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琦
(廣西賀州廣濟醫院,廣西 賀州)
在醫院骨科,重度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通常而言,中老年人是此類疾病發病的主要群體,患者發病初期,日常生活中并不會感到明顯的不適感,但是隨著病情的進一步加重,患者則會逐步出現膝關節活動受限、關節疼痛以及關節腫脹等方面的臨床癥狀。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膝關節內側變形的問題,進而出現膝關節內翻的情況,進而使患者的生活受到影響。
本次研究中選擇的研究對象主要為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診的重度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52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齡42~67歲,平均年齡(59.7±4.3)歲。納入標準:患者參與本次臨床研究前未接受相關手術治療;患者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對患者采取X線檢查確診為重度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病。排除標準:患者精神存在障礙無法配合臨床研究;患者伴有其他骨關節、膝關節等疾病;患者膝關節曾接受過膝關節手術治療。
患者入院接受治療后,醫護人員需要先對患者進行抗感染以及消炎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必要的營養支持[1]。正式開始手術之前,醫護人員需要為患者注射羅哌卡因藥物進行麻醉,所選擇的注射方式為連續硬膜外注射方式,待患者陷入麻醉狀態以后,手術醫生為患者設置手術切口,手術切口設置的位置為患者患側的正中位置,通常情況下,手術切口的長度為20cm,要保證患者患肢內側的關節能夠完全打開,在此基礎上,切除患者的滑膜以及半月板,將患者的關節位置慢慢松開,完全暴露患者膝關節股骨遠端部分的關節。在此基礎上,針對患者暴露出來的關節部分,需要進行截骨處理,在對患者進行假體試模安裝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考慮到手術操作的情況,一方面需要充分考慮患者自身身體的耐受度,在此過程中,對假體的狀態進行查看,發現假體存在過緊或是過松的情況,都需要及時進行調節。在結束上述操作之后,醫生需要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沖洗患者的關節腔,在此基礎上,做好假體的安裝工作,使用骨水泥固定假體,二次對患者的關節腔進行沖洗,完全松開患者的止血帶。最后,在設置好引流管之后,將患者的關節腔關閉,縫合并包扎好手術切口。
手術結束之后,醫護人員需要引導患者調整至仰臥位,抬高患者的患肢,在患者術后48小時之內,醫護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患者引流液的顏色、流量等方面的情況,引流管的拔除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確定[2]。隨著患者病情的逐漸穩定,醫護人員需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初期以簡單運動為主,隨著患者耐受力的增強,逐漸增加運動難度。而在患者的康復期間,醫護人員還需要做好針對患者的抗感染治療以及鎮痛治療,避免患者康復期間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的保證治療效果。
首先,分析患者接受治療后的骨關節狀態變化情況[3]。
其次,分析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的骨關節功能情況。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下圖。

從兩組照片情況來看,相比于接受手術之前,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后關節寬假體間隙適宜。

表1 患者接受手術前后膝關節功能的變化情況(分)
最近幾年,我國重度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發病率呈現出了逐年提升的趨勢,這與我國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不無關系,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的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改變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隨著患者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程度的逐漸增加,患者的膝關節功能也會相應下降[4]。由于此類疾病多數情況下為老年人發病,相比于年輕人來說,老年人的耐受能力及身體各項機能都相對較差,如果單純采用保守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不僅無法達到遏制患者疾病發展的目的,反而會導致患者出現病情加重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重度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已經達到重度的患者來說,保守治療的方式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想最大限度的保證治療效果,避免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疾病的影響,選擇合理有效的治療方式十分有必要。
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工膝關節置換技術也越來越成熟,這種治療方式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有研究顯示,患者接受膝關節假體置換后,生存質量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膝關節功能得到有效恢復,不僅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痛苦,與此同時,也遏制了患者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后,膝關節間的關節寬假體間隙適宜,說明患者的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得到了有效抑制,患者膝關節位置的解剖學結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恢復。與此同時,通過對患者術前以及術后膝關節的功能進行對比,相比于接受治療之前,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由此能夠說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對于治療重度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但是,從臨床的角度來看,在對重度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并非適用于所有患者,在為患者確定治療方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患者個體的情況,切不可一概而論。
綜上所述,通過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替換患者已經發生退行性病變的骨關節,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患者膝關節解剖學結構的合理性,與此同時,還能使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得到較大幅度的改善,在此基礎上,為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