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

同學們好,我叫施一公,來自西湖大學,很高興有機會給大家上開學后的第一課。今天,我想給大家講四個觀點。
①
第一點,是獨立。雖然你們還沒有成年,但你們應該逐漸地自立、獨立,用自己獨立的眼光審視世界,在生活中也要慢慢獨立起來,自立起來。沒有獨立,就很難有今后對世界的判斷,對周圍世界的認識。
第二點,是思考。我要強調的是獨立思考,這和獨立還不太一樣,是指自己用心去觀察世界,基于自己的觀察、比較做出判斷。獨立思考的背后實際上是批判性的思維。無論對什么事,自己都要有獨立的判斷,要琢磨這個事對不對。其實任何一個人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一開始總會有各種標新立異的想法,也許有些觀點不被社會接受,也許有些觀點是錯誤的,但都沒有關系。獨立思考的價值是一輩子的,不僅在學習中會受益,將來在工作中、社會上,甚至走出國門,在任何一個地方,你都會受益于獨立思考這種行為和能力。
第三點,是尊重。尊重什么呢?一是尊重自己,二是尊重別人。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一定是尊重自己的過程。我們可以謙虛,可以謹慎,也可以有時候外圓內方,但無論怎么樣,我們都需要做到尊重自己。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讓自己在社會中、學習上走下去。但只是尊重自己還遠遠不夠,如果只有尊重自己,這個社會就會變得很對立。
這個社會是需要包容,需要彼此理解的,而包容和理解的背后是尊重別人。你尊重自己,同時也尊重別人,社會自然會有包容,社會自然可以和諧發展,社會、周圍的環境自然會讓你賞心悅目,世界會變得平和。
第四點,就是科學。什么是科學呢?科學是對自然界客觀的描述,它是近似真理的一些存在。我們有時候會情緒化,對事物的判斷會走極端,這些都是和科學相背離的。相信只要大家學會尊重科學,很多事情都可能得到比較好的解釋。科學是世界前進的動力,也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必須尊重科學。
②
同學們,剛才我給大家講了四個觀點八個字——獨立、思考、尊重、科學。科學究竟跟我們有什么關系,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很長,可以追溯到19世紀。
有一個荷蘭的科學家叫倫琴,他在1895年發現了X射線。他用X射線給他的夫人拍了一張手部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婚戒、手指,看到骨骼。這是人類已知的第一張X射線穿透人體組織之后留下來的照片,顯示出X射線強大的穿透功能。這個科學發現,后來走進醫學,成了醫學的一個重要基礎。1901年,世界首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就頒給了倫琴先生。
20世紀初,德國科學家馬克斯·馮·勞厄發現了氯化鈉晶體可以被X射線折射、衍射的現象。他很快意識到,經過折射、衍射之后,在氯化鈉晶體后面的膠片上出現的一個一個黑斑,代表了氯化鈉氯原子和鈉原子相對的位置,以及它們本身的化學物理性質。這個發現非常重大,馬克斯·馮·勞厄因此獲得了191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盡管馬克斯·馮·勞厄發現了衍射現象,但他并沒有發現衍射規律。這個規律是由英國科學家布拉格父子發現的。布拉格父子攜手合作,用了很長的時間推理出一個特別簡單的公式,那就是n倍的波長等于兩倍的間距乘以入射角θ的正弦值,即:nλ=2dsinθ。這個非常簡單的布拉格公式,就是我們現在觀察物質世界最重要的理論依據。
布拉格父子1915年共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這位做兒子的,也就是我們說的勞倫斯·布拉格,只有25歲,是迄今世界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
講到這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科學需要合作,需要激勵,需要求真,需要尋求自然界的規律。
③
無論是倫琴先生,還是馬克斯·馮·勞厄和布拉格父子,他們都沒有看到X射線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X射線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最重要的改變,其實并不在醫學上,而是讓人類從微觀上實實在在看到了原子和分子的排布規律、蛋白質的組成、細胞的結構,讓我們看到了每一種重大疾病的發病機理,從而可以用這些信息(就是原子、分子排布規律的信息)來制藥、來理解世界。
我舉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那就是艾滋病和艾滋病藥物的發現。有一種藥叫利托那韋,上市后兩年之內把艾滋病死亡率降低了80%。這個藥非常強大,怎么來的?我告訴同學們,很簡單,因為我們人類用X射線衍射技術,看清楚了艾滋病病毒里面有一個叫蛋白水解酶的空間三維結構。看清楚了水解酶的空間排布、工作規律,就可以針對艾滋病病毒的水解酶,設計特異的小分子抑制劑。
這個故事并沒有講完,再往前走就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大暴發。
在這個過程中,從西湖大學到清華大學,到中國科學院,到美國、西歐的一些實驗室,大家先后使用了X射線的技術、冷凍電鏡的技術。它們都是同一個方向的技術,那就是從微觀上看清蛋白質的空間三維結構,從而給人類以制造疫苗和藥物來防控和治療疾病的希望。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告訴同學們一個什么樣的觀點呢?那就是,科學發現、基礎研究,從根本上來講,是決定我們現在和未來最根本的力量。
我進行科學研究已經30年左右了,每一個重大的科學發現、科學突破在我實驗室出現的時候,我的愉悅感都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它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愉悅。怎么來描述呢?這種愉悅感,比中了彩票大獎更加讓人興奮,因為這是我用自己的力量在改變世界,在創造奇跡。
最后,我想用一個順口溜鼓勵同學們,祝愿大家學業順利:
愛體育、愛科學、
愛鍛煉、愛學習,
教室,一去如故,
操場,常來常新,
學習鍛煉兩不誤,
健康學習工作50年。
我是施一公,我能做到,你呢?
(摘自《讀者·校園版》202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