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昕睿
父親這輩子最愛雨。
一下雨,父親就愛沖出門去,在雨中尋一處寶地。母親也不叨擾他,只是在父親出門前遞給他一把嶄新的傘。我那時不懂事,嚷嚷著求父親帶我去,得到的往往是一個充滿歉意的眼神。隨著年歲增長,我對父親的那種眼神,越來越不滿意。
父親雷打不動地在雨天出門,回來后,對著傘又像是對著我說:“這不行,得改。”他像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察覺到了我不滿的小情緒。
十多年了,我竟從沒問過父親的職業(yè),更沒料到制傘是父親謀生的主業(yè)。工藝傘做工煩瑣,活計精細(xì),這個時代還在堅持手工做傘的人太少了,可它卻是我們家的經(jīng)濟(jì)來源。
母親告訴我這件事后,我與父親的關(guān)系好似破了冰。我開始在雨天撐著父親做的傘去上學(xué),雨傘一開一合,呼啦啦地從傘面的花瓣上抖落一地雨珠,美得叫人目不暇接。
一天,父親突然提出帶我去工廠轉(zhuǎn)轉(zhuǎn),讓我看看雨傘究竟是怎么做的。印象中,那是父親第一次主動與我談起他的工作,我有些欣喜雀躍。到了工廠,父親開始制作傘柄。只見他拿起薄薄的刻刀在木料上勞作著,時而緩慢,時而利索,而后用手邊的小刷子將木屑輕輕拂下。將傘柄的木料鉆出幾個小孔后,他換了一把更小的雕刻刀,把頭埋得很低很低,幾乎要貼到木料上了,他極小心地上下挑動著,不一會兒,精致典雅的梅花躍然眼前。父親修整完邊緣,將它遞給我,眼里閃爍著什么,他說:“爸爸想把傘做好,讓我們家過得更好。”他語氣誠懇,像我幼時聽到他對傘說話那樣。我笑了笑,拉起他的手說:“一定會的!”父親似乎松了一口氣,摸摸我的腦袋,又跟我約定——以后每個月都給我做一把新傘。
之后,父親再沒跟我提他的夢想,但我知道他在朝著夢想的路上一步步前進(jìn)。一天,我放學(xué)回家,看見父親拿著傘細(xì)細(xì)摩挲著傘面,眉梢眼角都洋溢著喜悅。他歡快地招著手說:“女兒,我做的傘被人推薦了!好多人來找我做傘呢!”我看著這個沉穩(wěn)了半輩子的男人,此刻笑得像一個孩童,心中的世界火花飛舞,忽然覺得家人圍坐,燈火可親。
父親常常親自上門去給別人送傘。一天,屋外狂風(fēng)暴雨,我勸父親歇一天,他卻搖搖頭:“不行,跟人說好了,哪有不守約的道理。”我著實拗不過他,只好隨他去。父親將傘細(xì)心地包好,出了門,又用身子替它避雨。在慌亂的雨點(diǎn)中,父親邁著歡快的步子,走向雨的世界。我看著那身影倍覺感動,父親和雨,好似融為了一體。
父親愛雨,他為雨做了半輩子的嫁衣,現(xiàn)在依然熱愛著。
指導(dǎo)老師:王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