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波
摘 ?要:我是一名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師,從教初中數學三十多年。我認為生動、有趣的數學課,有利于農村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對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是有很大幫助的,本文從“開場白”的第一印象,教師語言,教學方法等方面闡述了如何讓數學課上得更生動,從而提高中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數學課;更生動;有趣
由于數學課理論性較強,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枯燥,與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導致了學生對數學課不感興趣。那么,如何上好數學課呢?我認為除了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外,還應在數學課堂上下功夫,把數學課上得更生動有趣,從而培養學生的習興趣,使他們有獲取知識的要求和能力。近幾十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有以下幾點嘗試與體會:
一、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從“開場白”的第一印象開始
從心理學角度和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規律看,人們對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數學,如何才能讓學對這門課產生良好的印象,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呢?這種課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首先,課堂上做了大量有趣的實驗,并在這種課的最后,又講了一些數學的趣聞和科學家努力攀登科學高峰的故事。同學們感到十分新奇,大家興趣盎然。課后,讓學生進實驗室自己動手做實驗。家庭作業中布置學生寫“你所看到的數學現象。”通過這一教學過程,給學生的第一印象是數學有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興趣是產生注意的基礎,求知的動力,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途徑是多方面的,而課堂教學則是主要形式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初一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新學科,他們帶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來上課,如果處理不好,使“學困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
因此上課前應精心設計,一開始就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講課時要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設計好每堂課的“開場白”,要講出新意,講出字里行間學生看不出來的“奇珍異寶”。因為學生對知識興趣的第一個源泉就是教師對每個學科,每個單元、每個課題的“開場白”。所以“開場白”常常關系整個教學的成敗優劣。
二、生動、有趣的數學課,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他始終處在教學活動的中心位置。只有老師可親可敬,才能強有力地吸引學生,積極有效地影響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情境”是指與某些具體情境融合在一起的問題。將數學問題融于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中,能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新知學習中。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多媒體先給同學們播放了一段《泰坦尼克號》的片斷,號稱當時最大的游輪,鳴簡徐徐駛來時,我告訴他們這船有多重。但它能穩定地把握方向,為什么呢?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言,氣氛比我想象的還要熱烈,這完全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
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使他們迷上了數學課,語言幽默,也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題,法國的一位名人一一演講家雷受麥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提出更容易讓人接受。”數學課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較抽象,但所闡述的內容卻是嚴肅的真理。要使這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原理被學生所接受,老師在教學中就要巧妙地使用幽默的語言及學生身邊的事例。刺激學生、激發學生。這樣,既可以給緊張,沉悶、呆板、乏味的課堂氣氛注入活力,又可以形成寬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覺地進入樂學的狀態。
三、生動、有趣的數學課,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多變
教學方法的恰當與否將對學生學習的興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要根據授課類型、知識內容、學生基礎的不同,“善于設計相應的最優教學方法,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玻耳原子理論抽象、難懂,在處理這一教材時,就不能一下子正面接觸課題,而一要采取遷回包則、分步到位的方法,才可能化難為易,過渡自然:再比如,平行分理,應用廣泛,條件嚴格,使用時得格外小心,如果采取設疑置障、邊講邊練
邊議的方法,引學生下深海入迷宮,參與教學,一定會使學生興趣盎然,收效較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有機結合,是提高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條件。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特別是整體基礎較差的農村中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能對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來說,如果學生對某件事情感興趣,就會積極地去探索了解,掌握起來也就很快。因此數學教育要實現其教學目標,首先應解決的就是興趣問題,調動并保持學生對數受習的興趣,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總之,任何學生學習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
總之,在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是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在課堂上發現學生有疲憊狀態時,讓學生傾聽老師的歌聲或一個動聽的故事,所以每個學生對我的數學課聽得認真、踏實、有味。因此,我教的班級數學成績總是在同年級中名列前茅。2007年全縣初中數學老師“奉獻杯”課堂數學教學大賽決賽中我獲得了一等獎。2010年東鄉片數學教學比武中獲得一等獎,這幾年在片聯考中本人任教的數學科目總在前列,2011年下期全縣統考中我所教的數學科獲第一名,2012年上期五鄉鎮片聯考我又獲得數學科第一名。在2017、2018的中考中,我班有彭紫嫣、洪慧婷、彭觀鳳三個學生考入了攸縣-中創新班。為此,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更應自覺地、積極地、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興趣這個因素,把數學課上得更生動、有趣,從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中學數學新課程標準.
[2]初中數學教與學.
[3]教師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