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麟

賽舵智能創始人 任騰國內的優質技術在落地成熟后一定會向海外溢出,過去十年在智能手機、電商、支付等領域已經充分驗證了,未來十年AI 技術也將在海外迅速普及
“客服電話”,似乎是個并不招人喜歡的詞。
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新時代下的智能人工客服卻代表了便宜、可控和高效。企業可以通過高品質、標準化的溝通來獲得大量真實可靠的市場反饋,并據此逐步拓展和完善自身業務。
在國內市場,由于互聯網技術和社交、消費類軟件的發展,傳統人工客服早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智能客服產業應運而生蓬勃發展,形成了電話客服、在線客服、手機端App客服一體化的智能客服系統。
這種多渠道的有機整合,使得企業可以最大限度上降低與用戶的溝通成本,增強用戶體驗。
然而,國內智能客服賽道已經愈發擁擠,激烈的市場競爭并不利于初創公司的早期發展。
但放眼海外,東南亞地區仍舊處于一片藍海市場,這也是上海賽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舵智能)選擇發展出海業務的原因之一。
賽舵智能成立于2019年8月,總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多語言語音技術公司,主要聚焦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言處理和語義理解相關技術的應用,致力于提升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度和多語種人機交互體驗。
菲律賓被譽為“全球英文呼叫中心之都”,當地超過百萬勞動者在外包呼叫中心工作,每年創收超過2 30 億美元,占菲律賓經濟產值的10%。
賽舵智能創始人任騰,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ACM班,此前擔任觸寶科技聯合創始人,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語音合成領域有十年以上的技術經驗,發表過多篇頂級學術會議論文,同時擁有數十項專利。
“國內的優質技術在落地成熟后一定會向海外溢出,過去十年在智能手機、電商、支付等領域已經充分驗證了,未來十年AI技術也將在海外迅速普及。”任騰告訴創業邦。
菲律賓被譽為“全球英文呼叫中心之都”,當地超過百萬勞動者在外包呼叫中心工作,每年創收超過230億美元,占菲律賓經濟產值的10%。
在如此巨大的市場體量之下,其業務手段仍然非常原始,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成本。
由于跨境電商的興起,東南亞國家的電商公司也在逐漸形成規模,這就意味著傳統的點對點客服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新興企業需要利用平臺化的客服系統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在這種市場需求下,賽舵智能立足于印尼、印度、菲律賓、越南等市場,研發了iCall智能客服系統,推出了催收機器人、質檢機器人、營銷機器人、自動客服機器人等多款虛擬員工產品,并以產品對接的形式與金融、電商、在線商旅客戶進行合作。
賽舵智能服務于金融領域的催收機器人,是目前東南亞市場上發展較為迅猛的產品,通過金融公司內部系統提交上來的案件列表,催收機器人可以自動進行適配,包括確定用何種話術和語氣進行溝通,并根據電話是否接通、逾期客戶還款意向如何等關鍵信息對此次溝通進行標簽標定。
相比人工客服,催收機器人可執行更靈活、更具規模化的撥打策略,在合規的語言環境下提供更穩定的表現,有效幫助金融公司解決效率問題。
據介紹,利用賽舵智能的催收機器人進行電話催收,個人客戶逾期前平均被撥次數為2.7次,逾期后平均被撥次數為4.6次,綜合計算后平均還款率將提升4.8%。
“人工智能系統需要強大的數據支持,而這正是我們的優勢。”任騰告訴創業邦。早期在觸寶科技的工作經歷使任騰積累了大量獲取原始數據的經驗,隨著產品落地帶來的數據反饋,賽舵智能可以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產品。
在技術層面,賽舵智能在持續研究不同語系、不同語言的發展關系,并不斷進行標簽標定的技術優化,最終使得客服語言的表現力達到最好。
關于未來的發展,任騰認為有三個維度:區域擴張、行業遷移、產品線拓展。
區域覆蓋方面,賽舵智能已經在四個國家完成了落地,還將繼續向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拓展;行業覆蓋方面,賽舵智能將立足金融行業,同時向電商等客服需求量巨大的行業橫向遷移;與此同時,其產品能力也將繼續完善電話、文字乃至全渠道方向。
截至目前,賽舵智能已經實現了盈虧平衡,并與50余家企業達成了正式合作,其中大部分為金融科技公司。
在融資方面,賽舵智能在2020年初獲得了真格基金領投和IMO Ventures跟投的千萬人民幣種子輪融資,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產品研發與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