提高施工質量,保證房屋建筑基礎工程施工的安全。
關鍵詞:房屋建筑;基礎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前言
房屋建筑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建筑物基礎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和探討建筑物基礎工程事故的成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建筑物基礎工程的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地基施工的施工特點
1.潛在性。建筑地基的施工涉及到得工序非常的復雜,并且需要進行合理的銜接,每一道工序都和前面的工序或者后面的工序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系,但是這些工序存在著覆蓋與被覆蓋的關系,如果出現問題很難進行檢測,因此,在進行地基施工檢測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潛在風險。
2.嚴重性。建筑地基是一個工程的基礎,正是由于其這個特點,如果在工程建設完成之后,在進行檢查,即使檢查出來,也很難進行整改,并且會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失,如果地基施工產生了風險,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整改,很容易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造成人身傷亡。
3.困難性。基礎工程質量事故處理難度大是指它與建設工程其它部位事故處理相比而言,之所以有很大的困難性,主要由以下的幾點導致,第一、整個的施工過程都在地下進行;第二、地基承載了整個工程的質量,如果出現了問題對整個的建筑有著絕對性的影響。
二、房屋建筑影響基礎地基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
從基礎地基質量形成的特性及其質量事故發生的特點分析,主要因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①地基基礎缺陷的種類及其對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響;②上部結構的整體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體情況對地基基礎變形的適應性;③地基基礎變形、結構變形的數值,發展速度和趨勢;④地基基礎缺陷和加固上部結構的可能性和經濟性。
三、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方法
1.注漿法
在建筑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可以采取注漿法,但是需要注意應當在加固的土層保持一米左右的不加固土,這樣才能避免漿液在施工期間出現上冒的現象,必要時,為了防止上冒現象的出現,還可以采取夯填素土或者是打灰土層的方式。在注漿法使用的具體程序中,需要將灌注漿壓力控制得當,一般的范圍標準:開始時候0.2-0.4mpa,結束時候0.8-1.0mpa。在進行涂的加固施工中,必須按照從上到下的施工順序,如果出現了滲透系數隨著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時,就必須調整順序,改為從下到上的方式,才能夠規避問題的出現。其中,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必須經常抽查經常性的對漿液配合比與性能指標,盡可能確保孔位、孔深、注漿壓力值等施工數據標準的準確性。另外,注漿孔位必須將鉆孔的日期標明,避免出現漏孔現象。
2.強夯法
利用強夯法進行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時,必須先進行定位測量,然后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加以細致化,其夯點可以先由施工單位確定,并且將側放夯點依次決定出來。在強夯施工之前,需要進行兩次的預壓施工,依次來確保場地平整度滿足設計標準,此外,還需要精確的測量場地的高程,從而確保夯點的布置以及測量放線的合理進行。在地基基礎施工中,如果地下水水位相對較高,就需要將厚度在0.5-2.0cm的沙石墊層或者是細小沙石攤鋪一層。另外,降低地下水水位也是不錯的方式,相比前面的方式,這種方法更有利于消除孔隙水壓現象。在施工中采取搶夯法還是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比如:分段施工的開展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在開展分段施工時,必須要遵循一邊夯向另一邊、邊緣夯向中心的方式。
在分段施工期間,在每一次夯完之后,就必須對場地進行一次憑證,等待放線定位沒有任何的差異之后,再利用機械能夯擊的方式施工。一般來說,強夯法都是按照先深后淺的方式進行施工,也就是說,按照深層土、中層土、厚層土這樣的施工順利開進行基礎施工。之后,在夯擊一次結束之后,就必須再一次通過低能量的方式夯擊一次。如果現場施工條件滿足,就可以利用小夯擊錘來進行夯擊。其中,我們絕對不能夠忽視夯擊參數, 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參數來進行施工,同時,對于落錘的準確性和平穩性都必須嚴格的遵守,如果坑內出現了積水,也需要及時地將水分排除掉,再進行施工。
四、房屋建筑確保基礎地基工程施工的合理性
1.重視工程勘查的準確性
應根據建筑物場地的特點,建筑物情況合理確定工程勘察的任務。勘查工作是進行規劃、設計、施工必不可少的基本依據,對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有著直接影響,決不能忽視,也不能隨意進行而不考慮是否適用。特別是對復雜、軟弱的地基,更應慎重對待。
另外,要按照相關規范要求設定樁基施工勘察鉆孔深度。因為鉆孔深度如果不符合設計上對壓縮厚度的需要,或者達不到樁所坐落的土層時,就不可能正確計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樁的正確承載力,也就達不到基礎設計要求。因此必須按設計要求確定合適鉆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量不足,鉆孔和探坑布點少,再加上鉆孔深度不夠,以致不能表達出土的不均勻性和層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的翹曲和彎折而出現裂縫,容易造成很大的危害。
2.提高結構設計的合理性
地基基礎結構設計必須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上部結構類型及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和當地的施工技術水平及材料供應情況,并結合現場具體情況,在適用性與經濟性的前提下,保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結構在正常使用過程中不發生裂縫或損壞。施工人員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時,應復核設計地基承載力的合理性。一旦地基產生較大的沉降或傾斜,必須立即停工,會同勘查、設計和業主單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發生災難性破壞。
五、結束語
上述方法都是針對地基施工時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仔細研究,在具體施工操作中,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認真選好對應的施工方法,以此保證房屋基礎工程的穩定,保證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羅輝.中華民居(下旬刊). 2013(11).
[2]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祝成展.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2(22).
(作者單位:華廈外包服務(遼寧)有限公司1
沈陽中達卓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