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對于我們這些身在一線的教師而言,有著很大的指導作用,這就明確了我們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
課堂,是落實教師備課思路和環節的場所。在課堂上我主要落實三個方面的教學任務:
一、以名著認識名著,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1.引用孔子教導孔鯉的故事
認識《詩經》并不只是單純地記憶那些知識點,更重要的在于認識了解《詩經》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和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論語·季氏》中的小故事:“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通過這個小故事來明確《詩經》對后世的重要性,讓現在的孩子對自己將要學習的詩歌產生強烈的驅動力。
2.引用孔子對于《關雎》的評價
使學生深層次地理解含蓄重禮的儒家,為何要將這樣一首大膽描寫愛情的詩作為《詩經》這一儒家經典的首篇這一文化意義。在課堂上,我引用的是《論語·八佾》篇中“《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也是歷來人們最為認同的觀點。快樂卻不是沒有節制,悲哀卻不至于過于悲傷。《關雎》中的那個男子,雖然喜歡、快樂,卻不放縱自己的性情;雖然因為得不到而感到悲哀、憂愁,卻不會任它傷害自己,更不會讓自己泛濫,他會通過“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這種改變自己、適應環境的方式,來堅持不懈地繼續追求。男有禮,女有德,這正是人類愛情婚姻生活最理想的樣子。因此《關雎》才能成為“風之始”!這是儒家價值觀世界觀的體現,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民族價值觀的體現。
通過這樣的引用,使學生利用已經熟悉的孔子和《論語》深入地認識到《詩經》和《關雎》,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視野,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二、以朗誦加深理解,提高學生賞析能力
品詩的關鍵在于讀詩。著名的語言學家朱光潛先生曾經說過:“要培養孩子純正的文學趣味,就要從讀詩開始。”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十分重視朗誦在詩歌教學中的作用,指導學生讀詩是我詩歌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朗誦中注意這樣幾點:
其一是讀準字音節奏,熟讀成誦。讀詩的第一要務就是要讀準字音和節奏。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利用課下注音讀準字音,另外《詩經》多是四言詩,四言詩的誦讀,一般讀成“二、二”節拍,即讀二字后稍作延長或停頓。
其二是熟讀成誦。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力求以不同的形式多讀幾遍,達到熟讀成誦。南宋朱熹說:“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
其三是配樂誦讀,以誦讀促賞析。朱自清認為,“熟讀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誦與了解極有關系,是欣賞必經的步驟,吟誦時對于寫在紙上死的語言可以從聲音里得其意味,變成活的語氣。”在我的教學實踐中,為了達到以誦讀促賞析的目的,通常采用配樂誦讀的方式。古典的詩歌配以古典的樂曲,使學生在古琴悠揚婉轉的旋律中誦讀古詩,能促進學生身心都沉浸在《關雎》所營造的美好境界之中,進而使學生更好地體會了詩歌中的琴瑟之好。
三、以古典引領現實,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關雎》作為愛情詩,其思想上內容堪稱是人倫情感教化的典范,我認為,教學中應當側重對學生進行樹立正確戀愛觀價值觀的教育,將會對學生正確面對或處理男女情感,樹立正確積極的戀愛觀和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
《關雎》寫男子對“窈窕淑女”思念和追求的過程,表現男子求之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但這并不是單純停留在男歡女愛的層面,詩中的男女是“君子”和“窈窕淑女”,這表明這種關系是以美德為基礎的。詩歌中的兩個人物形象是引領學生理解詩歌內涵,提升人文素養,培養健全人格的關鍵。因此,分析“君子”和“窈窕淑女”這兩個形象是重點:
君子,在《詩經》中內涵大約可以歸為以下幾類:①對國君以及卿大夫的尊稱;②對品德高尚者的尊稱;③對丈夫及心儀男子的尊稱。而《論語》中的“君子”多指有才德的人。由此可見,君子兼有才與德的雙重含義,詩歌在描寫君子求愛的整個過程中,“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鐘鼓樂之”“琴瑟友之”都是體現在這君子“發乎情,止乎禮”的這一品行,他用情真誠熾熱,執著專一;待情有禮有節,尊重對方;生活志趣高雅,多才多藝。這也是愛情中的男子(君子)該有具備的條件,該有的品德,值得今天所有追求愛情的男子學習。
既然君子有才德,那么“窈窕淑女”便有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詩中的“窈窕淑女”便寫盡其體貌德行的美好。并且在面對君子熱烈的追求時,她表現沉靜,詩中只寫她“左右芼之”“左右采之”“左右流之”,可見她既有文靜之體貌,又有勤勞矜持理智的德行。這也是愛情中的女子該有的品德和姿態,值得今天所有的女孩們學習。
學生通過這樣的解讀,可以體會到,愛情是人類高尚的感情,人的情感要受到社會文明的制約。在愛情中,人的感情要有節制,要懂得自我克制,要有文明舉止的生活態度,要培養健全的人格。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有詩教的傳統。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在學習《詩經》,吟誦《關雎》,絕不能只為簡單的應試,一定要讓這來自于我們祖先的智慧的思想光芒一定要照耀現實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古老的經典引領我們的生活,現代人生活的新時尚。我想,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是有價值的,學生的學習也才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