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東
(甘肅省臨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臨洮730500)
為了探索臨洮縣黨參根腐病防治藥劑,為臨洮縣中藥材黨參GAP 栽培提供科學依據,現將4 種藥劑土壤處理防治黨參根腐病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供試藥劑:試驗藥劑A(70%多菌靈+80%百菌清,山東創新腐殖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威泰多維素(Ca≥10%、Mn+Zn+B≥10.0%,河北科威泰肥料有限公司);碳元素土壤修復劑(礦源黃腐酸≥40%、有機質≥70%、礦源黃腐酸鉀≥5%、礦源黃腐酸鋅≥1%、氮磷鉀≥8%,山東創新腐殖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土壤120(有機質≥60%、HA≥30%、FA 因子≥2%、Zn+Fe+B+Ca+Mg+Cu≥2%,山東創新腐殖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試驗黨參品種為當地主栽品種臨洮白條黨參。
試驗地點選擇在臨洮縣龍門鎮十家鋪村趙家坪社趙建峰的耕地中,海拔為1980 m,年降雨量414.1 mm,無霜期150 d,地力均勻,土壤較肥沃,是臨洮縣白條黨參種植的主要產區。
播種前施人工發酵腐熟的純牛羊糞45000 kg/hm2、開磷磷酸二銨復混肥(15-42-0)225 kg/hm2、硝基復合肥(15-5-25)120 kg/hm2、硫酸鉀(15-15-15)150 kg/hm2、河北科威泰肥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2.0 億/g)900kg/hm2,全部按小區稱量栽植前撒施作基肥一次施入。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設5 個處理,即處理1:試驗藥劑A 用量30kg/hm2;處理2:科威泰多維素用量30kg/hm2;處理3:土壤120 用量150 kg/hm2;處理4:碳元素土壤修復劑用量150 kg/hm2;處理5:不施微肥作對照(CK)。3 次重復,共計15 個小區。小區面積為5 m×6 m=30 m2。種植模式為人工栽植,栽植密度45萬株/hm2,將土壤120 和碳元素土壤修復劑分別按小區稱量后與基肥一次施入,試驗藥劑A 和科威泰多維素分別按小區稱量后撒入栽植溝中。其他栽培管理技術等均與當地相同。
黨參病害防效調查;在黨參田間中心病出現時進行調查,在生長期每隔20 天調查1 次,調查2 次。觀察記載每小區發病死亡株數,計算防治效果。
式中,CK 為對照區發病死亡株數;PT 為處理區發病死亡株數。
從表1 可以看出,土壤消毒劑A 用量30kg/hm2,觀察防效分別為83.61%和86.04%,平均防效為84.83%,居第一位;碳元素土壤修復劑用量150 kg/hm2,2 次觀察防效分別為80.25%和82.89%,平均防效為81.57%,居第二位;土壤120 用量150 kg/hm2,2 次觀察防效分別為77.31%和80.17%,平均防效為78.74%,居第三位;科威泰多維素用量30 kg/hm2,2次觀察防效分別為74.37%和76.58%,平均防效為75.48%,居第四位。
從表2 可以看出,土壤消毒劑A 用量30 kg/hm2,3小區平均鮮重(干重全部2 折1)為32.93 kg,鮮重折合產量10983 kg/hm2,比對照(10116 kg/hm2)增 產8.57%,居第一位;碳元素土壤修復劑用量150 kg/hm2,3 小區平均鮮重為32.73 kg,鮮重折合產量10917 kg/hm2,比對照增產7.92%,居第二位;土壤120 用量150 kg/hm2,3 小區平均鮮重為32.53 kg,鮮重折合產量10850 kg/hm2,比對照增產7.26%,居第三位;科威泰多維素用量30 kg/hm2,3 小區平均鮮重為32.27 kg,鮮重折合產量10761 kg/hm2,比對照增產6.38%,居第四位。

表1 不同處理防病試驗結果統計

表2 黨參測產記錄
本生產地生產的臨洮黨參由蘭州交通大學委托送歐陸科技集團(CNAS),SU301 濃 縮 系 數△#SUS32 和△#SUS37 農殘掃描檢測結論:該被檢測的樣品符合歐盟法規(EC)396/2005(食品和飼料中農藥等最大殘留限量的規定) 當前有效版本的要求。甘肅數字本草檢驗中心有限公司檢測結論:本品按《中國藥典》2015 版檢驗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結果符合規定。
土壤消毒劑A 用量30 kg/hm2,平均防效為84.83%,比對照增產8.57%;碳元素土壤修復劑用量150 kg/hm2,平均防效為81.57%,比對照增產7.92%;土壤120 用量150kg/hm2,平均防效為78.74%,比對照增產7.26%;科威泰多維素用量30 kg/hm2,平均防效為75.48%,比對照增產6.38%。以上4 種藥劑防效均在75%以上,增產在6.3%以上,建議在中藥材黨參土壤處理栽培技術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