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金
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告訴我們,提高數學素養才是教改的終極目標。但作為昭陽湖初級中學的數學教師,我卻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中,存在片面地追求考試成績提升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在一段時期內使學生的整體成績有所提升,但是會造成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失去興趣,最終導致他們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不會主動思考,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近年來,在校領導的帶動下,全校開展了以“簡為道,學為本,得為上”為主要內容的“三為”教學模式,在我看來這種模式的可貴之處就在于真正讓學生從中有所思考、有所收獲。但針對初中學生的現實情況,部分學生在數學課程上已經有些吃力,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全面深入推進“三為”大課堂教學模式,開展了基于“三為”數學課堂模式,培養初中學生合作能力的實踐研究,并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一、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
眾所周知,初中時期是數學教育的重要時期,也是逐漸拉開分數的關鍵階段,一部分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容易在初中階段逐漸喪失學習興趣,這種局面當時每一名數學教師都不想看到的,但如何才能改善和糾正呢?工作十余年來,這一直是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反復思考的問題。
新課程中明確強調,數學教學一定要立足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密切練習學生的生活實際。近年來,我從教的興化市昭陽湖初級中學大力提升教學質量,常規教研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在“實”字上下功夫,積極倡導“三為”大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被確定為省級重點規劃立項課題,還在省市范圍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三為”大課堂教學模式正是強調以學生為本,努力促使每名學生都在課堂上有所思、有所學、有所獲,成為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因此,我在實踐中也積極開展了基于“三為”數學課堂模式,培養初中學生合作能力的實踐研究。
二、在數學課堂引入“三為”教學方式的重要性
在我參加入職培訓的時候,曾經聽授課老師講過這樣一個笑話:在一個國際夏令營的開放式教學中,一位外教帶著一個實習教師在給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們授課,課程結束后,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了一道思考題作為課堂作業。后來,在改作業的時候,實習教師發現所有的作業上都沒有寫名字,于是非常著急地去找外教,外教卻平靜地告訴他:“沒事,你看,這個學生答的天馬行空、很有創意,一定是美國人;這位則回答非常嚴謹、有理有據,一定是德國人。”實習教師忙問:“那這個什么都沒寫的呢?”外教毫不猶豫地說:“這個一定是中國人,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思考!”這個笑話一直留存在我的記憶里,揮之不去。當時授課老師為我們這些“準”老師們講這個笑話,用意是告訴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可謂是用心良苦。
當我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才發現在當前大多數初中生身上的確缺少一種思考、質疑、求證的精神,從小到大接受的程序化教育限制了他們的思路,從長遠來看,這對于他們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在新課改下的課程環境中,我開始嘗試通過在“三為”數學課堂模式中采用交互式的教學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因此,初中數學的學習方式應該以自主探索式和合作交流的方式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有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習得知識,而不僅僅只是通過被動地接受、記憶和模仿去習得知識。與此同時,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還要有意識地注重構建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這是由于人在輕松的氛圍中,思維能力才能處于最佳的狀態。為此,教師就要必須拋棄傳統教學觀念,廢止專注式的教學作風,在課堂上以引路人的姿態出現,學生才能勇于提問、敢于質疑。
三、 如何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初中學生的合作能力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從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應該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但部分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上已經有些吃力,為此,我們可以積極培養初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幫助他們在實踐中鞏固學到的知識。我們知道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是與生活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們在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結合生活實際選取實例,引導學生愛上數學、愛上思考。
例如:課堂教學運用小組教學時可以“前后互搭”的方式來分組。前后互搭是指成績好的和成績次的學生相互搭配,互搭的方式可以達到小組內互補的效果,而且讓小組間的差距不會過大,實現組與組之間的均衡。還能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促進學生改掉不良習慣。而且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合作能力。我在實踐中發現: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開展分組教學,以此來加速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最終不僅使學生們產生了對數學課堂的學習興趣,還有效激發了學生的爭勝之心,在課下主動學習數學課程的學生人數也越來越多,其數學素養在主動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也得到了鍛煉。這也進一步驗證了在數學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的方式,與學校“簡為道,學為本,得為上”的“三為”教學模式目標一致,都是為了讓學生真學、真悟、真懂,在“三為”課堂模式中全面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與學習水平。
因此,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引入“三為”數學課堂模式,開展關于培養初中學生合作能力的實踐研究,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共同提高,深入推進“簡為道,學為本,得為上”的“三為”教學模式,真正讓學生從中有所思考、有所收獲。
(作者單位:興化市昭陽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