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薇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很多企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而對于那些規模越來越大的企業,如果能從“被管理”中進化為“自管理”,就能大大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也可以更好地發揮組織和個人在企業中的作用,為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近年來,很多業界專家也一直在討論“自管理”組織的構建問題,然而,要改變一些大規模企業一直以來的“被管理”模式,也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需要從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組織結構、管理流程、領導角色、員工角色等各個層面去全面籌劃。
而且,隨著被管理人群的代際升級,被管理人群也在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員工已經進入職場,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的年輕員工比例越來越高,他們更追求個性,更看重工作中的自我價值實現,而傳統的“被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組織中的個人都只能被動執行管理命令,卻不能充分發揮個人在組織中的能量。
有人形象地比喻“被管理”和“自管理”的區別,就好比是綠皮火車和高鐵的區別,過去都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而現在的高鐵,每節車廂都自帶動力,這樣的高鐵時速當然能遠遠超過綠皮火車。
當然,“自管理”也并非推崇“不管理”,而是提前設計好管理流程和管理架構,并制定好自運行規則和激勵政策,讓組織中的每個人都有自我奮斗的動力,為統一的企業目標,在各自的小單元中充分發揮自我的能量,通過自組織、自驅動從而實現自管理。如此,才能激活組織中的每個單元細胞,發揮企業最大的生產力,讓企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