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君



今天,我要向小讀者介紹的博物館有三大特點:一是美,二是香,三是文化。大家是不是非常好奇,博物館里怎么還能飄香呢?這到底是什么博物館?來點提示吧:“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綠有紅”,請猜一物。估計大家已經猜出謎底了,對,是茶葉。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面的中國茶葉博物館。
這是一座沒有圍墻、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博物館。大家也許會問,沒有圍墻,那用什么來阻隔呢?這里種植了許多帶刺植物來代替有形的圍墻。這樣,既通透又能有效阻攔,同時,還為博物館營造出一個“館在茶間,茶在館內”的良好生態環境。看了這樣打破常規的設計,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感嘆設計師獨具匠心的理念呢?其實,這里的獨特之美遠不止這一點。
博物館充滿了“水趣”。設計師巧妙利用館內的水系統設計建造噴泉、小溪流、小瀑布等。水系統的兩旁分列著各具特色的茶樓、茶室。此外,館內還由花廊、假山、曲徑等相連,處處都能讓人感受到江南園林的雅致清新。大家試想一下,坐在綠樹環繞、鮮花盛開的地方,聽著潺潺的流水聲,與小伙伴一起品茶是何等美妙的感覺啊!
說了博物館的外在美,接下來,我要說一說它的內在美。請大家跟隨我一起走進陳列室,去看看歷代茶具之美以及文人墨客書畫作品中的茶之文化。
茶壺
明代青花高士紋茶壺
這個茶壺出自景德鎮民窯。不同于景德鎮官窯作品的嚴謹,這個茶壺只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高士坐于山水之間的形態,展現出人物的飄逸。
清代錫包砂橋形壺
再來看看這個很有創意的茶壺。原來,茶壺不只有圓形的,還可以被設計、制作成任意形狀。“異形”茶壺的美是那么獨特,讓人不禁感嘆古代設計者的想象力。
茶匙
宋代
銅茶匙
仔細看,這個銅茶匙不僅有普通茶匙的功能,設計者還將匙面設計成如意鏟形,使其既有簡潔的美感,又被賦予了吉祥寓意。
唐代越窯青釉龍柄茶匙
這也是茶匙?沒錯。這個茶匙以青瓷為材質制作而成,不僅所用材質很少見,設計也獨具一格。看這鏟形的匙面和龍首形的柄,不看介紹還真沒法把它和茶匙聯系起來。
茶罐
清代紫砂六方茶葉罐
小讀者千萬不要小瞧這個外形質樸的茶葉罐,它的形狀既圓又方,寓意為多種變化寓于方圓之中。
清代黑漆描金人物紋茶葉盒
海棠花形的盒子,還有運用描金工藝來裝飾的盒面,讓這個茶葉盒顯得非常別致。盒內一對對稱的茶葉罐,罐蓋上還刻有花卉紋飾,又為茶葉盒增添了幾分雅致。
茶畫
清代
錢慧安《百歲老人試新茶》
從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百歲老人坐在亭子里,與身邊晚輩們邊閑聊往事,邊品著新茶,聞著茶香。這樣的畫面,給人以祥和、幸福之感。
當代
黃胄《茶具圖》
茶壺旁邊放有茶杯,竹葉點綴在旁。這幅圖雖然畫面簡潔,但體現了濃厚的文化氣息。
氣象武器
翻云覆雨等閑間
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