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韶麗


[摘要] 目的 對綜合護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中的影響進行分析。 方法 抽取40例該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基礎組,另抽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綜合組;基礎組、綜合組分別施行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對兩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及生活質量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綜合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較基礎組低;其各項SF-36生活質量評分則高于基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綜合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影響較大,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提升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 2型糖尿病;綜合護理干預;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6(b)-00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from May 2016 to November 2017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basic group, and 4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from December 2017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The basic group and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perform routine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respectively. 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FPG), 2 h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FPG, 2 hPG and HbA1c in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basic group; their SF-36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asic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2型糖尿病是臨床內分泌科多發疾病之一,可累及患者全身重要器官,致微血管、大血管病變,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亦下降。對此,有研究表明[1],在上述疾病治療中,若患者接受治療后護理不當,將會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因而除治療手段外,有效的護理措施必不可少。由此,于2016年5月—2019年5月對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以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該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對象均來自該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其中40例為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基礎組),余下40例為2017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綜合組)。基礎組年齡40~75歲,均數(65.66±4.17)歲;病程1~12年,均數(6.35±2.03)年;入院HbA1c水平6%~11%,均數(8.12±1.00)%。綜合組年齡41~73歲,均數(66.25±4.34)歲;病程2~12年,均數(6.47±2.18)年;入院HbA1c水平6%~12%,均數(9.03±0.95)%。兩組患者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選標準:符合糖尿病診療標準[2];簽訂研究協議書者。排除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及激素服用者。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方法
基礎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規護理,包括血糖監測、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等,出院時予以相關注意事項指導。
綜合組患者入院后施以綜合護理:①2型糖尿病知識宣教。評估患者對2型糖尿病的了解程度,依據患者的疾病認知程度進行相關知識宣教;定期開展2型糖尿病知識教育講座,以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講座可利用多媒體進行,運用PPT將糖尿病的病因、治療方式、禁忌證等理論內容呈現出來,并配以圖片文字說明,有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還可以運用視頻宣教,即將臨床典型病例資料制作成視頻,讓患者通過觀看視頻明白服藥的重要性、飲食應注意的問題、身體鍛煉的益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為加深患者印象與理解可做進一步的演示;座談會上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擔憂,對其錯誤認知進行糾正,讓患者對疾病形成正確的認識。②血糖監測。加強對患者的血糖監測力度,尤其是出診患者,為確保診斷的準確性,需適當增加血糖監測次數;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默記血壓、血糖指標正常值范圍,并教會其血糖監測儀的正確使用方法;告知有條件的患者定時進行自我血糖水平監測(分別于空腹時、餐后2 h進行,3~4次/周),并作好記錄,以加強其自我血糖管理。③藥物干預。為患者介紹各種降糖藥物的效果、使用方法、劑量和注意事項;將藥物使用方法及劑量寫于紙條,交予患者妥善保管,確保其按時按量用藥的正確性;明確告知患者,若漏服藥物,需告知護理人員或醫師,切忌自行補服。④心理干預。由于糖尿病無法根治,需要患者長期服藥以維持機體血糖穩定,很多患者在經過長時間治療后會逐漸產生絕望、悲觀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定時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以便及時予以心理疏導,減輕其負面情緒;護理人員可采用音樂療法為患者緩解緊張、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促使其樹立治療信心,積極配合護理工作;護理人員還可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請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與陪伴,從而令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更加堅定治療的信心。⑤飲食護理。對患者的飲食習慣進行調查與測評,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定制個性化飲食方案,請家屬協助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飲食控制工作進行監督;在制定飲食方案時,需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計算出其攝入總熱量的范圍,然后將計算結果與患者的飲食習慣、喜好相結合,制定出符合其口味的方案,并將熱量值注明,以便患者能夠直接從食物列表中選擇食物,從而達到合理搭配、均衡營養的目的。⑥運動指導。待患者血糖平穩,即鼓勵其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指導患者于餐后1 h開始運動鍛煉,初始鍛煉時間為10 min/次,以運動無疲勞感為宜,運動項目為慢跑、體操、太極拳、跳舞等;后可逐漸加大運動強度、延長鍛煉時間(以30 min/次、2~3次/周為宜),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①檢測兩組FPG、2 hPG、HbA1c水平,并對其生活質量進行調查。
②生活質量[3]:以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進行評價,共8個評分項目(生理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社會功能、總體健康、精力);單項分值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算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水平
兩組出院當天的FPG、2 hPG、HbA1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半年后,綜合組FPG、2 hPG、HbA1c水平均較基礎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評分
綜合組各項SF-36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基礎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終身治療,而由于生活及工作影響,患者往往無法長期接受住院治療,因此,出院后的自我護理對其影響較大,有效的護理干預可幫助其控制血糖,改善病情及生活質量。
綜合護理是一種由整體護理模式發展而來的新型護理模式,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施行具有綜合性、個性化的護理措施[4]。該研究數據顯示,綜合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較基礎組低(P<0.05)。該次研究中護理人員主要通過知識宣教、血糖監測、藥物干預、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和運動指導等措施對綜合組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干預,結果說明,綜合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血糖情況。其中,通過2型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宣教,可糾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錯誤認知,提高其疾病知識水平,從而有效消除或減輕其緊張、害怕等情緒,加強其治療信心,而且PPT、視頻等座談會方式可以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更易于理解,明白按時服藥、注意飲食對自身病情的改善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護患溝通,有助于護患良好關系的建立[5];通過加強患者自我血糖管理、服藥指導及監督等措施,可提高患者護理意識及其自我護理能力,使其主動堅持自我血糖水平的監測,按時按量服藥,同時保證服藥用法用量的正確性,從而維持血糖平穩,減少波動。除此之外,綜合組各項SF-36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基礎組(P<0.05)。結果指示,綜合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為飲食護理可以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了由于飲食不當而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讓患者的飲食既符合其口味,又能對熱量進行控制,確保營養均衡;通過科學合理的運動指導等,促使患者養成規律、健康、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進而改善其生活質量水平;通過及時性的心理疏導,可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護患關系和諧發展,并減輕其孤獨感,改善心理狀態,使其恢復治療及護理信心,進而改善自身病情,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后,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平穩,同時促進其生活質量的提高,可見護理效果優良。
[參考文獻]
[1]? 馬永華.個性化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9,15(4):27-28.
[2]?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編輯部.糖尿病診療標準(七)——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06年公布[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6):434,437.
[3]? 王文萍.綜合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6):126-128.
[4]? 劉紅祝.綜合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8,19(2):167-169.
[5]? 袁愛枝.綜合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4):2679-2680.
(收稿日期: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