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也為涉農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深入探討了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多元人才的培養思路,認為涉農高職院校應結合院校專業特點,強化農業技術應用型人才、農業創新型人才和農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為農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涉農高職院校;農業多元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S-0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20)17-0269-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7.071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Delibe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e?related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U Yuan
( 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 Hengyang, Hunan 421005)
Abstract?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provided major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and rural economy, and broad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rela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the thesis, it has deeply explored how to cultivate agriculture?related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has also boasted of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of agriculture?related technology, innovating agricultural talents and inter?disciplinary agricultural talents by appl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Key words?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griculture?rela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Agriculture?related students education
2018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走鄉村振興戰略的道路,讓農業成為具有前途的產業,讓農民成為眾人向往的職業,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1-2]。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給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戰略機遇,也為涉農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涉農高職院校應以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契機,積極作為、創新施策,聚集教研資源,助力鄉村振興,著力培養一大批具有“三農情懷”、有一定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新時代農業多元人才,為湖南省甚至全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持。
習近平同志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3]。事靠人做、業由人興,必須有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隊伍扎根農村,才有可能讓鄉村振興戰略成為現實[4]。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如何結合涉農高職院校的專業特色,在農業多元人才的培養上與時俱進,以破解人才瓶頸制約,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課題。鑒于此,筆者探討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給涉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帶來的機遇,分析了涉農高職院校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培養農業多元人才的實踐探索。
1?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給涉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帶來的機遇
1.1?現代化農業發展需要大量農業技術應用性人才
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農業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短缺的問題日益明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涉農高職畢業生沒有到鄉村就業,且鄉村就業生對口專業就業率低[5]。這意味著現代職業農民不僅數量不足,而且年輕后備人才缺乏、知識文化水平低。同時,基層農技推廣人才隊伍老化、知識陳舊,農技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并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因此,涉農高職院校要針對新農村的發展,培養一大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農業技術應用型人才。
1.2?農業現代化需要大量的農業創新型人才
習近平同志指出,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由此可見,培養農業創新型人才是農業科技進步的關鍵。創新型人才對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引領性和帶動性。一些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由于農業創新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而形成新的農業產業鏈,從而帶動農村專業戶、農村合作社、農業企業向現代農業、規模農業、品牌農業方向發展,由傳統種植型農業向科技創新型農業發展,從而依靠科技創新形成現代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因此,涉農專業高職院校必須肩負起為鄉村振興培養創新人才的歷史重任,改革人才傳統培養模式,為新時代農業發展培養專業技術過硬且勇于創新的人才。
1.3?農業現代化需要大量的農業復合型人才
鄉村振興轉略就是要發展農業生產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培育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此,農業生產的發展由分割式農業向全產業復合型農業轉型。農業經營的主體也逐漸由家庭為主向農村合作社、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模式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轉變。這就需要一大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業復合型人才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因此,要大力培養復合型農業人才,使其既有扎實的農業專業知識,又有經營與管理能力。
2?涉農高職院校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培養農業多元人才的實踐探索
鄉村振興戰略為涉農高職院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涉農高職院校也成為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承擔著為鄉村振興戰略培養人才、提供科技服務和智力支持的光榮使命。該研究以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闡述涉農高職院校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探索。
2.1?“立德樹人”,培養具有“三農情懷”的新農人[6]?習總書記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必須以“立德樹人”為抓手,把培養“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三農情懷”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之中,真正為農業現代化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領路人。首先,要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具有農耕文化特色、具有時代特點的有意義、有吸引力的課內外活動,形成愛農、學農、為農的校園氛圍。例如,組織農業知識講座、專業知識搶答賽、暑假三下鄉、精準扶貧等各項社會活動,培養同學們的“農趣”,激勵同學們的“農志”[7]。其次,涉農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學科專業的特色,通過開展農村社會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建立為農業發展而奮斗的信念。例如,開展農村社會調查和大學生的實習實訓,將大學生的視角延伸到農村基層一線,了解國情、鄉情、民情,認識到農業的發展迫切需要高素質的農業科技人才,認清自身的社會責任。激發他們對將來從事農業工作的認同感,從而為他們畢業后服務三農、奉獻三農打下扎實的職業理想基礎[7]。
2.2?突出農業教育特點,強化實踐教學,培養現代農業需要的農業專業應用型人才
涉農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專業知識和實踐的結合,切實調高實踐教學的比重。要突出學生實踐中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摒棄各種生產與實踐相脫離的教學模式;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實驗平臺、實訓基地,或者到校外企業教學見習,頂崗實習機會,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職業技能比賽是提高職高涉農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杰出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手段。例如,2019年11月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參加中國(南方)現代林業職教集團第一屆技能大賽,該技能大賽設邊坡綠化、林業3S技術應用和林分調查技術共3個賽項,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師生連續奮戰,頑強拼搏,充分展示了精湛的專業技能水平,獲得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一舉獲得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的優異成績。
2.3?校企聯合、產教融合,培養現代化農業所需的創新創業型農業人才[8]
創新是引領時代發展的第一動力。只有大量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農業人才扎根農村,引領農業產業,才能真正實現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實踐證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培養農業創新創業人才的有效機制。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根據農業產業的發展提出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市場的需求來調整課程設置,做到因材施教、學以致用;利用企業作為創新創業人才的實習基地,在校外設置專業相關的創業園、孵化器;加強對創業人員的技術指導,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
2018年8月,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與郴州市北湖區四清湖開展校企合作,共建“產教研基地”,并與“產教研基地”的相關企業簽到了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在農業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園藝園林、特色種養殖業等相關項目進行校企合作,并共同策劃實施大學生鄉村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涉及中草藥示范種植、森林旅游資源開發等項目。“產教研”基地的建設必將利于校企形成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形成教學、科研、實踐的良性互動、有利于培養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例如,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每年派出優秀隊伍參加“湖南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等創業規劃大賽。近3年來,獲湖南省創業規劃大賽一等獎7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28項。
2.4?多種措施并舉,為現代化農業培養復合型農業技術人才
目前,農業復合型技術人才的短缺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9]。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培養農業復合型技術人才的措施,主動開展鄉村振興所需的人才培訓計劃。
2.4.1?開設農村基層干部培訓實驗班。
農村基層干部培訓實驗班是拓寬農業復合型人才培訓渠道,為湖南省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持的舉措。它依托校內外的教育科研資源和管理資源,為立志服務農業、扎根基層的農村干部提供規范的培訓。實驗班圍繞現代農業技術、基層管理、美麗鄉村建設等多個主題進行集中輪訓和實踐考察,旨在培養出一批對農村有感情、有一定農業專業知識和農村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2.4.2?結合學校辦學優勢,培養一批跨學科、綜合應用的復合型人才。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將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與學校的專業特色相融合,深化產教融合,培養鄉村振興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互聯網信息技術對現代農業和管理的作用。例如,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參加湖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大賽;2019年在學校共征集參賽項目2 100余項,參賽學生達到5 200余人,為歷年新高。為鼓勵參賽同學賽出水平,該學院2019年還先后開展2期互聯網技術訓練營、2期專題培訓、一對一項目打磨合等活動。此次比賽,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最終從全省高校70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大賽1金2銀的佳績。因此。現代信息技術和農業的交融將對涉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出更新的要求。學科交叉融合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涉農高職院校對農業人才的培養必須把握這個方向,高度重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進而推動農業領域內的產業革命。