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勞動能力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技能。培養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應從幼兒抓起。針對當前幼兒勞動意識差的特點,本文從家園合作的角度,就如何合力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兒;勞動習慣;家園合作;合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0-01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2-0016-02
引 言
當前幼兒勞動意識較差,不少幼兒有很強的依賴心理,連基本的吃飯、穿衣等都不會做,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任重而道遠。幼兒主要活動在家庭和幼兒園,其勞動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與家長共同努力,只有加強家園合作,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成長。
一、構建家園互通機制,加強日常溝通交流
1.家長積極配合教師
一方面,家長應主動擔負起幼兒在家庭中勞動習慣的培養責任,充分認識到勞動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家庭教育方面的學習,充分借助網絡、書籍等,學習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與技巧,特別是在幼兒勞動習慣培養方面,應想方設法地激發幼兒的勞動興趣,讓幼兒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從而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主動與教師溝通,主動將幼兒在家的基本情況、勞動習慣告訴教師,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幼兒在家的表現情況。特別是在幼兒勞動習慣培養方面出現困難、困惑時,家長更要主動向教師請教,以獲得教師的專業指導,從而避免家長在幼兒勞動習慣培養方面方法不當、措施不力或矯枉過正。
2.教師積極指導家長
首先,教師應加強與家長溝通。幼兒在幼兒園的勞動表現怎樣,家長需要通過教師才能全面、準確地了解。教師應定期或不定期將幼兒在幼兒園表現情況反饋給家長,如可以借助班級家長微信群或QQ群,將幼兒在幼兒園吃飯、穿衣、脫衣、系鞋帶等圖片上傳到班級群中,或是私發給家長,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還能借助這些信息,強化家長對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意識,并學到具體的方式、方法。其次,在幼兒勞動習慣培養中,幼兒園教師應主動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切實加強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方面的專業指導。對于家長在幼兒勞動習慣培養等方面遇到的困惑,教師應從專業角度給出指導性建議,從而確保家庭教育的專業性、科學性和有效性[1]。
二、將家園合作貫穿到幼兒勞動教育的全過程
1.在集體活動中加強家園合作
幼兒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中度過的。幼兒園每天都會開展不少集體活動。教師可以借助集體活動加強對幼兒勞動意識的培養,并通過游戲活動加以鞏固和提升。在一日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平時與家長溝通了解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指導。
在美術活動中,為了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將使用的材料碗及泥工板清洗干凈,再將其晾干,然后,讓他們將自己在美術活動中留下的垃圾清理到垃圾桶中。根據很多家長反映,幼兒在家做家務很難堅持下去,通常做不了多久就不再去做。針對家長反映的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讓幼兒在這樣的勞動中長期堅持下去,并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應該在具體操作中多一些鼓勵。如在美術活動結束時,教師可以這樣鼓勵幼兒:“我們一起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洗得最干凈?”“看哪個小朋友洗得比上次更好?”等等。同時,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平日在家里和幼兒園勞動習慣較好的幼兒,以此樹立榜樣,激勵和引導更多幼兒向他們學習,積極參與到勞動中。堅持一段時間后,幼兒會逐漸形成習慣,不用教師提醒也會自覺把衛生打掃干凈。在多次實踐鍛煉中,幼兒的勞動意識得到強化,不僅會在美術活動中做到清潔衛生,還會在生活中開始注意做好衛生,并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書桌、學具玩具及床被等。
以開展洗衣服音樂活動為例,課前,教師可讓幼兒在家里仔細觀察媽媽洗衣服過程,并嘗試自己動手洗衣服,從而懂得父母的艱辛。教師可以通過班級群,將基本要求及相關提示發給家長,便于家長更加科學、有效地指導幼兒學會洗衣服的幾個基本動作——搓、抖、刷。在此基礎上,通過親子合作,每位幼兒都制作了一件環保小背心,并帶到幼兒園參加游戲。因為前期工作準備充足,幼兒對洗衣服的基本流程和動作已了然于胸。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和速度表演洗衣服的情景,并讓幼兒從中獲得愉快的體驗。當天放學后,在班級群里,很多家長傳來了幼兒幫助父母做家務的照片和話語。有的傳來了洗鞋子的圖片,有的傳來了洗碗的圖片,有的傳來了掃地的圖片,等等。教師與家長通過合作,借助班級集體活動,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有效強化了幼兒的勞動意識,讓幼兒樹立“自己的事情盡可能自己做”的思想認識,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從而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2.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
