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歡,閆躍飛,李桂蓮
(1.河南省奶牛生產性能測定中心,河南 鄭州450008;2.河南省飼草飼料站)
夏季高溫、高濕,奶牛處在嚴重的熱應激狀態下,采食量和消化率普遍降低,血清蛋白質合成能力下降,電解質水平紊亂,可能是造成奶牛泌乳量下降的重要因素[1]。然而,嚴重熱應激會導致奶牛代謝功能紊亂及免疫系統損傷,導致疾病易感風險性增加,從而影響奶牛生產的經濟效益[2]。如何使奶牛平穩渡過難熬的夏季,并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是多年來研究者及奶農們熱議的話題。通過物理方法(風機+噴淋、隔熱網等)來降低環境溫度和調控日糧營養濃度來控制奶牛本身產熱去對抗熱應激是當下多數牧場采取的措施。而該試驗旨在研究通過添加活性酵母后對奶牛自身抵抗熱應激的能力的促進,從而影響飼料轉化率及產奶量。
試驗時間為2019年6月26日至2019年7月24日。地點為河南省西部某規模化牧場。
活性酵母(3D 微囊型,釀酒酵母Sc47 活菌數≥1010CFU/g)。
按照胎次、泌乳天數、體況相近的原則,選取該牧場中產荷斯坦奶牛160頭,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分為酵母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80頭,試驗前兩組牛只生產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組和對照組牛只情況如表1。

表1 試驗前試驗組與對照組生產指標
所有試驗牛只采用全混合日糧方式飼喂,自由采食,室外水槽自由飲水。每天擠奶3次,酵母組奶牛日糧中每天每頭添加10 g活性酵母,在早上喂料時單獨飼喂。試驗期間對所有試驗牛只每周記錄1 次日產奶量,試驗組和對照組均在試驗前、試驗第15天和試驗結束后各做1次糞便篩分析,根據每層占比來評估牛只的消化吸收情況。
試驗組和對照組在試驗過程中每周測定1次產奶量,試驗過程中奶量變化如表2所示:

表2 試驗過程中試驗組和對照組奶量(kg/d)
從表2中可以看出,對照組奶牛在熱應激期間奶量呈下降趨勢,試驗組奶牛產奶量呈上升趨勢。在試驗21 d后酵母組牛只日產奶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極顯著(P<0.01)。
試驗前和試驗結束后分別對兩組奶牛的糞便使用3層分辨分析篩進行分析,試驗前酵母組和對照組上層、中層篩上物差異不顯著(P>0.05),如表3所示。

表3 試驗前兩組奶牛糞便分析結果
試驗結束時酵母組上層和中層篩上物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4所示。

表4 試驗后兩組奶牛糞便分析結果
該試驗開展時間在2018年7月份,室外溫度和濕度都很高,奶牛處于嚴重熱應激狀態。熱應激條件下奶牛出現消化、繁殖、免疫等多個系統功能異常,嚴重的熱應激甚至危及奶牛生命,在熱應激期間奶牛最直觀的表現是呼吸頻率加快、采食量和產奶量急劇下降。熱應激可以導致10%~40%的采食量下降和15%~40%的產奶量下降[3],直接影響牧場效益。
活性酵母是具有發酵能力的干酵母,富含微生物、氨基酸、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寡糖等功能性物質,能夠改善宿主動物胃腸道菌群結構、改善瘤胃發酵、提高日糧適口性、提高日糧消化率等[4]。研究表明[5-6],奶牛在熱應激期間日糧中添加活性酵母可以提高日糧的表觀消化率,提高食糜通過瘤胃的速度,從而提高熱應激期間奶牛的干物質采食量和產奶量。
該試驗中添加活性酵母組奶牛產奶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高于試驗前,說明熱應激期間在泌乳牛日糧中添加活性酵母可以提高泌乳牛產奶量,分析其原因是因為活性酵母發酵產物能夠增加纖維分解菌的活性,加快食糜過瘤胃速度,有利于提高采食量;此外發酵過程中還產生了一些維生素等益生物質,提高了日糧中營養物質的吸收率[7],從而提高了奶牛產奶量,該結果與王玲等[8]研究結果相符。
夏季高溫高濕條件下,奶牛處于熱應激狀態,額外給奶牛添加活性酵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奶牛的熱應激狀態、提高奶牛對日糧的消化率、提高產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