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鄒


世事茫茫難自料,2019年注定不平凡,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暫時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本該二月開學的我們到了三月都無法重返校園。可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孩子們更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把他們暫時留在家里是對他們最大的愛,但停課不停學,于是催生了線上學習,但線上學習對于大多數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學習效果怎樣?會又怎樣的副作用?這些大家都不知道。也就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最開始孩子們的線上學習主要是在各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上學期知識的一個回顧和復習,并且以完成習題為主。由于是知識復習,問題似乎沒有太多,頂多是孩子因為網絡原因或者個別孩子貪玩游戲造成的作業遲交。加上那是還有個別家長沒有復工可以監督孩子的學習,所以總得來說問題不大。到了3月9日,孩子們迎來了第二階段的線上學習——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云教電視課堂學習”。由于都是成都知名教師錄的教學課,課程整體質量是非常高的,而且范圍不僅僅停留在新課教學還重點關注了學生疫情期間的“心理問題”的疏導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說是內容既豐富又營養。但是反饋的結果來看效果卻出現了兩極分化。而且從以前“中等生”的學習效果反饋來看更能發現問題,這些“中等生”以前知識的儲備是差不多的,但他們的學習反饋卻能看出有些進步十分明顯,有些卻下滑的十分厲害,說明這種分化不僅僅是基礎知識的儲備多少而造成的更可能是“學”出現了問題。
針對出現的學習效果兩級分化問題,在教研組的線上教研中發現這個問題不是某個班的特例而是年級十三個班七百多個孩子的普遍現象。接著有進行了及時剖析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設備及操作因素
有些孩子在家由于種種原因只能通過移動設備看直播,但是因為網絡原因便選擇了點播形式觀看新課教學,但在操作上出現了問題造成課堂學習環節的缺失。可以說這是設備和操作因素造成的,更進一步的研究我們發現操作問題又可以說是由兩個方面造成的:(1)由于家長復工,孩子獨自在家,對于移動設備本身就不熟練,加之無旁人指導自然有操作不當的因素。(2)則是孩子本身是會操作移動設備的但是為了更快的完成學習,加上無家長看管,采取了部分環節甚至整堂課的倍速播放,放完就告訴自己學完了,根本沒有完全參與學習,學習效果就不用多說了。而且后者更多也更難干預。
2.思考時間不夠且無法進行合作交流
云教電視課堂由于無法實現第一時間的師生之間的交流或者生生之間的交流,所以每個提問環節往往只做了短時間的停頓就給出答案了,一些孩子來不及思考或者思考的不夠深入,因而沒有產生思維的碰撞,使得對新知的理解不到位,沒有形成有效記憶,自然知識掌握不夠好。如果有家長在一邊形成一對一的交流就會有好的效果,但如果是孩子獨自在家就只能看孩子自身的思維程度了。這樣的學習自然會出現兩級分化。
3.不重視作業反饋
課程學習不管是在教室里的學習還是在線上學習,作業反饋都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孩子在線上新課教學完之后能很好的利用課后的思考交流時間完成相應作業并及時反饋給老師,使得出現的問題能及時進行線上交流和輔導,這樣能獲得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但是有部分孩子比較貪玩,線上新課學習完了之后沒有及時的完成作業甚至到了晚上老師催促時才急急忙忙完成,作業效果不好。當然還有的孩子由于沒有有效的線上交流,新學的知識無法鞏固,加上線上教學課時也排的比較緊密,問題積累較多,作業“不會做”,只能拖到晚上老師發答案。
4.抄襲現象比較嚴重
部分孩子由于自主管理較差,加上網絡中的其他“誘惑”較多,加上沒有認真學習線上課程,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面對作業無法完成,只好想盡其他辦法,如:(1)網上搜題、手機計算器計算答案,孩子們利用網絡或者一些專門的APP,作業答案很容易搜出,而對于一些數學計算,孩子們甚至直接用手機計算器計算完全沒有達到作業的目的。(2)同學之間網上抄襲,現在大多數的孩子網絡使用十分熟練,加上現在“名正言順”使用網絡進行學習,部分孩子建立了小群“分享”作業答案。
其中第一條問題中有關“設備使用”問題比較好解決,畢竟不會用手機完成學習的孩子僅僅是個別,老師們和學生通過連線線上指導加上發自制操作PPT等方式結合能比較有效的解決,而其他問題則困擾了老師們很長時間。當然,有人會提出充分利用家長做好監督,這種一股腦全丟包袱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在當下復工復產的大環境下家長很難有太多時間陪著孩子又學習又做作業。家長發不發動,肯定是需要的,家長的監督是當下線上學習最佳最有效的監督方式,有家長監督固然好,但是家長有特殊有困難的還是需要理解,同時也需要我們老師想更多辦法去解決問題。
然而愛迪生曾經說過:“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無法可想的事是沒有的。”于是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數學組利用線上教研的機會,集思廣益提出了不少的建議。進行了許多嘗試,其中有三條策略比較有效。
1.新課學習的當天連線孩子說說學習體會
每天的新課學習之后為了檢驗孩子是否進行了學習或者是否有“快進”學習的情況,除了請家長做好監督外,也可以在當天選擇性的連線孩子,說一說學習收獲,可以選擇當天作業很遲都沒有提交的孩子,也可以是錯誤率很高的孩子,也可以是突然正確率就上來的孩子。同時在連線時要注意語言表達,對全班可以說是隨機連線,對連線的孩子也僅僅停留在“說收獲上”,不必把“作業質量”牽扯進來,要建立在心理保護的基礎上間接提醒孩子學習以及間接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
2.制作線上學習導學單,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合作學習
針對學習思考不充分或者無法實現合作學習的問題,我們數學組發動集體智慧,制作了線上學習導學單,和線下學習導學單不同的是,線上學習導學單不僅課前先需要看一看學習目標,還需要看看整堂學習的構架,因為線上學習導學單注明了什么時候需要暫停,同時配有圖片作為暫停提醒,同時暫停的時間也給了出來,保證了學習的連貫性。這樣比較有效的解決了“思考不充分”的問題。線上學習導學單上還注明了哪個環節后需要和爸爸媽媽交流一下交流多久,當然家長沒時間不方便也可以和老師同學連線一起合作學習。
3.成立線上合作小組學習小組
針對問題3和問題4我覺得成立線上合作學習小組比較有用,這個線上學習合作小組不僅可以在學習新課時連線交流學習,也可以是孩子們之間相互交流學習情況和作業情況,既然孩子們之間建立有小群相互抄襲,還不如順勢而為,讓他們把小群放在陽光下,每一個群里安排一個放心成績又好的孩子當小老師,不僅可以監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提醒其他孩子完成盡快完成作業,又能第一時間解決作業難點,有小老師講題,其他孩子也覺得比自己“瞎琢磨”或者幾個好伙伴之間相互“交流”更有清楚也更及時有效。這樣不僅僅最大限度避免了抄襲問題還解決了作業反饋不及時的問題。
總之,因為疫情,千千萬萬的老師都變身“主播”,面對孩子們線上學習狀態差,學習效果不理想,有的老師一天到晚“干著急”不停的連線、打電話,還有的老師整天都在思考新辦法,這些都是老師源于自身對孩子們的愛和對教育的熱忱。當然只有更加理性的去思考問題,發動集體智慧去提出解決辦法,并根據班級情況不斷去嘗試,面對問題才能更加游刃有余。相信經此一“疫”,我們都會變得更強大!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西航港實驗小學)
課題號:YQZX778
課題名稱:新冠疫情背景下提高學生在線學習有效性的行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