第一,借助自由活動時間整理玩具。教師可以讓幼兒輪流擔任值日生,將同伴們帶來的玩具放到指定的位置。教師還可以讓幼兒把這些玩具拿去玩,在自由活動時間結束后,再將這些玩具放回籃子里。然后,由值日生將這些玩具進行整理,并放回到指定的柜子中。在這一活動中,很多幼兒都爭先恐后地去做,充分調動了參與的積極性。長期堅持下來,幼兒在頭腦中就會形成勞動意識,從而養成自覺勞動的好習慣。同時,教師應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幼兒回家后在父母的幫助下整理自己的玩具,再由家長將幼兒整理玩具的情況發到班級群,看到收拾得整整齊齊的玩具,很多家長都紛紛為幼兒點贊。
第二,借助午休前后時間整理衣物。在午睡前,教師可指導幼兒學會脫鞋子、襪子,上衣、褲子,并擺放整齊。在午睡結束后,再指導幼兒自覺穿上鞋襪和衣服,系好鞋帶。為了降低難度,教師可以將這些勞動項目進行細化分解,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完成一個項目的訓練任務,再進入下一個項目的訓練。如可以進行系扣子、系鞋帶、折衣服、掛毛巾等專項練習,同時,發揮值日生作用,負責將沒有擺放整齊的物品擺放好,并記下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幼兒姓名,定期進行評一評、比一比活動,看哪位幼兒做得最好。同時,將這一任務作為家庭作業,要求幼兒回到家中也要這樣做,不僅自己要會脫衣服、穿衣服,還要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當天晚上,班級群里有的家長發來信息說,孩子回家后把自己的小書桌和小衣柜收拾得干干凈凈,還批評了家長沒有把物品擺放好的行為。
第三,借助課余時間擦拭桌椅。在課余自由活動時間,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擦拭自己的桌椅。每位幼兒從家里帶來一塊干凈抹布,將自己的桌椅擦拭干凈,并將相關物品收拾整理好。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擦桌子比賽,看誰擦得更干凈。這樣的評比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幼兒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從而使其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同樣,教師也可以要求幼兒回家后整理自己的小書桌和床被,形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
3.在區域活動中加強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
第一,借助角色區培養勞動習慣。如教師可以將勞動任務細化、分解到角色區中,讓幼兒在角色區域中扮演主人、客人等身份,學會剝掉干果殼、清洗水果、擺放拼盤。擺放后,再一起分享勞動成果。活動結束后,幼兒一起動手,對水果盤進行清洗,對桌椅進行擦拭,并扔掉果皮紙屑等垃圾。幼兒自己動手學習清洗水果,并共同分享,清理雜物,不僅能培養勞動興趣,強化勞動責任,還能體驗到分享勞動果實帶來的快樂。
第二,借助種植區培養勞動習慣。在種植園區,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給種植的花草及蔬菜松土、澆水,還可以親自種下一粒種子。平時,教師還可將種植園進行細化分解,每名幼兒都有自己負責管理的花草或蔬菜,并可以用筆畫一畫、記一記植物的生長情況。幼兒在種植、澆水和日常管理中,能夠切身體會到勞動的快樂。教師也應要求幼兒在家中幫助父母做好花草或蔬菜的管護,給家里的花草澆一澆水、松一松土等。在家園聯動合作中,幼兒的勞動習慣更容易養成[2]。
4.在家庭教育中加強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
家園合作能夠讓幼兒勞動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想更好地開展幼兒教育,家長需要積極支持配合教師,共同努力、齊心協力進行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例如,利用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讓幼兒從小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學會孝敬父母,為父母分擔家務。教師可利用當前很多人喜歡發微信朋友圈打卡的方式,從活動第一天起,要求家長每天發孩子在家做家務勞動的鏡頭,格式為:我叫某某某,今天是某年某月某日,我做的家務是(整理書包、整理玩具、學挑選土豆、學洗白菜、給爸爸倒一杯水、給媽媽洗一次臉等),并配上勞動照片,這樣連續發一個月,就能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幼兒園,教師可專門設置“我是小小勞動能手”欄目,在打卡期間,每天將幼兒在家里做家務的照片展示出來。在展示活動中,被選中圖片得到展示的幼兒會很有成就感,其他幼兒則會非常羨慕,從而在接下來的打卡時間中,積極參與家務勞動,并將自己的勞動照片展示出來。有的幼兒自己學會洗臉、洗手,有的學會自己洗毛巾,有的學會整理自己的床被和書桌,等等。通過一個月天天打卡堅持,幼兒勞動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勞動意識也日益增強,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也會逐漸形成。在家園合作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家長的指導,提醒家長在孩子參與家務勞動過程中多給予其指導和鼓勵,并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安排任務,絕不可布置勞動強度過大,或是有危險的勞動。在指導過程中,家長應該以孩子動手為主,而以指導和幫扶為輔,切勿自己全部包辦[3]。
結 語
綜上所述,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家長與教師的共同努力。家長和幼兒教師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夠有效促進幼兒勞動習慣的養成。因此,教師應該樹立家園共同合力培養的教育理念,構建家園互通機制,加強日常溝通交流,在集體活動、日常生活、區域活動中加強家園合作,激發幼兒勞動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
[參考文獻]
陳彩霞.家園攜手? 共育新苗[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05):25.
林瓊.如何培養小班幼兒愛勞動的好習慣[J].福建陶研,2020(01):44-46.
薛曉梅.如何培養幼兒的勞動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5(12):194.
作者簡介:丁玲燕(1986.1—),女,江蘇常州人,幼兒園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