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麗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病因以及預防護理措施。方法 擇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間于該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其均分為探究組和常規組,每組各36例患者,開展臨床研究。探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常規組患者采取普通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低血糖發生率、低血糖病因分析和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結果 探究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為5.56%,低于常規組患者,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病因與生理因素、藥物因素、運動與飲食因素有關;探究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高于常規組患者,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與藥物、生理以及運動與飲食關系密切,采取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可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
[關鍵詞] 糖尿病;預防效果;低血糖病因;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6(b)-000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s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and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72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n exploration group and a regular group, each group of 36 patients, to carry out clinical research. The patients in the inquiry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dopted the general nursing model to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hypoglycemia and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know ledge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the exploration group was 5.56%,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etiology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as related to physiological factors, drug factors, exercise and dietary factors; The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explor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drugs, physiology, and exercise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diet. Tak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care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es; Prevention effect; Cause of hypoglycemia; Nursing intervention
老年人屬于糖尿病的高危發病群體,老年糖尿病患者特指年齡超過60歲的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極易合并基礎病,因此使用藥物干預血糖時,患者極易發生低血糖,夜間發生低血糖風險較高,一旦血糖長時間保持較低水平,將會導致患者神經功能受到損傷,嚴重者會病死[1]。該文擇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間于該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其均分為兩組開展臨床研究。主要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病因以及護理干預措施,現將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該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其劃分為探究組與常規組有開展臨床研究。排除標準:患者重癥感染、中樞神經病變;患者臨床資料缺失;患者不同意參與研究。探究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值為19∶17;年齡最大者為76歲,年齡最小者為58歲,患者平均年齡為(67.5±2.9)歲;糖尿病病程為3~19年,平均病程為(9.2±1.7)年。常規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值為20∶16;年齡最大者為75歲,年齡最小者為59歲,患者平均年齡為(67.1±2.8)歲,糖尿病病程為3~18年,平均病程為(9.1±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同期對比。所有患者均已簽署參與研究知情同意書,該次研究項目已通過臨床審核,下發有正式文件。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普通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根據醫囑為患者發放降糖藥物,護理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記錄患者血糖水平變化,告知患者有關治療注意事項。探究組患者則采取護理干預: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使用積極性的語言,鼓勵患者保持治療的信心,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流時需要耐心傾聽患者的感受,保護好患者的隱私。②健康教育:考慮到老年患者的聽力,視力以及認知理解能力下降,除發放健康手冊外,護理人員還需要使用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學習糖尿病以及低血糖的發生原因,指導患者學習正確的飲食和運動方式,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做好預防低血糖準備工作。③密切檢測血糖:護理人員需要著重加強夜間的巡視,一旦發現低血糖昏迷的患者,需要立即采取專項跟蹤監測血糖水平。患者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時,需要向患者詳細說明胰島素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方法,在患者使用胰島素治療期間需要適當增加血糖監測次數,避免降糖效果過度導致患者發生低血糖[2]。④飲食與運動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詳細說明血糖水平和飲食之間的關系,提高患者科學飲食的意識,指導患者學習選擇食物的原則,避免攝入過量的高升糖指數食物,日常食物需要以低升糖指數食物為主,培養患者養成規律健康的飲食習慣。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進行適量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外出運動時可攜帶糖果,一旦發生頭暈眼花的低血糖癥狀,可立即食用攜帶的糖果,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合理掌控運動時間,控制在30 min以內,不宜在空腹狀態下進行運動[3]。⑤低血糖處理:患者發生低血糖時,可讓患者服用20 g葡萄糖塊,間隔10 min檢測血糖1次。當患者由于低血糖失去意識時,患者需要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快速提升血糖水平,患者恢復意識后,需要持續監測血糖水平48 h。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②分析兩組患者低血糖病因;③評價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從基礎知識、藥物知識和飲食與運動控制3個維度進行測評,向患者發放測評問卷,每項分值為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越高[4-5]。
1.4? 統計方法
課題研究數據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運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形式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健康知識評分)使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低血糖發生率
經過護理干預后,探究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常規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低血糖病因分析
經過護理干預后,探究組中低血糖病因集中于生理因素與藥物因素,常規組患者低血糖病因分布較廣,主要與藥物因素和飲食、運動有關。見表2。
2.3? 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經過護理干預后,探究組疾病基礎知識測評分值為(91.5±2.8)分,藥物知識測評分值為(90.7±2.5)分,飲食與運動控制知識測評分值為(91.5±2.3)分;常規組疾病基礎知識測評分值為(79.4±2.8)分,藥物知識測評分值為(81.5±2.9)分,飲食與運動控制知識測評分值為(84.2±2.1)分。可知探究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優于常規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783,P<0.05)。
3? 討論
老年人屬于糖尿病的高危發病群體,老年糖尿病患者特指年齡超過60歲的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極易合并基礎病,因此使用藥物干預血糖時,患者極易發生低血糖,夜間發生低血糖風險較高,糖尿病發病率上升與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變化有關,糖尿病屬于代謝紊亂疾病,患者發病后胰島素會出現分泌缺陷情況,患者血糖無法保持平衡,長時間處于血糖代謝紊亂的情況下,患者極易發生多器官和多系統的功能障礙[6-7]。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①生理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胃排空時間延長,藥物排泄渠道受到影響,降糖藥物積蓄進而引發低血糖;老年人腎上腺素受體興奮度降低,肝糖原儲備量下降引發低血糖;②藥物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未長時間檢測血糖,病情減輕后應用降糖藥劑量仍然較大,未及時更改降糖方案引發低血糖,部分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應用阿司匹林治療與降糖藥物起到協同作用,加大降糖作用,引發低血糖[8-9]。③飲食與運動因素。部分患者控制飲食過于嚴格,攝入的主食量不足,進食食物總量較少,兩餐進食時間間隔較長的情況下,外源性葡萄糖來源不足導致糖尿病患者時發生低血糖。部分患者運動方式不正確引發低血糖,運動頻率過高、注射胰島素后或者空腹狀態運動均可引發低血糖[10]。④其他因素。老年人視力下降,注射胰島素用量過高;記憶力下降重復服藥引發低血糖;醫護人員治療失誤,未能及時調整患者降糖藥用量。該次研究中,發現采取護理干預后低血糖風險大幅下降,同時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于糖尿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大幅提升,表明應用護理干預對于預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根據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病因,采取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低血糖。
[參考文獻]
[1]? 賈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藥物治療中并發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措施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2,9(13):64.
[2]? 張微,徐培,章欣.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的護理要點分析與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147-148.
[3]? 黃玉芹.探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誘發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8(5):7-8.
[4]? 閆雪.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繼續醫學教育, 2016,30(7):132-133.
[5]? 鄧學文,馮盟恒.社區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臨床預防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6):1151-1152.
[6]? 梁建暉.老年糖尿病病人發生低血糖反應的急救處理及護理措施[J].內蒙古中醫藥,2015(6):162.
[7]? 岳玉,王春華,王馭,等.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68例臨床分析[J].淮海醫藥, 2015(2):156-157.
[8]? 時均燕,唐現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預見性護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5):134-135.
[9]? 李欣欣,段慧英.糖尿病眼病患者出現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 2015(4):186-187.
[10]? 沈宏嬌.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救與護理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6, 20(27):3865-3867.
(收稿日期: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