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麗,達選萍,魏花萍,楊暐,宋銀鳳,程文娟,王文文,王麗芬,楊柳青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消化科,甘肅 蘭州)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1],對2019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采取乙類傳染病、甲類預防防控措施。在疫情期間,甘肅省自2020.1.25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進行流動人員管理,除急診患者之外不收治普通病人,病房患者及家屬均較少,基本能做到一人一單間。自2020.2.21日14時起,將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相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省級三級響[2]應,該院全面恢復正常醫療工作,患者及家屬增多,基于此種情況,調查住院患者及家屬有關新冠肺炎的傳染病素養,為全面開展普通病房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理論支持。
隨機選取某三甲醫院2020年3月1日—3月20日消化科、肝病科入院患者及陪員家屬為研究對象,納入調查人員標準:年滿18歲且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無語言溝通障礙者;剔除生活不能自理及不會使用微信調查問卷人員12名。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2020年2月19日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3]以及2020年3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辦公室聯合發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4]制定調查問卷,內容涉及新冠肺炎傳播途徑、潛伏期傳染性、消毒衛生、外出注意事項、飛沫傳播預防方法、正確洗手、開窗通風、體溫測量、食品安全、傳染病安全防治辦法十個方面進行調查。
調查時間:2020年3月1日—2020年3月20日,由病房主管護士持問卷二維碼邀請患者及陪員答卷。
3.1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12份,收回208份,剔除無效問卷4份(其中患者3份,陪員1份)。根據性別分析,男性121份(58.2%),女性87份(41.8%)。根據年齡段分析18歲以下2份(0.1%)、18-25歲11份(5.3%)、26-30歲 25份(25%)、31-40歲44份(21.2%)、41-50歲65份(31.3%)、51-60歲36份(17.3%),60歲以上25份(12.0%)。根據文化程度分析,碩士及以上 8 份(3.9%)、???本科89 份(42.8%)、高中/職高/中專 65 份31.3(%)、初中 35 份(16.8%)、小學 11 份(5.29%)、不識字0 份(0.0%),監測對象的人口學特征分布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的人口學分布特征
3.2 經調查,該院患者及陪員對于新冠肺炎傳染病知識掌握方面,對于“外出注意事項”、“傳播途徑”及“飛沫傳播預防法”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較高,分別是95.2%,、91.3%和88.9%,對于“正確洗手”和“體溫測量”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較低,分別是66.3%和59.3%,其余問題回答均在69.8%以上,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調查人群新冠肺炎傳染病掌握情況
該院新冠肺炎肺炎期間住院患者及陪員傳染病素水平整體較高,城鄉患者及陪員、不同年齡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間具備傳染病素養的比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城市患者及陪員新冠肺炎傳染病素養與農村患者及陪員基本無差距,年齡組無明顯差異,具備新冠肺炎傳染病素養的比例隨文化程度的提高無明顯差異,不同性別間素養具備比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019 年底武漢市暴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簡稱新冠肺炎)[5],該病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并且有聚集發病現象,而針對傳染病防控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疫苗和健康教育。要提高疫苗在居民中的使用率,通過健康教育使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居民的傳染病素養水平[6]。目前,有關新冠肺炎的疫苗正在研制中,未投入臨床使用,所以健康教育成為防控的重要手段[7-9]。該調查顯示,該院患者及陪員有關新冠肺炎知識傳染病素養整體較高,但是在部分知識方面還是有所欠缺,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對患者及陪員的管理,針對患者及陪員加強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其對疾病防控的意識。
本調查顯示,該院新冠肺炎肺炎期間住院患者及家屬傳染病素養水平整體較高,但部分知識仍有所欠缺,如在“正確洗手”和“體溫測量”等相關知識方面。該院病區可以根據調查結果針對患者及陪員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宣教輔導,進一步提高患者及陪員新冠肺炎傳染病素養水平,以提高其防護執行準確率,從而加強醫院對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