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媛
(阿魯科爾沁旗醫院護理部 , 內蒙古 赤峰)
于醫療服務過程中,護理人員工作質量以及工作能力對于患者疾病治療會產生直接性影響,為了確保醫療服務水平獲得顯著提升,將護理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加強意義顯著[1-2]。具體在實施護理管理期間,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的運用,無法將護理流程進行充分規范,并且具體管理期間在針對性方面較為缺乏,需要探索有效方法將管理力度進一步完善[3-4]。作為新型管理模式之一,護士分層管理方式的有效運用,其能夠針對護理人員不同而對應完成管理手段的創建,可以通過層層指導而對護理工作流程加以明確規范。本次研究將我院2017年08月至2019年04月工作的90名護理人員作為實驗對象,針對護理人員探析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運用于護理管理可行性,以實現護理人員護理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
將我院2017年08月至2019年04月工作的90名護理人員作為實驗對象;護理組(45名):女44名,男1名;年齡區間為24歲~53歲,平均為(36.79±6.51)歲;對照組(45名):女43名,男2名;年齡區間為24歲~55歲,平均為(36.83±6.55)歲;納入標準:①學歷均≥大專;②工作時間均>1年;排除標準:①對于護理管理表現出較差依從性;②管理中途選擇退出研究;就兩組護理人員性別、年齡比較,均衡性顯著(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模式展開護理管理:對于輪流值班制度需認真實施,針對護理人員就護理內容展開統一化管理工作,以對臨床護理工作順利開展做出保證;護理組:采用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展開護理管理:合理完成護理管理小組建立,并且針對護理人員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合理展開分層工作,并且對于每一層級護理人員要求其對自身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職責需要充分明確,以對護理工作開展的有序性做出保證。此外通過對患者疾病特征以及科室特點加以了解后,對應完成護理計劃以及護理工作流程建立,確保在實際工作期間,護理人員可以充分落實。對于具體護理管理期間護理工作協調以及護理質量監督工作,安排護士長合理展開。而對于小組組長,除對護士長系列工作加以協助之外,需要就高級責任護士具體工作展開認真監督,并且就中級責任護士系列工作帶領高級責任護士加以指導。而對于初級責任護士以及中級責任護士系列工作,則安排高級責任護士充分負責,對于患者入院至出院階段,對于病情評估工作認真展開,并且就疑難疾病患者護理工作加以協助處理。對于護理會診以及病房檢查需要積極進行。如果護理操作難度較大,則安排高級責任護士合理展開,以確保患者對于護理干預的全面性以及專業性可以充分感受。此外就每一層級護理人員具體情況需要加以充分明確,以對不同層級護士考核工作的定期開展做出保證,使其職業知識技能獲得顯著提高。
觀察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操作能力評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理論知識評分以及護理差錯發生率。
通過模糊數字評分法就兩組護理人員操作能力、護理管理質量以及理論知識展開評分,越高分值,對應越高的操作能力、護理管理質量以及理論知識掌握程度[5]。
對于兩組原發性高血壓用藥結果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 19.0展開處理,計量資料(操作能力評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理論知識評分)行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護理差錯發生率)行χ2檢驗,以n(%)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組護理人員操作能力評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理論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1。
護理組護理人員護理差錯發生率(2.22%)低于對照組(26.67%)明顯(P<0.05),見表 2。
表1 兩組護理人員操作能力評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理論知識評分臨床對比 (分, )

表1 兩組護理人員操作能力評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理論知識評分臨床對比 (分, )
組別 操作能力評分 護理管理質量評分 理論知識評分護理組(n=45) 88.39±4.59 84.79±5.29 86.22±6.35對照組(n=45) 80.43±4.29 75.35±5.15 78.71±5.53 t 8.4991 8.5773 5.9829 P 0.0000 0.0000 0.0000

表2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差錯發生率臨床對比 [n(%)]
對于醫院護理人員而言,其同患者表現出較高的接觸率,所以其自身專業技能會對醫療機構形象以及患者病情產生直接影響,對此確定有效方法展開護理管理工作表現出顯著價值[6-7]。具體在實施護理管理期間,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的運用,無法對護理人員管理的統一性做出保證,并且系列內容體現出繁瑣性特點,在針對性方面較為缺乏,對于護理服務水平的提高難以實現。在此種情形下,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獲得廣泛運用,其主要通過對護理人員實施分層,并針對護理人員具體情況加以分析,而對于工作權限以及工作知識確保護理人員可以充分明確并落實,從而對護理工作規范化做出保障。此外具體應用期間,能夠就護理人員工作經驗、自身學歷以及工作能力加以充分考慮,從而對應性完成管理措施的制定,以使得護理管理工作獲得充分優化[8]。不同層級護理人員在工作期間所對應的工作職責以及護理內容有所不同,通過此種方式的運用,可使工作滿意度獲得顯著提升,對于護理差錯減少可以有效促進。此外具體工作期間就低層級護理人員工作情況上層級護理人員可以合理展開監督工作,以對工作技能提升做出保證。通過定期培訓以及考核,可使得不同層級護理人員操作技能以及理論知識獲得顯著提升,將自身工作能力充分加強。通過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的有效運用,可合理完成護理隊伍構建。通過對護理人員工作任務以及職責加以明確,可將護理人員工作潛能進行激發,并對其積極主動性進行調動,確保團隊意識充分發揮,保障護理服務質量獲得提升[9-11]。
本次研究發現,護理組操作能力評分為(88.39±4.59)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為(84.79±5.29)分;理論知識評分為(86.22±6.35)分;對照組操作能力評分為(80.43±4.29)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為(75.35±5.15)分;理論知識評分為(78.71±5.53)分;護理組差錯發生率為2.22%,對照組為26.67%;從而發現護理組護理人員操作能力評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理論知識評分以及護理差錯發生率均表現理想,優于對照組護理人員尤為顯著,可說明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的有效應用,可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充分規范,最終于護理管理質量提升以及護理差錯率降低方面獲得確切效果,亦說明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應用可行性。
綜上所述,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的有效應用,使得醫院護理人員管理質量以及工作能力獲得顯著提升,并且護理差錯發生率同時獲得顯著降低,可促進護理人員護理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