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開源 程婷 李東來 阮亞男
摘 ?要:通過對遼寧大學《生態學》的在線開放式課堂建設,以關注課程實效、過程體驗和自主探究為基本準則,讓課堂中“學生+教師”雙主體作用共同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互動合作的學習方式,開展個性化的學習,借此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生態學;雙主體教學模式;開放式課堂;在線課堂
1《生態學》課程定位及“學生+教師”雙主體教學模式構建
遼寧大學《生態學》課程致力于引導學生掌握生態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的同時,了解應用生態學的重要領域,并能初步利用生態學基礎理論與方法對生態學問題和現象進行思考,最終在生活、工作中樹立生態思想和生態意識,面對所遇到的實際問題能夠合理分析和探索。
英國教育家懷特海德說過,歸根到底,作為學生,必須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一種樂趣,而不是一塊塊任由教師捏成文化人的膠泥。如今手機成為當代學生“最好的朋友”,它迫使大學生們從早晨睜開眼就被動地接受源源不斷的信息。各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正逐步取代所有授業者們成為“知識金字塔”的頂端。隨著學生求知對象的轉移,所有授業者們就必須對傳統教育方式和教學模式實施改革,并且不斷更新。
“學”是教的目標導向,構建教與學的有效互動空間,是實現開放式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生態學》課程嘗試逐步弱化課堂中教師的主體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學生+教師”雙主體教學模式的構建來實現課堂真正開放,讓學生和教師共同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互動、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開展開放式、個性化的學習;而教師通過活化、延伸課堂,去關注課程實效,關注動態生成,關注過程體驗,關注學生發展。
2《生態學》課程在線開放式課堂建設的必要性和實踐意義
2.1《生態學》課程在線開放式課堂建設的必要性
有些學生的“求知欲”來自于探索未知的新鮮,有些學生的“求知欲”來自于追逐理想的渴求,不同的“求知欲”始于不同的“好奇心”,而授業者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發掘出這些“好奇心”,然后激發它們。正因如此,如果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與教材、課件內容全部重合沒有延伸,那么課堂便會失去它的吸引力,而學生也會喪失對它的好奇心。
《生態學》課程在線開放課堂建設可以通過MOOC、SPOC或其他形式的在線課程,將教材、課件中的知識點開放共享,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實現在線學習、云端交互等,而教師能夠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將課堂充分延伸,通過課題研究、熱點討論等形式逐步形成“學生+教師”雙主體的開放式、交互式教學模式。
2.2《生態學》課程在線開放式課堂建設的實踐意義
《生態學》課程在線開放式課堂建設的實踐意義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課堂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小組討論、課堂辯論、課題研究等形式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發揮新型課堂的互動性與開放性。同時,知識點的講授將以短視頻的形式在線上共享,而在線下課堂中,教師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知識點的延伸和應用,主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文獻閱讀、動手實踐以及寫作總結的能力。
3《生態學》課程在線開放式課堂建設的實施方案
3.1課程規劃
課程團隊對于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生態學基礎知識點以短視頻形式逐章節在線上共享,保證生態學初學者在課程學習過程中能夠迅速、準確掌握。每個視頻15分鐘左右,視頻總時長不超過240分鐘。
3.2授課采用團隊任務式授課方式
在授課的方式上,教師采用團隊任務式教學。 課程負責人根據課程建設、授課知識點和內容的規劃和設計做統籌安排;課程團隊成員主要根據學前調查、學習效果調查,設計討論區、擴展學習資源、制作知識點共享視頻等合理分工。
3.3課堂討論設計
《生態學》課程主要是通過給學生布置課后習題、作業和生態熱點問題討論題目,使得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和應用課程的知識點。討論題目在平時的授課中,根據當下熱點問題實時更新,或讓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短暫的思辨和討論,或讓學有余力的同學在課后以論文的形式提出個人觀點。
對于課后布置的生態熱點問題分析,課程團隊考慮讓學生自發的組成小組(3—5人)來共同完成課題研究,學生們可以在組內自發討論,組內問題討論成熟之后,可以擇優在班級范圍內以PPT形式發表論點,并單獨安排課時組織全班學習討論;也可在課堂上由教師分組辯論,不僅可以通過小組成員的分工協作來開發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理論知識轉化的綜合能力,還可以通過組間競爭的好勝心,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知識結構的能力。
3.4課程習題、測驗設計
3.4.1每節課后設有1—2道思考題,每章結束后設有課程作業,需要學生按時上交習題和課程作業。根據當前熱點生態學問題,布置課程論文,并計入考核總分。
3.4.2課程分為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期中考試為開卷考試,期末考試為閉卷考試。
3.4.3學生總成績=卷面分數(期中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2×70%+平時成績,平時成績30分(主要依據學生的作業、課堂討論和論文匯報完成情況)。
目前,通過近5年的試卷分析,《生態學》課程考試成績能夠較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4結語
《生態學》課程團隊按照以上的實施方案,將可以很好地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開放式課堂教學。學生將在課堂上學會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形成團隊并最終解決問題。如此,對于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培養其日后勤奮的工作態度大有裨益,為其將來進入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訊作者:阮亞男
參考文獻
[1]鄭朝強.放飛思想,張揚個性[J].基礎教育論壇,2019.
[2]童曉青.云智慧課堂開放式互動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