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婷婷

[摘要] 目的 對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 擇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8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采用小劑量胰島素靜脈連續輸注、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比較治療效果。結果 ①實驗組患兒血糖達標時間、尿酮恢復時間、pH恢復時間、胰島素使用劑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實驗組患兒QOL評分比對照組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治療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效果較好。
[關鍵詞] 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小劑量胰島素靜脈連續輸注;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6(b)-00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children. Methods Forty-eight children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after the end. Results 1.The blood glucose reaching time, urinary ketone recovery time, pH recovery time and insulin dosag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2.The QOL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children.
[Key words] Children; Diabetic ketoacidosis;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low-dose insulin; Continuous subcutan eous insulin injection
糖尿病為患者因自身胰島功能減退從而出現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此病癥的主要臨床癥狀為高血糖,一般由多種因素引起。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兒童糖尿病的發生率逐漸增加,兒童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為主,引起空腹與餐后高血糖及尿糖的內分泌代謝疾病[1]。在兒童糖尿病類型中,以Ⅰ型糖尿病為主,因患兒年齡比較小,因此疾病易被忽略,往往在出現酮癥酸中毒后就診才發現疾病,此時疾病已經比較嚴重,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也不利于患兒的生長發育[2]。以往臨床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在輸注胰島素前靜脈推注1次胰島素,劑量為0.1 U/kg,但是目前臨床已不再使用該種治療方式,主要是因為這種治療方式增加了腦水腫的發生風險[3]。目前臨床多采用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小劑量胰島素靜脈連續輸注治療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的效果有一定的差異。該文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48例分別采用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小劑量胰島素靜脈連續輸注治療方案,治療結束后對比治療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收治的48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24例,男患兒13例,女患兒11例;年齡4~11歲,均值(7.5±1.3)歲;糖尿病病程1~5年,均值(3.0±0.3)年。實驗組24例,男患兒14例,女患兒10例;年齡4~10歲,均值(7.0±1.1)歲;糖尿病病程1~6年,均值(3.5±0.5)年。兩組患兒數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對癥治療,如糾正電解質紊亂、補液等。
1.2.1? 對照組? 小劑量胰島素靜脈連續輸注:采用短效胰島素諾和靈R按照0.1 U/(kg·h)予以持續靜脈滴注。按照患兒實際血糖水平對胰島素使用劑量進行調整,當血糖水平降至13.0 mmol/L時改為使用葡萄糖注射液(5%),按照4 g葡萄糖與1 U胰島素的比例予以持續靜脈滴注,在患兒尿酮轉為陰性后,改為皮下注射胰島素,按照患兒血糖水平實際情況對胰島素的使用劑量進行調整[4]。
1.2.2? 實驗組? 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使用胰島素泵予以24 h持續皮下注射泵入胰島素諾和靈R,初始胰島素使用劑量為0.1 U/(kg·h),間隔1 h監測1次血糖,當患兒尿酮轉陰、血pH值恢復正常時,胰島素全天使用劑量為基礎的50%。對三餐前、三餐后2 h、臨睡前、凌晨3:00血糖進行監測,取末梢血監測,根據患兒血糖水平實際變化對藥物劑量進行調整。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兒血糖達標時間、尿酮恢復時間、pH恢復時間、胰島素使用劑量;②根據QOL評分量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比較兩組患兒生存質量,得分越高說明生存質量越好。
1.4? 統計方法
研究獲取數據資料均錄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實施對比。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達標時間、尿酮恢復時間、pH恢復時間、胰島素使用劑量
實驗組患兒血糖達標時間、尿酮恢復時間、pH恢復時間、胰島素使用劑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QOL評分
對照組24例患兒癥狀緩解、體征緩解、睡眠質量、心理狀況評分分別為(73.5±3.8)分、(80.6±4.0)分、(82.3±4.4)分、(81.9±4.2)分;實驗組24例患兒癥狀緩解、體征緩解、睡眠質量、心理狀況評分分別為(88.6±4.9)分、(90.2±5.5)分、(94.9±5.8)分、(90.0±5.3)分。各組數據間比較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890、6.312、7.740、5.356,P<0.05)。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見的一個并發癥,情況比較嚴重,同時也具有較高的病死率[5]。酮癥酸中毒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酮癥酸中毒是單純酮癥,且沒有酸中毒,重度酮癥酸中毒是指酮癥酸中毒伴有昏迷,有輕度、中度酸中毒均可判定為中度。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特點為發病急、病情發展快等,因此一旦發病應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6]。以往臨床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以輸注胰島素前靜脈推注1次胰島素為主,在治療的過程中根據血糖水平變化隨時調整胰島素的使用劑量,但是經過大量研究證實該種治療方案不僅使用胰島素劑量比較大,且血糖水平也并不是很穩定,發生低血糖的幾率極高。
