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川 文平蘭
摘要:園林綠化工程作為一個小的生態環境,施工技術比較復雜,涉及到了較多的學科知識,如土木工程、植物種植與養護技術、水電工程等。相關設計人員要根據周圍的環境統籌安排,對不同的學科知識有所了解,嚴格要求技術工人的綜合素質,在體現學科知識專業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藝術性的體現。從而營造出賞心悅目的園林環境,發揮園林的重要建設意義。本文就園林綠化種植工程施工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園林綠化工程;種植;施工技術
1園林綠化工程種植要求
1.1土壤要求。在土質方面,苗木生長通常沒有較高的要求。但一定要保證土壤里的酸、堿、鹽與苗木種植的需求是相符的。一般情況下,鹽堿地、貧痔、受污染土地等都不利于苗木種植。例如,如果土地貧痔的話,可以以改進有機肥、農家肥的方式來增添土壤營養。還有,影響苗木生長的因素也與土壤硬度有關,有效提高苗木種植后的成活率就必須充分保證苗木生長所需的土質條件。
1.2水質要求。將苗木種植到土壤中后就需要做好澆灌工作,這時候苗木對所需要灌溉的水質也有所要求。水分的充分供給可以為移植后的根系的生長提供條件。在種植苗木的時候要對苗木的澆灌時間進行科學的規劃,而實際澆水的方案也要根據苗木生長特點、生活習性以及生長周期等來確定。一般園林綠化的種植苗木只需要確保其酸堿成分適量,并沒有污染即可,對水質其他的要求并不高。
1.3采購要求。綠化苗木通常應選用根系長勢好的幼苗,這種苗木生長較好,容易管理。同時,選擇苗木時還要對幼苗長勢、病蟲害抵抗能力、綠化帶設計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盡量選擇青壯年期株體。為了方便后期修剪和設計,可選購比設計規格稍微大點的株體。
2園林綠化種植工程施工技術
(1)在園林綠化施工前,要對施工現場地面上的石塊、雜草、建筑垃圾等進行清理,確保施工現場環境符合施工規范。(2)在施工整地方面有相應的要求,土壤的高度要嚴格遵循設計圖紙,土壤的沿路面要比普通路面高出五厘米左右,在草坪坡度的設置方面,不僅要使灌水排水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同時要達到美觀的效果;(3)土壤處理完之后,根據設計圖紙,同甲方工程師樹苗點位進行種植。(4)確定定位樹苗后進行挖坑,挖坑要根據樹坨的大小進行,一般來說,樹坑的深度要比樹坨直徑長20cm,遇到的建筑垃圾較多時,直徑深度可以增加至30~50cm,同時要換土。(5)種植樹苗的選擇要充分地與甲方設計師或是技術人員進行溝通,通過領會設計圖紙要領,從樹形、長勢、規格、無病蟲害等方面進行嚴格地選擇,同時符合設計要求和園林景觀要求。(6)取苗工作,所有大規格喬木在起坨時,以不傷害根系為前提,在苗圃要按地徑的6×12倍進行,起坨后,用鋪包片、草繩打包。所有的灌木和鋪地植物要用鋪包打包。起包后的植物要根據植物的特點和自身的生長性能進行修枝整理,以便植物滿足觀賞性與成活率。(7)假植苗木的種植方式要根據其自身的特點來決定,一般是在東南方向按順風方向擺放;(8)由于不良的枝條會對樹苗的根系造成破壞,因此,在種植之前,應對其進行修剪,在種植樹苗的時候,要確保其與地面是垂直的關系。大型喬木和灌木的埋土工作都是需要分三次進行,但在具體的工序上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喬木的埋土過程更復雜一些;(9)打樹盤:樹盤的深度為15~20cm之間,樹苗的規格相同和樹盤的大小相等,保證樹盤平整光滑。(10)澆水:做好植物支撐后,要及時澆足水。
3園林綠化種植施工養護
3.1水分管理。在進行樹木澆水時,要根據樹種、土質、氣候、植株大小等參數確定澆水量,需要遵循因地適宜和因時適宜的原則。比如,花卉類植物的根系比較淺,澆灌水量要適宜,根據地表濕度調整澆水量。
3.2施肥管理。施肥方式主要包括:(1)追肥。植物種類不同、季節不同生長所需的養料也不盡相同,需要根據植物生長期不同追加肥料。(2)根外追肥,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及時噴灑尿素溶液。
3.3病蟲害防治。苗木管理人員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苗木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并盡早解決,要以防為主,精心養護;另外,可以采取化學防治、綜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人工防治等方法來有效抑制病蟲害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盡量將病蟲害率控制到5%以下,這樣才能保證苗木移植栽植的基本綠化要求,減輕病蟲害對其的影響。
4種植應注意的問題
4.1種植的時間。對于植物的栽培,種植時間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植物的生長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如果不按照其生長規律進行栽培,會使其成活率大為降低。以落葉樹和常青樹為例,落葉樹種植的最佳時間是在葉子落完之后第二年春天樹木發芽的時候,而常青樹的最佳種植時間則是每年的二到五月份和十月到十一月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對落葉樹進行反季節移植必須要帶土坨。除此之外,還應當結合不同植物的特點確定其修剪枝葉的時間和澆水的次數。除了樹木之外,花草種植也是同樣的道理,都需要根據其自身的特點來確定種植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其成活率。
4.2種植前的修剪。在園林工程綠化植物施工過程中,種植前需要對植物進行修剪,把已經發生腐爛或者枯萎的根部全部剪掉,以提高植物成活率。植物種類不同,修剪標準也不相同,喬木類植物修剪要遵循“降低植物枝干樹葉水分蒸發,擴大根部水分吸收”的原則,而對于比較珍貴的植物,則要盡量少剪。
4.3植物配置。在進行植物的配置時,需考慮到的因素有:首先,配置的各種植物是否協調、是否符合所建園林的意境以及色彩搭配,與園林是否整體協調等。單體的植物配置需注重輕微重疊,而不同類型植物的搭配需注重比例的平衡,使得銜接起來的視覺效果能夠完全融入到整體的園林環境中去。其次,土壤的改造需適應植物的生長,還有夏天植物和冬天植物間色彩的協調搭配。
4.4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技術有很多,包括最常用的:植物形態、美觀、線條和色彩,這些因素是園林植物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是山地植物條件的決定。植物有創造景觀的能力,以達到景觀藝術創作的目的,植物在加工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組合或景觀空間分割。建設綠色園林的主要途徑是合理結合花卉群、樹木和灌木,在當前建筑的前提下,挑選出相應的植物安全協調景觀環境。
5結語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系統性,要實現園林綠化工程的高質量就必須對其各項施工管理技術進行研究。園林施工人員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全面做好綠化苗木的種植與管理工作,從而有效提升城市的綠化建設質量,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園林工程綠化種植施工關鍵技術探析[J].曾晨.綠色環保建材.2020(01).
[2]綠化種植施工技術在園林景觀施工中的應用[J].陶德專.住宅與房地產.2020(06).
(作者單位:河南林洋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