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身份》
【比利時】于戈·德拉朗易克薩維耶·杜麥 著 汪凌 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獨創性地提出了“學校身份”這一概念,明晰地把學校內在運轉和其所處的外部環境聯系在一起,引導讀者關注兩者之間的互動,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引發讀者思考。

《日本營造之美》
【日】西岡常一宮上茂隆等 著張秋明 王蘊潔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融合日本建筑、空間美學及歷史文化的經典之作,由日本國寶級宮殿木匠、建筑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等聯手打造。第一輯中收入近千幅手繪圖,以細膩的筆觸精準還原歷史場景與建造過程,日本空間美學的奧秘躍然紙上。

《自然的棄兒》
【法】米歇爾·翁弗雷 著繆羽龍 譯
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認為人們已經喪失了對天地萬物的感覺。因此,他試圖通過對世界的沉思,重新恢復對時間、生命和天地萬物的直覺,以此理解它的神秘性以及它給予人們的教誨。

《用后即棄的人》
【美】凱文·貝爾斯 著曹金羽 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指出:現在世界范圍內,仍有超過2700萬奴隸被困在這個殘忍的制度中。從泰國的紅燈區到巴基斯坦的磚窯,再到巴西的木炭營,作者深入世界各地的奴役活動現場,用實地考察揭示當代新奴隸制的出現。

《創新化生存》
王可越 著
北京日報出版社

作者認為當前時代所發生的任何創新,幾乎都是跨界完成的,而人要具備跨界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具備完整的創新力。跨界創新之路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在不斷反思、感受、洞察、創新、行動的過程中積蓄能量的人,才能在激變的環境中,不斷提升創新化生存的能力。
《大圖景》
【美】肖恩·卡羅爾 著方弦譯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關于世界的運作方式,還有很多地方我們仍不了解,作者用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哲學的絲線編織成一張宇宙大圖景,嘗試讓讀者一起思考世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