胰島素泵是一種模擬機體生理胰島素分泌的技術,有效控制了血糖水平,并糾正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現象[7]。治療糖尿病最有效的方式是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也是糾正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有效方式[8]。與小劑量胰島素靜脈連續輸注比較,采用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后縮短了血糖達標時間、尿酮恢復時間、pH恢復時間,更降低了胰島素使用劑量[9]。糖尿病酮癥酸患兒病情控制良好,進而提高了生活質量。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是在微電腦控制下的一種自動驅動裝置,有專用的管道系統連接泵和皮下留置針。在輸注后,利用微電腦控制著推動臂,進而將胰島素輸注至皮下組織,劑量的設定可以模擬胰島素β細胞的生理分泌,24 h不間斷地對胰島素進行補充。伴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的發展提升,胰島素泵的型號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更適用兒童,不僅有基礎量、大劑量設置,更設有臨時基礎率[10]。一旦血糖水平較高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采用數小時的臨時基礎率后,可以根據血糖實際水平對胰島素的濃度進行調整,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癥狀有所恢復后,可以切換到基礎率加餐前量的設置。胰島素泵經持續輸入基礎量胰島素進而抑制了肝糖原分解,加強了外周組織對糖的利用,控制血糖水平較好。此外,胰島素也對游離脂質酸代謝紊亂有著糾正的作用,抑制了酮體的生成,在最短的時間內糾正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胰島素泵通常使用短效胰島素或速效胰島素,吸收極為穩定,發生低血糖的幾率極低。
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最關鍵的治療為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針對糖尿病酮癥酸患兒來說血糖水平比較高,滲透性利尿后脫水癥狀嚴重,因此在收治后第一時間應予以補液,通過補液補充患兒的血容量,避免了一些異常情況的發生,在改善血液灌注后,可促進胰島素發揮出生物效應。使用胰島素泵進行治療,可完成抗感染、補液等治療,另外補液的速度更不會受到調節胰島素量的限制,使血糖更為穩定,這樣操作也更為方便,減少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針對重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來說,使用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治療的效果也較好,在治療時,通常是在補液1 h后再進行胰島素治療,尤其是休克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在意識恢復、含鉀鹽水補液后,才能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此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的飲食也需要格外注意,因患兒的食欲比較差,因此應食用易消化的單糖、雙糖類食物,如蜂蜜、水果汁等,每天糖類總量取決于胰島素的使用劑量與患兒的實際情況,通常情況下<200 g,在病情好轉之后可食用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每天嚴格限制脂肪與蛋白質的攝入量,避免機體內產生新的酮體,加重病情。
綜上所述,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治療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 王旭艷,李佳,汪治華.胰島素泵在治療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對比[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8):962-964.
[2]? 耿利娟,王丹.急救護理在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6(10中旬刊):57-58.
[3]? 宋春雨.小劑量胰島素聯合電解質補充治療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6):158-159.
[4]? 彭子俊.小劑量胰島素聯合電解質補充治療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療效分析[J].北方藥學,2017,14(9):81-82.
[5]? 黃愛,楊威,沈淩花,等.不同劑量胰島素治療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比較[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12):111-112.
[6]? 朱萬紅,楊妮,吳玉斌.血漿置換治療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并高甘油三酯血癥急性腎功能衰竭一例[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8,25(5):398-400.
[7]? 趙凌麗.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伴腦水腫的臨床特征和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6):89-90.
[8]? 侯翠萍.全面護理干預對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7):11-12.
[9]? 倪佳,陳建麗,凌萍,等.57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治療分析[J].貴州醫藥,2019,43(6):930-931.
[10]? 李琳珊,蘇芊,常波.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43例臨床特點分析[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19,41(4):334-337.
(收稿日期:20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